李迎希擔心會和許世友幹起來,結果“牛刀子”出來,他第一個贊同

冰點曆史 2024-05-11 09:33:32
前言

豫東戰役結束後,山東兵團的參謀長劉少卿被調走了。

由于這個職務是極其重要的,粟裕思考良久後,決定把原22師師長李迎希調來補缺。

李迎希住院養病了一段日子,准備赴新職。粟裕考慮李迎希非常適合這個崗位,便把他“截胡”調過來了。

兵團的司令員是許世友,李迎希與許世友早年間就一起共事過。他對許世友那是既欣賞,又有顧慮。

衆所周知,在戰爭年代,許世友可是個火爆性子,而李迎希自己也是個暴脾氣。搞不好遇上矛盾時,兩人說不准會幹起來。

那麽,後續的相處中,到底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

許世友派李迎希向黨中央、毛主席彙報情況

早在紅軍初期,李迎希和許世友的職務是差不多的。後來,在“肅~反“運動中,李迎希被降下去了。

1933年,李迎希在4軍任參謀主任。1934年底,王宏坤調動,4軍軍長由許世友擔任。

1935年,一、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合後,組成左、右兩路縱隊北上。右縱隊是中央機關,4軍擔任後衛,負責中央機關的安全。

這天,許世友軍長找來李迎希說:“中央要求4軍派人前往聯絡,溝通情況,你立即出發趕到中央駐地。”

李迎希聽後,點點頭表示同意。

李迎希領受任務後,立馬策馬前奔,第二天就趕上了中央機關的隊伍。

李迎希到了沒多久,工作人員就找到他說:“毛澤東同志要聽你的彙報。”

李迎希一聽要見毛主席,他的心情激動不已。

早在參加革命初期,李迎希就聽說過江西有個朱毛紅軍。那會兒,他也不知道朱毛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但他知道,朱毛紅軍經常打勝仗。

後來他知道朱德是紅軍的總司令,毛澤東更是了不起的人物。前不久,他又聽說毛澤東已經是黨的領袖了。

在工作人員的領導下,李迎希見到了毛主席。李迎希立正給毛主席敬了個軍禮。

毛主席親切地詢問了李迎希“叫什麽名字”、“擔任什麽職務”等等,李迎希都一一作答。

毛主席問起4軍的情況,李迎希立即拿出一張地圖攤在毛主席的面前,向毛主席彙報了4軍的位置,以及所掌握的敵情。

毛主席聽完彙報後,讓李迎希去休息了。

後來,李迎希在回憶往事時,這樣說道:

“毛主席當時雖然衣服破舊,身體瘦弱,但目光透露著敏銳和智慧,待人和藹、親切,不像張國焘吃得好,穿得好,經常在行軍時坐擡子,專橫跋扈,以勢壓人。”

李迎希不願當參謀長

抗戰時期,李迎希一直想著上前線打仗。

中組部的同志問他:“想去哪裏工作?”李迎希說:“哪有仗打,我就去哪!”

這時,身後有人接過他的話:“想打仗,去山東。”

李迎希回頭一瞧,是位年長的軍人。

中組部的同志和他介紹說,這是新四軍副軍長、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張雲逸同志。

李迎希馬上立正敬禮。

張雲逸笑著說:“山東將要有大仗,你去了山東,管你打夠。”

有人後來說,之所以華東野戰軍兵強馬壯,這背後離不開張雲逸選將的獨到目光。

也是湊巧,張雲逸剛好來中組部挑得力幹部,一眼就看中了李迎希。

可以這麽說,千裏馬遇上了伯樂。

中組部確定了李迎希去山東工作,並同意他把妻兒一起帶去山東。去之前,中組部給李迎希安排了兩個警衛員和兩匹騾子。

李迎希又和老鄉張賢約要了一匹騾子。要的這匹騾子,左右筐裏,一邊放著行李,一邊放著兒子。

就這樣,李迎希一家騎著三匹騾子,從延安出發到山東差不多走了1個月。每到一個解放區,李迎希一家做好補給,接著繼續前進。

後來,李迎希回想起這段往事,感慨不已。

李迎希一家到了地方後,他先去華東局報到。華東局的意見是,讓李迎希去一個縱隊當參謀長。

李迎希直接拒絕:

“我不願意當參謀長,你們給我低些職務都可,就是別讓我當參謀長。”

于是,華東局分配李迎希到魯中軍區4師任副師長。該師的師長是廖容標。

有趣的是,後面粟裕給李迎希分配任務時,想讓他當山東兵團參謀長。李迎希起初也是拒絕的。粟裕只好說,執行完重要任務後,再讓李迎希另選職務,這才讓李迎希當了參謀長。

爲何李迎希不願意當參謀長呢?主要是他的性格問題。

由于李迎希的個性倔強,他雖然善于聽下面的意見,但在與主官意見出現分歧時,常常固執己見。

如果爭執不下,當主官說一句“錯了由我負責”時,當參謀長的就無話可說了。這對于勇于承擔責任的李迎希來說,內心是不愉快的。

不過,個性不能高于黨性,李迎希從來都是嚴守組織原則的。

後來,他任山東兵團參謀長,遇到作戰問題請示許世友,許世友有時說“你拿主意吧”,李迎希說“這可不行,這樣搞我就是越權了”。

李迎希原本以爲會和許世友不合拍,沒曾想意外合適

打濟南戰役前,許世友在兵團指揮部,與譚震林政委、王建安副司令員、李迎希參謀長聚在一起談論情況。

李迎希在紅軍時,雖說許世友是他的直接領導,但李迎希只是執行軍部和許世友軍長的命令。

現在他是兵團參謀長,要對兵團的作戰負責,能否與許世友合得來,開始李迎希還是有些顧慮的。

在會上,許世友提出了攻打濟南要采取“牛刀子”戰術,集中兵力,直搗濟南城。

當許世友征求李迎希的意見時,李迎希說:

“我十分贊同許司令的‘牛刀子’戰術,我軍14萬兵力,比王耀武的11萬人多不了多少,在王耀武擁有堅固的防禦工事的情況下,我軍不可與他拼消耗,而必須集中兵力,突破一點,像牛刀子一樣挖王耀武的心。”

許世友一聽,高興地說:“英雄所見略同。”

後面仗打起來了,許世友和李迎希在很多重大問題上的作戰看法都是一樣的。以至于有時候,許世友就直接讓李迎希去拿主意了。

在與許世友的相處中,李迎希發現許世友在很多地方都會維護自己。

比如有一次,一位縱隊司令員打電話找許世友,在電話中發脾氣說:“參謀長是怎麽搞的?”

原來在開戰之前,李迎希根據各方面的情況,以兵團參謀長的名義,給各個參戰部隊下發了一個《情況通報》。

不知道是情況不准,還是敵情有變化,讓那位縱隊司令員率領的部隊,在攻取一個地區的時候,碰了個釘子。

許世友在電話中說:“這件事,我是知道的,不能怨參謀長。”

許世友在電話裏說的話,李迎希全部聽到了。他當即向許世友做了自我批評。

許世友說:“兵團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兵團的主要領導是要承擔責任的。首先應該是我要承擔責任。”

原以爲李迎希和許世友都是火爆脾氣,幹柴遇到一點火就能燒起來。但兩人在攻打濟南的戰役中,很多想法都十分相似。他們配合起來,莫名地合適。

這或許也是粟裕看中李迎希擔任兵團參謀長的一大原因。盡管李迎希的性格粗糙,但在關鍵時刻,他一定是以組織原則爲首的。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