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名單經毛主席審閱,其中一人被劃掉,並留下七個字批注

曆年壹沫 2024-05-13 12:00:56

新中國的誕生,是由無數革命英烈用鮮血和生命鋪就的。在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中,開國上將是最爲矚目的群體。他們或呼嘯疆場、掃蕩敵寇,或指揮若定、運籌帷幄,都是民族獨立的奠基人。

衆所周知,新中國一共有57名開國上將,但在1955年首次大規模授銜時,只有55人獲此殊榮。其余兩人是後來補授的,一位是因工作問題推遲的李聚奎,另一位則是一度被毛主席親手劃掉名字的王建安。

這位來自湖北黃安的普通農家子弟,何以被毛主席"點名"削減軍銜?他經曆了怎樣的坎坷而最終獲得應有的榮譽?

王建安少小離家,在地主家裏做短工、受盡淩辱。他利用工作間隙偷學識字,立志有朝一日報複仇恨。16歲時,王建安學會了武功,回鄉將那暴虐地主的房屋付之一炬,隨後便加入了當地的農民運動。

1927年,王建安加入中國共産黨。次年,他參加了"黃麻起義",爲鄂豫邊蘇區的創建貢獻力量。在這一過程中,他不斷升遷,從普通戰士一步步成爲連長、營長。

後來,王建安跟隨紅四方面軍輾轉長征,曆盡艱難險阻,于1936年到達延安。在"抗大風波"中,他一度被牽連其中,險些引發流放。所幸最終這一風波得到了控制和平息。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王建安幾次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尤其是在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時期,他臨危不懼、指揮有方,贏得了上級肯定。戰後,他被晉升爲紅四軍政委,與許世友一同戰鬥馳騁疆場。

雖然許世友和王建安是老戰友,但二人之間確實存在一些隔閡和嫌隙。這要從"抗大風波"說起。當時,一些人將許世友誣蔑爲張國焘在抗大的"代言人",許世友爲此憤而吐血。他還計劃率部撤離延安,奔赴大別山或四川打遊擊。

王建安起初贊同許世友的做法,但後來意識到這種行爲將引起極大的誤會和隔閡。于是,他毅然向上級報告了此事。許世友等人雖然最終沒有遭到處分,但許世友自那以後便將王建安視爲"告密者",兩人的關系遭到了嚴重破壞。

直到解放戰爭最後階段的濟南戰役,在毛主席的斡旋下,許世友和王建安才重修舊好。在這場戰役中,許世友任總指揮,王建安爲副手。雖然二人均在戰鬥中受傷,但他們仍然密切配合,最終取得了濟南戰役的徹底勝利。

1942年,陳毅調任山東軍區司令員,王建安是他的副手。在一次作戰會議上,兩人就是否應追擊潰敵展開了激烈爭論。陳毅主張趁熱打鐵,全力追擊;而王建安則建議先行休整,順利轉移。

雙方爭執不下,氣氛驟然緊張。情急之下,王建安甚至拍著桌子大聲質問陳毅。盡管最後還是采納了陳毅的意見,但王建安的"驕橫"行爲使得毛主席對他留下了"驕傲自滿"的印象。

1955年,最高軍事領導層擬定了新中國開國上將的名單,共57人次。然而在最後一步的審閱時,毛主席竟親筆在王建安的名字旁批注了"驕傲自滿,降一級"七個字。

毛主席的這一批示源于多年前的一些印象。雖然主持評銜工作的羅榮桓也曾力薦王建安,但在毛主席的明確意見下,王建安最終落選,名字被劃去。

幸運的是,王建安的老戰友和部下紛紛爲他求情,訴說他高尚的品德和豐功偉績。包括許世友在內的多人聯名上書,終于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視。經過反複權衡,毛主席于1956年爲王建安"重新正名",授予上將軍銜。

王建安深知生死有命,功名浮雲。臨終前,他吩咐妻子牛玉清,死後不得擺放太多虛飾:"不開追悼會、不通知好友、不組織送別、不請人主持火化,只要將骨灰撒在黃安鄉土就行了。"

王建安去世後,牛玉清一一遵從他的囑托,只爲老人舉行了一場簡樸的家祭。軍中好友們一時間竟無人知曉,直到數月後才獲知這痛心消息。可令人扼腕的是,就連王建安的兒子也未能及時趕回,與父親見最後一面。

一生戎馬、掃除外強,晚年淡泊名利,這正是王建安革命人格的最好诠釋。他雖離世多年,但崇高精神必將永遠鑄就華夏文明的精神豐碑。

曆經磨難、革命沉浮,最終成爲新中國的戎馬元勳,王建安用自己的一生完美诠釋了一名共産黨人無私奉獻、革命樂觀主義的崇高品格。雖然平生戎馬,晚年卻遵從遺囑,安息于鄉土之中。這份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正是新中國精神的孕育之源。

值此新時代,我們更應銘記英烈先輩的光輝形象,汲取他們的革命品質和堅韌意志,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不懈奮鬥。

2 阅读: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