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333教育學-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宋同學考研版 2024-05-08 16:17:50

第二節 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考點1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

皮亞傑是瑞士的發展心理學家,終身致力于個體認知發展的研究,提出了認知發展的階段理論。他對兒童認知發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形成了極具影響力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提出了建構主義思想。

(一)認知發展的實質

皮亞傑認爲,認知(或智力)的實質就是適應,即兒童的認知是在已有圖式的基礎上,通過同化、順應和平衡,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

1.圖式: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叫作圖式。圖式是關于某一主題的認知結構的一個單元,一個人的全部圖式構成了他的認知結構。圖式是動作的結構或組織,是概括化的動作模式。

2.同化;有機體面對新異刺激時,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中2.順應;當有機體不能用原有圖式接受和解釋新刺激時,認知結構發生改變*適應刺激的影響。

(二)影響認知發展的因素

助記口訣· 成熟地在社會上練習平衡的經驗

皮亞傑認爲影響個體認知發展的基本因素有四個:成熟、練習和經驗、社會性經驗、具有自我調節作用的平衡過程。

1.成熟是指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它是某些行爲模式出現的必要條件。

2.練習和經驗是指個體對物體施加動作過程中的練習和習得的經驗。它分爲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經驗。前者指個體作用于物體,獲得有關物體特性的經驗,後者指對動作與動作之間相互協調關系的理解。

3.社會經驗是指社會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化的傳遞,主要涉及教育、學習和語言等方面。社會經驗是兒童通過自己作用于他人的動作建構起來的,是認知發展的一個必需而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社會經驗依賴個體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4.平衡過程是調節個體(成熟)與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從而引起認知發展的一種新建構。平衡化是心理發展的決定因素,具有自我調節的作用,通過調節同化和順應的關系,使個體的認知不斷發展。

(三)認知發展的階段

1.感覺一運動階段 (0~2歲):此爲兒童思維的萌芽期(1)在這一階段中,兒童的認知活動主要是通過探索感知覺與運動之間的關系來獲得動作經驗。其中,手的取和嘴的吸吮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2)兒童在9-12個月獲得客體永恒性,在此之前,兒童往往認爲不在眼前的事物就是不存在了,並且不再去尋找。客體永恒性是後來認知活動的基礎。

(3)問題解決能力開始得到發展(合乎邏輯的目標定向行爲)。起初個體的行

爲更多的是以嘗試一錯誤爲基礎,後期則能夠計劃解決問題的方法。(4)延遲模仿的産生。①12~18個月的嬰兒能夠比較精確地進行模仿;②18個月左右就開始出現了延遲模仿;③孩子獲得的延遲模仿與客體永存性是有關聯

的。(5)練習性遊戲,又稱“機能性遊戲”“探索性遊戲”和“感覺運動遊戲”它具有通過徒手或操作物體來獲得某種愉快體驗而單純重複某種活動或動作的特點。

2.前運算階段 (2~7歲):這一時期是兒童表象思維階段。運算是指個體心理內部的智力操作,即如果我們不實際做某個動作,也能在頭腦中想象完成某個動作的情形,並預見其結果,這一階段的特點是:

0 阅读:1

宋同學考研版

簡介:我是考研的宋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