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裁員、老板跑路、被迫失業,未來是「超級個體」的時代

程序員說未來 2024-05-08 08:14:37

本期我們邀請的程序員是張立強,裸辭、裁員、老板跑路、被迫失業,管理層利益爭奪,職業轉型,工作五年,攢出了十年經驗。程序員如何尋找自己的第二曲線,不妨聽聽立強的看法。

裸辭失業

大家好,我全網的ID都是Cellinlab,意思就是像實驗室裏的一個細胞一樣,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去洞察事物的一個本質,去觀察事物背後的一個規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思路。我的名字叫立強,出生在西北農村,大學在東北遼甯的測繪學院,讀的是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2019年畢業,到現在工作五年,裸辭、裁員、老板跑路、被動失業、加班、職業轉型,各種坎坎坷坷都經曆過了,工作五年,攢出了十年經驗的那種感覺。前端,後端,Node js,Javascript都做過。今年開始去探索一些自媒體與獨立開發相關的一些內容。

我第一份工作是一個類似于國企的公司,你可能熬個10年、20年,人家才給你北京戶口,給你編制,福利才好一點,級別高一點,然才會比較穩定一點。

我是測繪學院的那個地理信息科學出身的,自己學了前端,去轉程序員,在這家公司做WEB開發,一開始公司的業務是借助國家的遙感衛星影像數據,去做一些增值服務産品,這些數據是免費的,很容易就能賺到錢,後來因爲政策收緊與利益爭奪,數據不免費了。我們就開始轉型去做政府項目,相當于外包,但又不是傳統的那種外包。

很多項目爲了應付領導的檢查,做的東西很虛,立項了不怎麽幹活,領導來檢查了,開始瘋狂的加班,身體很累,又覺得做的東西沒什麽價值,幹了兩年,陷入一個很迷茫的狀態,疫情第一波高峰快到了的時候,我就裸辭了。

裸辭之後,大概不到一個月,我就開始慌了。沒工作、沒收入真的會很慌。然後我就開始投簡曆了,運氣還算比較好,趕上了在線教育的最後一波小高峰,那家公司在快速增長,快速擴展團隊,降低了很多門檻。我就以薪資翻倍的一個漲幅,去了一家在線教育公司,直接轉成Node js後端了。

我去了之後,雙減政策就已經在吹風了。待了大概5、6個月吧,就被裁員了,賠了1.5倍,第二份工作以我被迫失業告終。

《重來》三部曲

被迫失業之後,正值疫情特別嚴重,有時候望京和順義之間的交通都是被切斷的。我就想索性先歇一段時間吧,呆在家裏沒事幹,了解了很多遠程工作與獨立開發的東西,把《重來》三部曲都看完了。心裏對那種小而美或者遠程工作有著無限的憧憬。

兩個月之後,我又開始慌了,當時正談戀愛,我們在一起四五年,雖然還沒有領證,其實跟結婚差不多。家庭責任的壓力,父母也比較偏保守的,頂不住他們的唠叨,還是沒有勇氣直接幹自由職業。

又開始准備簡曆、面試,兩周之後,一家中等級別的互聯網公司給我發了offer,本來是抱著潛心學習的心態去的,但去了之後,發現環境氛圍很糟糕,沒幹三天,我就撤了。之後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做短視頻智能生成,在當時來說,産品業務還是挺前衛的。

我們去給那個影視劇打上標簽,通過那個腳本或者一些工程化的東西,去匹配上那些標簽所對應的素材,很機械的把它給組裝起來,然後給它套上模板,疊加出來,最終能夠自動化生産短視頻。這個業務當時已經跑通了,當時還接了好多單子,美團優選、騰訊視頻,還有其他廣告公司。

業務有了,但是技術不到位,交付不理想,渲染引擎不行,質量不高,片子出來之後還需要人工精修,還有一點生産出來的視頻太刻板,模板化,點擊率、轉化率非常不理想。

雖然融資融了好幾輪,老板也很厲害,業務也能拉進來,但是技術問題一直沒能解決,達不到智能化生成視頻的效果,我進去之後兩個月的時候,公司就開始拖欠薪資了,就這麽幹了半年,過完年,老板直接發公告說公司沒錢了,幹不下去了,到現在還欠著大概6、7萬塊錢。

後面去了一家做礦山數字化廠子,當時在炒工業4.0的概念,很不幸在第一年的派系鬥爭裏面,我們整個部門的績效被打了D,中層管理人員的爭鬥已經開始失去理智了。還瘋狂的要求我們加班,不想成爲利益鬥爭的炮灰,再次跑路了。

目前在一家做GIS國産化的公司。經曆這麽多,我已經確定以後要做自由職業,但目前需要給自己攢夠一定的資本,這就是我從畢業到現在的一個工作經曆。

程序員第二曲線

沒事的時候就會研究各種自由職業的東西,很幸運,今年我加入了卡松老師做的項目,程序員第二曲線社區,自己開始有了一些方向。

未來的職業有幾個趨勢,第一,AI把個體的能力加了一個杠杆。原來的杠杆是自媒體,你靠寫作、你做IP、你寫代碼,可以實現指數級的增長,現在有了AI,這是一種新的杠杆。另一個趨勢是職場環境的變化,大的經濟環境下行,越來越多的人失業,越來越多的人被迫去做獨立個體、自由職業、靈活用工。

程序員第二曲線就是幫助你去做自由職業的一個社區,卡松老師是原來是在360,帶過團隊,出過書,在職的時候副業收入已經上百萬了,現在出來全職做這個社區的。

我本來打算今年去做獨立開發的,和卡松老師聊完後,他覺得我更適合去做自媒體,去搞流量。因爲做獨立開發,它有一個變現周期,産品能否變現是不可控的,另一個做自媒體,業余時間也可以做,比如我做推特、小紅書和微信公衆號,你寫個100字,編輯一下,馬上就可以發了,但是寫代碼就不一樣,得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把電腦打開,然後把環境跑起來,你才能進入狀態,我個人也不屬于那種有産品偏執或者技術偏執的人,所以我可能更適合去做流量産品。每個人應該找到自己熱愛並且擅長的領域。

那天晚上跟卡頌老師聊的比較晚,從大年二十九聊到了大年三十的淩晨一點多。我就把之前寫的2024OKR全部推翻,把原來的做産品改成做流量了,定了一個目標,比如今年推特粉絲要漲到5000多,小紅書粉絲漲到多少,做的過程中也會不斷調整,在程序員第二曲線社區裏面,我們一直提倡一件事,先別想那麽多,想,都是問題,做,才有方法,你先下場去把手弄髒,再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目前我在做一個「超級個體組團聯盟」的社群,通過海量的自由職業者與獨立工作者的案例,結合具體的方法與實踐,讓更多的人去看見,相信,獨立工作者或超級個體是一個可能的事情。它的願景是能讓三分之一的打工人,跳出傳統的雇傭關系,作爲一個獨立工作者去和市場交易。這是新的生産力下的一種新的生産關系。

昆侖巢

在做這個自媒體的過程中,認識了很多自由職業者,機緣巧合,認識了昆侖巢的CEO,在杭州的良渚,有個自由職業者的線下聚會,是圖拉鼎發起的瘋狂星期四,受此啓發,我們就在昆侖巢組織了瘋狂星期六,本來每期活動的主理人是輪值的,但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所以我就成了這個活動的主理人了。

昆侖巢是由蘇菂和鮑嶽橋發起的一個平台,他們原來都是中關村車庫咖啡的一些前輩,相當于是再次出發,去做一個比較理想化的實體空間。它的願景是希望這裏變成一個大家的共築之巢,大家一起來共建、共創、共享,做成一個大的社會路由器。以開放共享的方式,去建一個大型網絡,人和人之間,社區和社區之間,讓這些信息能夠流通起來,運轉起來,大家來到這裏,能找到自己匹配的一個資源或人。他的運營資金,一部分來自于發起人,另外政府也會對房租進行補貼或減免。

另一方面,現在大環境有種躺平的趨勢,有些人覺得自己看不到希望,感覺自己上升空間不大了,就有種躺平的心態。昆侖巢想搭建一個積極的場域,把那些有想法的聚在一起,有一個場地去碰撞,讓他們的資資源去互補,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昆侖巢想做一個非盈利的組織,2000多平的一個地方,去那兒辦公也好,舉辦活動也好,都是免費的。

上周的瘋狂星期六,我們一起討論了昆侖巢到底該怎麽運營,讓這個地方成爲國內自由職業者的標志性聚集地。

1000個鐵杆粉絲

超級個體或獨立工作者,未來是一個大趨勢,最近VC投的一些項目,很多類似于一人公司。或者兩三個人做起來的一家公司,借助于AI的這種力量,完成一個小的、細分領域的商業閉環。昆侖巢之前有Facebook的一個員工過來做了一些分享,硅谷那邊也在流行一人公司。AI的發展推動了生産力升級,那你的生産關系也需要叠代。

另一方面,現在好多公司確實沒錢了,傳統的雇傭模式,對于公司來說,成本太高了,對一個小公司來說,養五個程序員。一年就是上百萬,我之前那個公司沒了,我覺得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養了一個算法的團隊,又是在望京soho租的房子,一個月。必須的支出至少在60萬到80萬,融資的1000多萬很快就燒沒了。項目制,靈活用工,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趨勢。

有一個爭議是獨立開發者先做流量還是先做産品,我的思路是先做流量,做流量本質上是在做影響力,影響力大了之後,流量自然就上去了。

凱文.凱利曾經在《技術元素》裏面提過一個著名理論:1000個鐵杆粉絲理論,大概意思是,如果你擁有1000個鐵杆粉絲,即無論你有什麽産品,他們都願意花一天工資來買單的人,這樣,你就可以安心于創作,不用擔心生活問題。在國內這樣的環境,創業公司也好,獨立開發也好,你得先解決溫飽問題,才有堅持下去的資本。

最近的失業真是太瘋狂了,兩個月裏,我身邊的真實案例,來自四家不同級別公司的朋友同事,直接幹著幹著公司就沒了。放到整個行業來說,上周發生了一個事情,我們GIS技術行業一家top級別公司,有員工去前台去拉橫幅了,還我血汗錢之類的,就是這麽殘酷。

上周六的時候,在昆侖巢見了一位朋友,他說他已經失業兩年了,現在焦慮的不行,這裏有一個建議,大家失業了之後,要多找人溝通,跟別人去聊天,一個人在家或者悶聲做一些事情,很容易産生負面的情緒,各種負反饋疊加起來很容易把一個人弄崩潰。有一個韓國電影叫《破産之日》,很多人在經濟崩潰之後,對人生也沒有希望了。

當然也有成功的例子,圈子裏比較火的魚皮老師,自己也開公司了,現在也做的挺好的。也有一些靠接單子、做遠程、做Web3的開發的也還不錯,甚至有人去地鐵口賣烤腸的。我個人認爲,獨立工作者不一定是獨立開發,他的本質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沒必要去追求形式。賣吉祥物也好,賣草莓也好,做直播也好,都是獨立工作者,不要把自己思路太局限了。

我對程序員是沒有偏執的

原來的先進生産力是信息化,數字化這一波紅利裏面,程序員借助這波紅利起來了,那下一波生産力可能是AI。

蒸汽時代,在紡織行業裏,做紡織機的人,就是一個有紅利期的生産力職業。在數字化時代,程序員就是一個有紅利期的職業,在AI時代,也會有很多有紅利期的職業,需要大家去發掘,程序員依然是其中之一。比如是做算法的。

我最開始選擇成爲一名程序員,出發點就是增長率,初中的時候,曆史書裏面有個章節是講大躍進的,就講畝産萬斤,雖然那個數據就是假的,但是我覺得增長率好神奇。上高中的時候,看了一個紀錄片叫《互聯網時代》,裏面提到很多增長率數據,那個東西刺激到了我,讓我感覺多巴胺分泌,現在回頭去分析原因,就是先進生産力的作用。

我對程序員是沒有偏執的,對職業是沒有偏執的。我覺得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盡可能借助你能積累的資源,不斷的去和世界互動,去體驗世界,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想要體驗世界的多樣性也好,産生更多的交互也好,前提是你這個有機體是存在的,所以要好好保護你的有機體,好好鍛煉身體,然後吃好喝好。

0 阅读:65

程序員說未來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