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濕氣重,脾虛的人最遭罪!送你一碗正氣湯,健脾胃,祛濕氣

賈醫說醫 2024-03-05 11:51:40

初春濕氣重,脾虛的人最遭罪!大家好,我是賈醫生。

驚蟄一過,天氣逐漸變暖,陽氣也不斷升發,雨水明顯增加,自然界的濕氣一重,身體這股升發之氣就容易被困住。這個時候不少人就會發現自己變得非常容易疲憊,四肢困倦,幹什麽都提不起來精神,食欲也不太好,消化功能也變得很差,還總是大便不成型,黏膩沾馬桶。這就是體內濕氣太重的緣故。

濕氣一重,最先影響的就是脾髒。因爲在中醫看來,脾爲燥土,喜燥惡濕,必須要保持幹爽才能正常工作,並且脾負責運化水液,一旦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水液停聚在體內,時間一長也會聚生成濕。濕氣黏膩渾濁,會阻礙氣血的正常運行,還會影響氣血的生化,氣血生化無源,沒有能量補充,人就會變得越來越懶,體質也會越來越差。這時我們就需要給身體注入一些能量,幫助陽氣升發,促進脾的運化,代謝掉身體裏多余的水濕之氣了。

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三味藥的小方子,分別是五指毛桃、陳皮、生姜。首先是五指毛桃,南方的朋友對這味藥應該都不陌生,它既能健脾祛濕,又能補氣,能清能補,再加上陳皮,增強祛濕化痰作用的同時呢,還能理順氣機,補而不滯;最後是生姜,生姜性溫,可以溫中散寒,健脾和胃,初春的濕氣中往往還帶有一些寒氣,所以要用生姜把脾胃裏面的寒濕之氣驅逐出去。

這三味藥搭配起來,可以補正氣,祛濕氣,散寒氣,對于脾虛濕氣重導致的諸多症狀就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了。不過因爲整體藥性偏溫,所以陰虛火旺、體內有積熱的人就不太適合去用了。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裏了,我們下期再見!

0 阅读:73

賈醫說醫

簡介:分享知識,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