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人員離職誇迪或將拖累華熙生物

清揚君 2024-04-03 22:41:38

21世紀什麽最寶貴,當然是人才,尤其是核心技術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對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是公司的寶貴資産,他們是推動公司技術創新、産品研發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力量,他們對于公司的長期發展起著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投資者也十分關注上市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變動。

2024年4月1日晚,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熙生物”,證券代碼:688363)發布公告稱,原核心技術人員馬守偉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辭職後,馬守偉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馬守偉未直接持有華熙生物股票。

馬守偉曾開發現象級産品

公告顯示,馬守偉,1983年7月出生,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藥劑學專業,碩士學曆。2008—2012年服務于聯合利華(中國)研究中心,2012——2020年任職于歐萊雅(中國)研究與創新中心。2021年9月——2024年3月,任華熙生物上海研發中心功能性護膚品開發總監,主要負責基礎配方技術和功能性産品配方研發。

企查查數據顯示,馬守偉在華熙生物與其他人員參與申請19項專利,其中2個發明專利通過實質審查,17個發明專利在審查中。在2022年報中,華熙生物介紹馬守偉時,稱“共參與申請研發專利數十項。其中,授權專利5項,開發現象級産品一例”。而“現象級産品”在2022年報中,只提過一次。

不過,對于馬守偉的離職,華熙生物表示,馬守偉在任職期間共參與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均爲非單一發明人,相關專利所有權利均歸屬于公司。馬守偉離職不影響公司專利權權屬的完整性,與公司及其子公司亦不存在職務發明糾紛或潛在糾紛。

此外,華熙生物稱,馬守偉已與公司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公司簽署《知識産權歸屬及保密協議》,約定其在任職期間因履行職務或者主要是利用公司的物質技術條件、資源及信息等産生的發明創造、專利、計算機軟件、作品、著作權、保密信息以及其他職務開發成果,其知識産權所有權均屬于公司所有。其對保密信息應承擔的保密義務期限爲長期,直至相關保密信息成爲公開信息,該期限包括任職期間,亦包括其自公司離職後的時間。其離職後,不得以任何形式利用在公司任職期間獲取的商業秘密獲取經濟利益,包括自用和轉讓于第三方使用。

同時,華熙生物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公司已與馬守偉簽署《<競業限制協議>之解除協議》,一致同意解除雙方于馬守偉任職期間簽署的《競業限制協議》。公司不要求馬守偉履行離職後競業限制義務,公司亦無需向馬守偉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這樣看來,華熙生物似乎並沒有把馬守偉太的技術太當作一回事,而《<競業限制協議>之解除協議》也爲華熙生物省下了一筆競業限制補償金。

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對華熙生物的影響

華熙生物的定位是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産業鏈平台公司。目前,華熙生物自稱高度重視研發工作,已建成合成生物學研發平台、微生物發酵平台、應用機理研發平台、中試轉化平台、交聯技術平台、配方工藝研發平台在內的六大研發平台,並組建了由業務、研發、知識産權相關負責人組成的研發委員會,致力于通過打通市場與研發環節,提升研發成果轉化效率及市場表現。

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及2023年6月30日,華熙生物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爲377人、571人、827人及 813人,具有藥學、藥物制劑、發酵工程、材料學、生物醫學工程、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等交叉學科專業背景,可以支撐超過300項在研項目的研發工作。

因此,華熙生物認爲,公司已建立系統、完整的研發組織體系,可有序、高效發揮其研發職能,支撐現有業務發展。本次核心技術人員離職不會對公司的技術優勢、核心競爭力、業務發展和産品創新産生重大不利影響。

截止目前,華熙生物統計的核心技術人員還有18位。

2023年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成績單

除了核心技術人員離職以外,華熙生物2023年的業績也未能讓大部分投資者滿意。

2024年2月28日,華熙生物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度,華熙生物營業收入爲60.81億元,同比減少4.37%;歸母淨利潤5.87億元,同比減少39.50%;扣非淨利潤4.87億元,同比減少42.85%。這是華熙生物上市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被媒體稱爲上市以來最差的成績單。

對此,華熙生物解釋稱,公司繼續推進“四輪驅動”業務布局,主動擺脫過去成功的路徑依賴,繼續推動管理變革的全面升級與落地。管理變革是公司推動戰略升級,實現業務長期穩健增長的必然動作,但是受各業務競爭環境、發展階段及發展模式差異的影響,對各業務短期呈現不同影響。其中,原料業務仍實現穩步增長,醫療終端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出現階段性下降,而功能性護膚品占公司營業總收入比重最大,因此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不過,令華投資者無語的是,華熙生物的股價已經從巅峰期1400億的市值,變成了目前的270.32億市值(截止2024年4月3日收盤),2年時間蒸發了超千億市值。

誇迪或將拖累華熙生物

值得關注的是,有媒體關注到誇迪核心骨幹枝繁繁“被離職”。

2024年3月7日,枝繁繁在個人抖音及小紅書賬號發布視頻,稱“時間不語,聚散有期,歲月不急,各有歸處”,疑似證實離職傳言。目前枝繁繁抖音櫥窗已無任何誇迪産品,枝繁繁小紅書賬號已經停更。

據媒體報道,誇迪成立于2018年,短短三年從不到5000萬元做到了10億元,而枝繁繁以主理人身份代品牌向外發聲,深度參與誇迪的品牌運作。

2020年,誇迪營收3.91億元的收入,2021年飙增至9.79億元,2022年繼續猛增至13.68億元。但到了2023年,誇迪的業績表現並不好:上半年,誇迪的營收僅爲5.43億元,同比下滑10.1%。2023年“雙11”期間誇迪表現更是差強人意,天貓旗艦店與抖音合計GMV同比下滑55%,失去了昔日的風采。

2024年2月24日,有誇迪經銷商向藍鯨財經爆料,稱誇迪方通知其要全面清退經銷商:因集團戰略調整,經銷商平台的運營模式將進行調整。老板們入駐繳納的保證金,財務將進行結清。但是,品牌只承諾退84%貨款,但目前仍未收到貨款。“內部管理很混亂,現在根本找不到負責人”有經銷商認爲,“枝繁繁突然離職一事,也是受此影響。”

離開了枝繁繁的誇迪,業績能否回暖,是對華熙生物的重大考驗。如果未來誇迪不能繼續增長,或將拖累整個華熙生物的業績。

0 阅读:2

清揚君

簡介:日化財經資深評論員、媒體人、日化行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