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7只比問界M7貴4千,華爲不升級座艙,不好賣了?

路咖汽車 2024-03-05 16:27:43

理想L系列在3月1日的發布會上,公布了2024款L系列的升級信息,而且價格層面,只有部分車型漲價1萬元。讓新車主覺得等值了、讓老車主覺得買早了,也讓L系列與問界全系産品家用屬性上的差距縮短了,甚至是反超了。

至少在理想目前最入門的産品L7和AITO問界M7之間的對比上,智能化、舒適度兩個層面前者的表現都要稍好一些。

技術配置增強的部分,包括了智能座艙和更大的電池包(部分頂配,L9全系),還有一些類似下沉儲物格、十點按摩等功能舒適類配置的加入,還做到了全系標配魔毯懸挂。核心看點,放在座艙、智能駕駛和大電池包(L9標配,其余頂配車型才有);前兩個升級,會在用車習慣上有改變,並且車內座艙會有更好的體驗效果。

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有人更願意多掏錢去購買理想L系列了?

算力高了20 DMPIS,意味著更強?

全系補強智能座艙,其實在理想L系列發布之前,就已經猜准了,統統用上了8295芯片,這也是行業目前最頂的座艙芯片配置。理想L系列車型全系升級爲高通8295芯片,提升了智能化和計算能力。理想L9全系以及理想L8和L7的Max版本搭載的是高通骁龍8295高性能版芯片(60TOPS),其余車型版本使用的是8295標准版芯片(30TOPS)。

換了芯片之後,什麽概念?

算力方面,高通8295的表現比較誇張的是,3D渲染能力是8155的三倍左右,GPU性能也提升了兩倍左右,而AI算力從之前的4TOPS升級到了30TOPS。落到應用場景下,就是8295芯片可以同時驅動車內最多11塊大屏幕,可以實現人手一塊顯示屏幕的能力。

就像理想MEGA用的就是8295高性能的芯片,然後可以實現第二排兩塊屏幕的功能。當然,車內並不太可能塞下最多11塊屏幕的硬件配置,那麽多出來的算力是可以支持加入Mind GPT語言大模型以及連接外部App、玩主機遊戲等。簡單說,換了芯片之後,是增加了座艙內部的娛樂可能性,主要是爲了照顧副駕駛以及後排其他乘客的日常娛樂需求。

還有車內的語音識別、對話邏輯等,都在芯片更新之後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全車免喚醒、連續對話,以及用對話來生成AI圖片等功能。高算力芯片,帶來了車內更好用的Transformer架構。

架構的具體邏輯不延展,概括一下就是背後這套架構是一個具備學習能力的語言大模型,能結合輸入信息生成上下文關系;實際感受,對話不再是發布命令等待執行,而是提供了更多可控性和多樣性。

理想L和問界M,兩個系列對比,誰更好用?

如果把理想L系列的座艙芯片,和問界M系列的座艙芯片,拿出來對比的話,其實從數據上很容易分清楚誰的更好用。理想L系列統一8295芯片,算力30和60TOPS之分;問界M系列有990A芯片和9610A芯片兩種,990A算力3.5TOPS。延展一下,9610A芯片算力暫未公開,但CPU算力是200 DMIPS;這個能力是看齊8155芯片,而落後8295芯片20 DMIPS的。

單獨拎座艙芯片的話,目前還是8295的算力更好一些,別看只多出來20 DMIPS,這對應的是CPU的算力,落實到車端就是複雜邏輯下的任務理解和處理能力,8295的表現會更好。當然,咱們平常遇到這種複雜指令的工況不會太常見,所以語音識別能力在日常用起來差別不大;但是,一連串的能力串起來的使用效果,肯定算力越高越好。

技術下放入門車,舒適度有提升

這次理想L的升級點,其實也看得出,想讓用戶開起來更舒服,所以在理想L7 Air車型上我們看到了魔毯空氣懸架Pro的加入,而這套硬件之前沒有在最入門級別車型上使用過的。這個升級,會對車輛的乘車體驗帶來更好的幫助。

這個配置的加入,是自研懸挂系統帶來的成本優勢。

升級之後,意味著理想L7最入門的車型,也能擁有運動魔毯功能、舒適魔毯功能這兩個能力了。潛台詞,就是入門級別的乘坐質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根據之前體驗過的配備魔毯懸挂的産品來講,這套懸挂系統是對于正常駕駛節奏情況下的轉彎、變道時候的支撐性會更好;高速行駛、加速、刹車時候對前後仰角傾角的抑制能力有,但改善程度一般。

然後還有一個調頭輔助的功能,等到第三季度才會OTA更新,這個功能,主要是解決車輛的轉彎直徑難題。縮小轉彎直徑0.5米到1米左右,放在理想L7上,那就是5.6米到5.1米的轉彎直徑。

一個硬件上的提升,一個軟件上的更新,主打一個行車乃至坐車時候的舒適度提升,但技術更新的含量不高。不過如果理想L系列的調頭輔助功能好用的話,AITO問界說不定也會開發類似的功能,然後全系車型OTA看齊理想?

算筆賬,理想僅貴了0.4萬

這次升級後,理想L7的Air和Max版本車型價格沒有變化,Pro車型的售價增加了1萬元。但拆開它的配置表來看,增配項目的成本可能剛好平替之前的市場優惠力度。

理想L7 Air(31.98萬)版本,增配前兩排十點按摩(預計成本1萬元左右)、魔毯空氣懸挂(預計成本1.5萬元)、高通骁龍8295芯片已經全車9氣囊(預計成本1萬元左右),累計3.5萬元左右的增配成本。但智能輔助駕駛仍然爲AD Pro沒有升級到激光雷達版本。

在以上升級基礎上,理想L7 Pro(34.98萬)版本主要是升級了AD Max的套件,兩顆英偉達Orin-X芯片+激光雷達,升級成本大概在3萬元左右。再加上其他的升級項,售價高1萬元,合理(AD MAX終身免費)。

就拿中配來看,AITO問界M7的後驅MAX版本,售價28.98萬元,這個版本其實是配備支持ADS系統的硬件的,激光雷達以及攝像頭在內的感知硬件都有,但開通ADS 2.0系統買斷的費用是3.6萬元。

結合車價,總費用是32.58萬元;如果是四驅MAX版本,總費用是34.58萬元。

理想L7的中配車型,比AITO問界M7的高配車型,只貴了0.4-2.4萬元,但在座艙上的配置以及懸挂系統上的配置都要更好。落到用車端,就是智能座艙算力更好、渲染更強,娛樂功能更加豐富;而且一天車有無空氣懸挂,行駛質感會有很大區別。

目前來看,升級之後只貴了0.4萬元的前提下,理想L7的中配車型,可能會對AITO問界M7中高配車型的決策權帶來一些影響。

0 阅读:179
评论列表
  • 2024-03-06 15:37

    又來搞堆砌參數了,要看體驗。。。。

  • 2024-03-06 10:52

    繼續嗨

  • 2024-03-06 00:47

    智駕智駕,華爲智駕世界第一

  • 2024-03-05 18:29

    論智駕還真有人能把理想排前面

  • 2024-03-05 19:01

    一個是中國芯,國禮級別,一個是組裝車外國芯,你怎麽選

  • 2024-03-05 22:30

    專業分析,說得很客觀。

  • 2024-03-05 20:51

    華爲三年不升級蔚小理都追不上,小米就是例子!

  • 2024-03-05 18:30

    你這到底再說L7對比還是啥,邏輯亂的也能寫自媒體?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