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頻頻爲女婿孔令華夾菜,李敏見狀忍不住打趣:爸爸可真偏心

史海任我行 2024-05-01 20:49:09

在1959年,毛主席的大女兒李敏結婚了,她爲毛主席找來的乘龍快婿名爲孔令華,兩人就在中南海舉辦了婚禮。

應該來說,這是毛主席之于家庭的兩大快事之一,而另外一件就是十年前毛岸英結婚,畢竟沒什麽會比兒女找到自己的幸福更讓做父母地感到欣慰。

而對這個新姑爺,毛主席也是相當滿意,他不止一次地展現了對孔令華的關愛,乃至于讓自己的女兒都有些“埋怨”。

毛主席長女愛上將門之子

作爲毛主席的長女,李敏生于1936年的延安,她的母親是賀子珍。童年時期,李敏曾長居蘇聯,因而與父親分別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直到建國前夕他們才相逢于北京香山。

那以後,李敏就和父親毛主席以及同父異母的妹妹李讷一起生活在北京。

等到年齡合適了,李敏順利入學北京八一學校,而正是在這裏,她結識了自己未來的如意郎君。

八一學校裏不少學生都是幹部子弟,孔令華也不例外。作爲開國中將、沈陽炮校校長孔從洲的兒子,孔令華此前一直生活在老家西安,直到他的父親在鞏縣宣布投誠起義,他才被周總理安排接走。

孔令華先是被安排在石家莊讀書,解放後才來到了北京,就讀于八一學校。

而身爲抗日名將的兒子,孔令華也是一個十分優秀的青年,他在八一學校的時候就當過學生會主席,是學校裏的知名人物。

對于這樣的青年才俊,哪裏會缺少傾慕者,但偏偏他就看中了李敏。

這倒不是說孔令華明知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兒而故意要攀附,事實上當時沒人知道李敏的父親是誰,大家只知道這個她的父親叫李得勝,至于是幹什麽的就不甚了了。

雖說孔令華的父親是開國將領,但無論是級別還是資曆都不足以了解個中內情,甚至于說孔從洲自己都沒見過毛主席,因而孔令華對李敏的興趣,完全是萌發于其個人魅力。

說起來,李敏要比孔令華小兩級,算是他的小學妹,而這個小學妹在學校裏其實也很活躍。或許是在蘇聯長大的緣故,李敏很喜歡唱歌跳舞,于是在學校裏經常登台表演,也算是一個小明星了。

在性格上,李敏也很有特點,她秀氣而文靜,一看就是那種家教很好的乖乖女,自然討人喜歡。孔令華的妹妹孔淑靜就曾對此說:“她使我感到淳樸、厚道、可愛。”

對于這樣一個女孩,孔令華有傾慕之心並不奇怪,而李敏也對高大英俊、性情樸實的孔令華很是關注。于是,在最青春懵懂的年紀,兩個青年男女互相種下了愛慕的種子。

倒也不必說他們早戀,因爲那個年代的孩子受革命戰爭的影響,讀書比較晚,所以他們其實都已經有十八九歲了。

談了對象後,孔令華對此毫不避諱,他幹脆在一次暑假的時候帶了一張李敏的照片回家給自己的父母看,只是孔從洲將軍那時還意識不到,自己兒子過些年就要給毛主席當女婿了,而他們也將是毛主席的兒女親家。

在1956年,孔令華考入了北京航空大學,李敏則是在兩年後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而在1957年,也就是孔令華大二的時候。

孔從洲帶著自己的女兒孔淑靜來北京看病,辦完住院手續後他返回沈陽工作,將照顧女兒的任務交給了兒子孔令華。

在這段時間,孔令華總是帶著李敏前來看望和照顧孔淑靜,孔淑靜也是在這一時期和李敏結下友誼,那以後她們就以姐妹相稱。還沒過門就已經和小姑子打成一片,這似乎是一段美滿婚姻的預兆。

借孔淑靜之口我們能夠知道,熱戀時期的孔令華與李敏之間不止是甜言蜜語,更讓人感到屬于那個年代年輕人奮進精神。

在缺少玫瑰、巧克力的年代,孔令華送給李敏的是一本本書,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科技普及讀物,比如《電眼》、《趣味物理學》等等。從這裏我們就能看出,孔令華與李敏之間不僅是戀人,更是精神上的伴侶,這樣的愛情足夠讓很多人羨慕。

李敏婚禮的背後故事

在談了對象後,李敏也很快就對毛主席坦白了,而毛主席雖然也很驚訝,可還是很支持女兒,他只是問:“小孔他爸爸是幹麽子的呢?”

李敏恍然間才意識到,認識對方這麽久,自己居然都不知道男朋友的家庭,她說:“可能是哪個幹部吧......我是和他談對象,爲什麽要管他爸爸是幹什麽的?”

李敏有些疑惑不解,毛主席則笑著回答:“還是要了解一下,畢竟以後要一起生活的嘛。”李敏這才點頭,表示下次會找孔令華問清楚。

而當李敏將男朋友的家世報給父親後,毛主席恍然大悟:“哦,原來小孔的爸爸是孔從洲將軍啊,這個人我知道。”隨後,毛主席就表示支持女兒的選擇,甚至同意了他們結婚。

在這裏,倒不是毛主席對女婿的出身有要求,事實上他從不以所謂門當戶對作爲兒女擇偶的條件,甚至還很鼓勵兒女與工農子弟談戀愛。而就事實來說,反倒是毛主席的想法可能存在疏忽,因爲結果沒有按他想的來。

毛主席的三個孩子都是自由戀愛並結婚,李敏選的是知識分子加幹部子弟的孔令華,毛岸青選的是知識分子和烈士之後的邵華,李讷選的是貧農家庭出身且只是服務員的小徐。

最終的結果是李敏和哥哥毛岸青的婚姻都很幸福,唯有李讷因爲和丈夫三觀不合而離婚。

可見,一些傳統的觀念確實是有其存在的價值,李敏沒有遵照父親最初的意願而自行做出的選擇反而更爲正確。

當然,李敏的婚事也不是毛主席一個人說了算的,畢竟她還有一個母親生活在上海。

賀子珍自從與女兒分別以後長期在上海獨自生活,當然李敏有時間也會去看她,並帶去毛主席的問候。到李敏提出要結婚的時候,毛主席也建議她咨詢母親的意見。

賀子珍在得知女兒要結婚的消息後表示:“我支持你和小孔談戀愛,但結婚的事情還是往後推一推,學業完成以後再考慮也不遲。”

沒錯,這個時候的李敏和孔令華都還沒有畢業。但在這個問題上,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他們最終還是決定在1959年暑假成親。

不過,由于毛主席在廬山參加會議而遲遲不能回來,他又明確表示一定要等他回來主持婚禮,所以婚期只能一推再推。

等到八月下旬的時候,毛主席終于回到了北京,而他幾乎是同時就找來了孔令華和李敏,和他們一起商量婚禮的事情。

在毛主席的計劃裏,婚禮並不會進行地很隆重,不會有什麽婚車與司儀,就是簡單地請親朋好友一起吃個喜宴,大家齊聚一堂樂呵樂呵。因此,他們所要商量的事情也就很少,最重要的就是客人名單。

在敲定賓客名單後,毛主席就吩咐衛士長李銀橋,讓他去找炊事班的張國興師傅,這次的婚宴就由他負責。

彼時的張國興剛從外面賣菜回來,火急火燎地被李銀橋叫到毛主席辦公室,還以爲自己犯什麽錯誤了,而毛主席告訴他:“我女兒李敏要結婚了,我想請你幫忙負責這次的夥食。”

在張國興由驚訝轉向欣喜的時候,毛主席接著說:“新郎這邊十幾個人,我邀請的也是十幾個人,規模不用太大,就在咱這邊安排就行了,簡單地弄點飯菜酒水,不用收禮,所有的費用我來出。”

得益于毛主席的支持,在中南海一片歡欣的氣氛中,李敏的婚禮很快就到來了。

屬于毛主席的溫馨歲月

當年的8月29日就是李敏結婚的日子,當天中南海頤年堂來了很多客人,而其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毛主席的親家孔從洲,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會面。

毛主席一眼就准確認出親家公來,並熱情地招呼:“是親家公吧,你好啊。”

孔從洲則十分鄭重地回了毛主席一個軍禮:“報告毛主席,我就是孔從洲!”

說著,毛主席就帶著孔從洲到人群中央,鄭重地向大家介紹起了自己的親家公。

很快,沒有太多繁瑣的儀式,氣氛到位之後就是婚宴了,而在婚宴上毛主席顯得格外興奮,向來不怎麽喝酒的他拉著孔從洲多喝了好幾杯,可見毛主席內心的歡快。

等到婚宴結束,毛主席又邀請現場的賓朋和工作人員一起合影留念,他還特意讓人去喊了在廚房忙碌了一上午的張國興,只是張國興推脫自己手油,讓妻子替自己參加了合影。

應該來說,那張照片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十分珍貴的瞬間,這不僅代表他們見證了一對新人的幸福時刻,也是他們與毛主席之間一次難忘回憶的記錄。

在那張合影中,毛主席和孔從洲站在中間,而毛主席的身邊站著孔令華,孔從洲的身邊站著李敏,畫面顯得十分溫馨和諧。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的前面還一左一右分別站著兩個小孩,而他們其實就是毛主席的侄女毛遠志的孩子,也就是毛主席的侄外孫和侄外孫女。

毛遠志一家的到來讓毛主席很開心,遺憾的是毛主席另一個弟弟毛澤覃的兒子毛岸成沒有到場,要不然這個婚禮也將更完滿。

終于,婚禮落幕了,孔令華也就此成爲了毛主席的女婿。而由于夫妻兩人都還沒有正式參加工作,親家公一家又不在北京,所以他們在婚後依舊與毛主席生活在一起。

也正因如此,孔令華得以與毛主席朝夕相處,嶽父對女婿也是如同親兒子一樣愛護。

有一次,孔令華從外面參加完勞動鍛煉回來,整個人除了被曬得黝黑外,頭發也亂糟糟的,李敏當即讓他去外面理發。

沒想到的是,毛主席在看見後卻一反常態地表示:“今天不用去外面理發了,去找小周幫你剪剪就是了。”

小周就是周福明,他是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負責爲毛主席理發,而毛主席有條規矩:不允許周福明爲自己家人工作。

這是因爲毛主席認爲周福明是國家爲主席配備的工作人員,爲他服務是本職工作,家人沒理由跟著自己沾光。

所以,李敏此前從來不敢找周師傅剪頭發,她也養成了去外面剪頭的習慣。但這次,毛主席居然破天荒地讓周師傅爲孔令華剪頭,這讓李敏大爲驚訝。

毛主席之所以這麽做,是考慮到孔令華這段時間一直跟著群衆勞動鍛煉,吃了不少苦,也得到了不少成長,算是對他辛勤付出的表彰。還不止如此,等到孔令華理完了頭發,毛主席又拉著小兩口一起吃飯。

期間,毛主席多次給孔令華夾菜,這讓身爲女兒的李敏都看不下去了,她故意埋怨說:“爸爸可真偏心,就給你女婿夾菜,都不管我們。”

但李敏也只是嘴上埋怨,其實心裏可開心了。毛主席聽她這麽講,笑著說:“沒有參加勞動的人,可是沒有飯吃喲。”頓時,餐桌上再次響起一片歡聲笑語。

李敏的婚事著實帶給毛主席不少的歡樂,尤其是在她給毛主席生下了一個小外孫後,更讓老人的生活多了一些樂趣。看著晚年如此幸福的毛主席,相信我們大家也會爲他感到高興。

只是毛主席的這種幸福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1963年以後李敏就搬出了中南海,此後一家團聚的機會就沒有多少了,與父親的幸福生活終究成爲了李敏思而不能再得的回憶,而她的丈夫孔令華也在1999年因車禍後的醫療事故不幸離世。

結語

李敏是毛主席與賀子珍之間唯一活下來的孩子,而盡管父母不能厮守在一起,作爲女兒的李敏還是帶給父親很多溫暖瞬間。

相信李敏結婚的那一天是毛主席身爲人父感到最幸福的一天,其重要程度或許只有毛岸英的婚禮能夠比擬。

毛主席的幸福感來源也和好女婿有關,孔令華是一個很優秀的青年人,他肯吃苦、求上進、心思淳樸,也難怪毛主席那麽喜歡他。唯一遺憾的是,孔令華在壯年時期就撒手人寰,他的離世太過倉促與意外。

1 阅读: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