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抗戰中國軍隊的各式軍服,“雜牌軍”多數以灰藍軍服爲主

TSArmy 2024-04-20 16:58:17

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內有多路武裝力量,比如“八路軍”、“新四軍”、“中央軍”以及其他地方部隊,也就是經常提到的“雜牌軍”。

雖然各路軍隊不少,但也就只有中央軍的軍服是統一的,而其他武裝力量的軍服就比較混亂了,雖然版式都相同,但顔色和做工不一樣。

那下面就一起看看,抗日戰爭期間各路武裝力量的軍服都是什麽樣的。

一、中央軍/嫡系

民國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935年,中央軍方面率先使用民國二十四年式軍服,此款式依舊沿用中山裝的放風格,例如沿用中山裝的折領式設計、單排扣子、方形口袋等,整體風格顯得中規中矩,具有中式軍服的特色。

該款軍服還配備了一個圓頂帽,由于參照同時期的德國軍帽設計,所以也被不少國軍俗稱爲“仿德式小帽”或者“德式帽”。

除此之外,軍服的領子上可佩戴軍銜章,通常情況下胸前左側還有一個信息表,上面標注著官兵的職位、軍銜、兵種和姓名等。

抗戰時期中央軍的軍服也一直都是以土黃或者綠色爲主,對于排長、連長等初級軍官,軍服的顔色一般都是土黃色。

服裝的面料一般都是棉線,但整體偏厚一些,做工要次于校官和將官軍服的質量。

對于中央軍士兵的作戰服,通常也是以土黃色爲主,不過相比尉官的軍服顔色要更淺一些,而且所用的棉線布料比較薄,質量一般般。

到了抗戰後期,意識到中央軍方面的軍服顔色和侵華日軍的很像,尤其是在夜間作戰很容易造成混淆,所以就對這方面進行了改善。

其中凡是軍官款式的制服上衣、褲子和帽子,都改爲深綠色,同時面料和做工進一步加強。

士兵方面的軍服也有所改變,就例如中央軍精銳部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和中央軍教導總隊等,士兵的作戰服顔色變得暗一些,要更貼近黃土的顔色。

但其他非德械的中央軍部隊,士兵的軍服並沒有完全得到改善,而大部分的部隊仍穿顔色偏淺的淡黃色作戰服。

二、雜牌軍/地方軍

抗戰期間各個地方的軍隊都簡稱爲“地方軍”,也被中央軍俗稱爲“雜牌軍”,例如太原地區的晉綏軍、廣西地區的桂軍、雲南地區的滇軍、四川地區的川軍以及東北地區的東北軍等等。

因爲地方軍在被收編之前,基本上都是軍閥控制的部隊,所以制作軍服的材料都能自給自足,在接受改編後,依舊沿用軍閥時代留下的藍灰色布料制作軍服,這也是爲什麽大多數的地方軍都是藍灰色軍服的緣故之一。

加入國軍戰鬥序列後的地方軍,爲了使其統一,所以軍服也都改爲了民國二十四年式系列的風格,不同的只是服裝顔色,其中校級以上軍官的制服都是深藍色,包括上衣、褲子和帽子都是呢絨面料。

地方軍士兵的軍服都是以藍灰色爲主,一般都是棉線面料,相比軍官的做工較差。

衣領處也可佩戴士兵軍銜章,胸前左側也有信息章,總之作戰服的樣式與中央軍的基本一致,只是顔色不一樣而已。

地方軍士兵的冬季軍服也和中央軍的一樣,上衣和褲子裏面都被加厚,帽子除了加厚外,兩端還帶有可放下的護耳,在冬季可爲臉部和耳朵禦寒。

對于山西太原地區的部分晉綏軍部隊,還爲軍官和士兵配備了深藍色軍服,表面相比棉線布料更硬、更厚。

但這種深藍色作戰服在抗戰中很少見,晉綏軍當中僅有少量裝備,一般還是以藍色和灰藍色軍服爲主。

三、八路軍/新四軍

八路軍、新四軍前身都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形成國共統一抗戰後才被改編爲八路軍、新四軍,其中新四軍的前身是紅四方面軍。

在接受改編後的紅軍,都取消了八角帽,開始統一換裝帶有“青天白日”帽徽的仿德式帽,八路軍方面在肩膀左側增加了帶有“18GA”字樣的臂章,上面代表的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新四軍方面則是在肩膀左側增加了帶有“N4A”字樣的臂章,代表的是“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不過由于八路軍、新四軍的條件艱苦,制作軍服的材料不同,這就使得軍服的質量很差,尤其是八路軍方面,也不只有常見的藍灰色軍服,甚至還有草綠色和土黃色軍服。

當時延安地區的部分八路老兵,甚至還在使用紅軍時代的軍服,可以看到領子上仍保留紅軍軍服上面特有的紅色領章,只是將帽子改爲和國軍相同的樣式,其余的並沒有變化。

而且這種帽子的質量和做工也不如國軍的好,無論指揮員的還是戰士的帽子都很柔軟,一受到擠壓後就容易變形。

到了抗戰後期,隨著八路軍發展壯大,人數越來越多,所裝備的帽子就不再有“晴天白日”帽徽。

在再加上繳獲的物資和接受援助的物資越來越多,八路軍也能生産更多的軍服配發給新兵和其他戰士、指揮員。

後期生産的八路軍軍服本質上沒有變化,仍采取和國軍一樣的民國二十四年式軍服樣式,只是更改了臂章,從“18GA”改爲了漢字“八路軍”字樣。

至于抗戰時期新四軍的軍服,也和八路軍的基本一樣,無論是做工、使用的布料都相差不多。

不過新四軍的軍服顔色比較統一,幾乎都是以灰藍色爲主,很少有像八路軍的草綠色或者土黃色軍服。

要說新四軍和八路軍軍服最大的區別,那就是上衣肩膀處的臂章,早期是帶有“N4A”字樣的臂章,後來改爲更直接的“新四軍”字樣臂章。

以上就是本期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文中存在哪些錯誤或者不足,還有望大家多多指點改進,想要了解更多,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爲大家更新。

33 阅读:17333
评论列表
  • 2024-04-25 01:25

    小便要有點常識好不好?新四軍的前身是留在南方堅持遊擊的紅軍。佩“八路”臂章是最早期的,後期才換成“8路"、“18GA”。

  • 2024-04-25 07:40

    八路軍最開始的番號是第八路軍,三個月後改爲第十八集團軍一直到抗戰結束

    A瞧托尼尤 回覆:
    最後是解放軍,到現在,只要台灣解放了,可能就要換名字了
  • 2024-04-24 10:28

    川軍應該統一武器裝備、服裝……以兵團、軍爲作戰單位,滿編齊員高強度軍事集訓六個月後出川抗日。

    劉子韌 回覆:
    沒那個財力,也沒那個時間,淞滬會戰,中央軍都打光了,只有拿人去填了,那個年代,中國缺錢缺槍缺炮,不缺人,也沒辦法,以血肉之軀逐節抵抗吧,耗死日本人

TSArmy

簡介:每日持續更新原創內容,敬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