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將

南齋孤風中 2024-05-14 20:58:15

1955年,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年份。

在這一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正式確立了軍銜制度。

向曾在解放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將領們,隆重授予了嶄新軍銜。

整個軍中,當年一共有175位指揮官,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那場殘酷戰爭中的功勳卓著、身經百戰的老將。

然而,就在這些新晉將領之中。

卻暗藏著特殊存在——一對叔侄二人,竟然雙雙都獲此殊榮,同時被授予了開國中將!

從軍旅生涯到最終嘉獎,二人可謂命運與共、榮辱與偕。

此情此景,實在是軍中罕見。

他們在同一支部隊裏,擔任過軍長和政委。

因此,當周總理爲二人肩綴上,那枚閃閃發光的將星時。

叔侄倆無不激動萬分,內心被無與倫比的自豪充斥。

意志堅定的叔侄

1910年代的中國。

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生活窘迫。

就在這個環境之下,一對體格孺小卻意志堅定的叔侄,出生一個貧苦的小村。

作爲長輩的梁興初,出生于1913年。

家中囊中羞澀,他自小就得以打工爲生,在一家小作坊裏學習打鐵。

寒窗苦讀、鐵打般的生活,磨練了這個孩子的意志。

讓他從小,就懂得了吃苦耐勞的重要。

後來加入革命隊伍時,梁興初自豪地說:

“無論多苦多累,我從不叫一聲苦,這得益于我打鐵三年,養成了鐵打的性格。”

這句樸實無華的話裏,飽含著一個年輕人對于革命事業的赤誠熱忱。

而梁必業,出生于1916年,比叔晚了三歲。

盡管年紀尚小,但在那個動蕩年代裏,孩子們往往要過早地成熟。

13歲的梁必業,就加入了兒童團。

雖然年紀小小,個子也不高。

但梁必業對于革命理想的執著,遠遠超乎了同齡人。

他自加入之初便刻苦學習,勤懇參與各種活動。

憑著自己的出色表現,很快就從普通的兒童團員一路高升。

先後擔任起了鄉團長、副團長的職務。

一對身材單薄的叔侄。

在那個動蕩燥熱的年代裏,卻懷揣著一腔赤子之心。

槍林彈雨中,梁興初永遠是第一個亮出身影。

他身先士卒,敢于面對最殘酷的戰況,甚至爲了掩護戰友,他數次不顧自身安危沖入火力最猛烈的地帶。

一次次負傷,讓他置身于生與死的邊緣。

但就在每一次臨近死亡的絕境時。

他總能以驚人的毅力,重新站起來。

不論遇到多麽艱難的處境,梁興初的戰士們從不退縮,與敵人死拼到底。

很快,這支原本不起眼的小分隊,便以“戰鬥模範連”之名,響徹雲雲。

短短幾年,這位出身卑微的窮苦小子,就憑著骁勇善戰的過人本領。

一步步被提拔爲二團團長,成爲紅軍中流砥柱。

戰火硝煙籠罩下的那些歲月,注定是殘酷而又壯闊的。

進入紅軍的梁必業。

還是個生手新卒,只因爲比起其他戰友受過幾年正規教育。

就被組織上第一時間,編入教育系統。

在紅四軍的政訓隊內學習。

在一次次戰火的淬煉和鍛造下,梁必業終于長成了真正的政工幹部。

先後擔任了技術書記、指導員、宣傳隊隊長等職務。

後來,他更是被破格任命爲直屬隊俱樂部主任。

而就在那個動蕩年代裏。

一支沖鋒陷陣、屢建奇功的英雄之師,正在逐步形成——第115師。

這支英勇部隊背後,有梁必業這樣矢志不渝的政工骨幹堅實地運作著。

梁必業任總務長要職。

梁興初也加入了進來,被分配到教五旅任旅長一職。

叔侄並肩作戰,相互照應。

伏擊戰,掃清了道路

1947年,大軍壓境,江南一帶戰火漸趟。

梁必業所在的部隊,奉命南下。

他的寥寥數語,便化作振奮軍心的號角。

就在這股熱血沸騰的豪情之下,部隊很快趕赴張麻子溝。

伏擊兩個半小時,部隊就狠狠消滅了1100多名敵人,徹底掃蕩了敵軍的銳氣。

而他心裏也暗暗下定決心。

誓要在今後的戰役中再接再厲,爲最後的勝利狠狠來一擊。

所以當戰況再度白熱化之際。

梁必業毫不遲疑,便發動了新一輪猛烈進攻。

他親自召集全體指戰員開了動員大會,慷慨陳詞奪取勝利的重要意義。

隨後,梁必業親自率領全軍。

遂行了一場豪邁奪目的強攻。

連續豐功偉績,在那場猛烈拼殺中一口氣殲敵2000余人,重創敵軍戰鬥力。

爲即將到來的大決戰,掃清了道路。

活捉廖耀湘

1948年10月,黑山一帶陣陣戰雲密布。

廖耀湘麾下5個軍團的重兵壓境。

打算乘勝追擊,一舉拿下這一重鎮。

而梁興初所率領的部隊,只是一支不足萬人的分隊。

被派去頂住先鋒,阻擊進犯的國民黨軍。

面對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梁興初並未心生畏懼。

他操練有素的隊伍奉命而來,很快在黑山就地布防,將一處小小的陣地變作鐵桶般堅不可摧的城池。

槍炮聲驟然大作,廖耀湘的軍團已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梁興初鎮定自若地站在最前線,擋住了第一波炮火。

待硝煙散去。

他身上的衣衫,已然被炸得七零八落,渾身也是血汙。

就在這股不屈不撓的氣概感染下,全軍上下振奮無比。

無論敵軍怎樣發狠掃射,怎樣賣力轟炸。

每個人都咬緊牙關死守陣地,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而在短短幾天時間裏,廖耀湘竟然損失慘重。

他本想迅速突破,卻被梁興初的部隊,生生拖住了腳步。

激戰越演越烈,局勢愈發得膠著難分。

然而就在危急關頭,敵軍忽然狂轟濫炸起來,梁興初的陣地也終于不支倒塌。

面對疲憊不堪的將士們,梁興初斬釘截鐵地下令:

“撤退?沒門!要撤,也得先踩過我的身體!”

身旁,年輕戰士們見狀無不驚駭。

曾幾何時,這位當年的“鐵打的戰士”何曾畏懼過流血犧牲?

如今,他正用自己的生命,堵住軍心遊移的出路。

果然,他這股頑強執著的英勇,再一次感染了全軍。

衆將士們無不鬥志昂揚,奮不顧身地撲向敵陣,展開了最後一輪血戰。

至黑夜降臨,不知不覺間。

梁興初的分隊,竟然硬是攔住了廖耀湘10萬人的大軍。

將其團團圍困,最終俘虜了廖耀湘本人。

一門兩中將

1948年,第一縱隊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

二梁,就這樣再一次並肩同行。

梁興初出任軍長,掌管全軍作戰指揮;

而梁必業則擔任首任政委,肩負著政治工作的重任。

這份血濃于水的親情,讓叔侄二人變得無比親密無間。

新中國成立後,爲了表彰梁興初和梁必業的卓越功勳,他們先後都被授予了開國中將。

這對傳奇人物如同耀眼的雙星,熠熠生輝。

3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