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則把都城遷到北京,二人誰更有戰略眼光?

伊殇雪 2024-03-12 17:02:28

衆所周知,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統治時期正值明朝的衰落和危機,盡管他勤于政務鏟除閹黨,但最終卻還成爲明朝亡國之君。

有人說崇祯出身帝胄之家,耳濡目染宮廷權鬥之術,熟悉大內權鬥的套路。繼位後靠著權謀手段雖然鏟除了魏黨,但在重組朝局的過程中暴露出只會玩權術伎倆、缺乏大智慧的致命弱點,直接導致朝政的混亂。

崇祯皇帝性急缺乏經驗,政務處理頻頻失誤,分割內閣的權力、架空內閣首輔,直接導致東林黨崛起黨爭愈演愈烈,使朝廷陷入空轉狀態。

總的而言,崇祯雖有勤政之風,但政策失誤和治國能力不足,是加速明朝的覆滅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將責任歸咎到“朱棣遷都”問題上來,“天子守國門”聽上去很勇敢,其實是將君王置于危牆之下,長期如此必然會亡國,若是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定都南京必然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那麽,明朝都城到底是定都北京好,還是定都南京更勝一籌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朱棣遷都北京

自公元1403年開始,朱棣先後將山西、陝西、浙江、福建等地的百姓和富商遷徙至北京以充實人口,這一舉措迅速促進北京的經濟發展,使新都城在短期內繁榮起來。

大約在永樂五年,朱棣親自向守住北平城的將士贈予嘉獎,感念他們的功勳,同時爲便于防守將北面城垣南移,打通南北漕運確保物資可以高效運輸到北京。

朱棣還在北京附近修建長陵,意思就是要將自己的陵墓安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從這一舉動表明他早已下定決心要遷都。

後來他不斷擢升北平府的地位,改北平府爲順天府稱爲“行在”,還虛設南京六部等中央機構。

這些准備全部完成後,朱棣立刻將都城從南京遷了過來,其實在我國曆史上遷都的事情屢見不鮮,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國都設在南京,然而也心知南京並非最佳選擇。

曾派大兒子朱標前往關中和洛陽考察,准備將國都遷往西安或洛陽,不幸的是朱標早逝遷都計劃擱淺。話又說了回來,爲何朱元璋不讓兒子考察北京呢?是北京存在哪些問題嗎?

先來看看朱棣爲何迫切把都城遷到北京?首先他上位的手段並不光彩,靖難之役後皇位合法性備受質疑,南京城存在忠于舊主的勢力,朱棣自己的根基則在北京,遷都有助于鞏固皇位確保個人安全。

其次明朝初期北方仍有元朝殘余勢力,對大明王朝構成威脅,朱棣清楚形勢開創“天子守國門”的先例,多次親征漠北展現出理想、抱負和擔當。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端地理位置優越,南京的地理位置顯得過于偏南不利于對北方的統治,遷都至北京有利于加強對北方邊境的控制震懾敵人以確保國內穩定,這是軍事上的需求。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北京無疑是更合適的選擇,它的位置使得中央政府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和防禦國家的邊疆地區,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叫朱棣,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天子守國門”。

換句話來說,大明朝把都城設定在北京或許只適合朱棣自己,並不適合其它人。

朱瞻基死于北伐期間,大明朝幾十萬士兵也是死于鞑靼人之手,從此開始北方遊牧民族一直是大患,大明也是滅亡于女真人之手。

是南京好,還是北京好

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仍保留都城的地位,這種“兩京制”在明朝曆史上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北京最終確立爲唯一的首都,自此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徹底被抛棄。

然而,從文化和經濟的角度來看它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南京作爲經濟中心對促進明朝的商業和手工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作爲“六朝古都”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戰略縱深方面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以經濟發展爲例,南京位于江蘇省地處江南地區,擁有豐富的物産和便捷的水運交通,對收集錢糧、恢複生産以及維護政權的穩定都非常有利。

明朝200多年的曆史期間,江南地區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十分發達,南京作爲江南重鎮對外貿易繁榮,能夠爲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

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後需要穩定政權,南京作爲根據地有深厚的群衆基礎利于政權的穩固。與此同時,在地理位置上南京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利于抵禦外敵的侵擾。

大將馮國用曾言:“金陵城虎踞龍蟠,確實是帝王之都”,由此可見南京的戰略性優勢非常明顯,讓朱元璋能夠在對江南諸勢力的作戰中占有戰略性優勢。

回看明朝200多年的曆史,雖然沿海倭患一直未能得到解決,但這種隱患只是肘腋之疾而非心頭大患,抵禦來自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才是頭等大事。

從軍事角度而言,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需要“戰略縱深”,若是定都南京明朝就可以靠著大江大河、城高池深抵禦草原騎兵,但北京卻沒有這樣的優勢。

總的來說,北京除了在軍事角度上占有一定的先機外,經濟、政治與文化都不如位于長江下遊的南京。

古人雲“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一國之君更不能將國運一把全部“梭哈”,打得過成爲英雄,打不過亡國滅族。

明朝滅亡後,朱元璋的子孫後代又重新回到南京城建立南明,靠著半壁江山依舊與大清形成南北對立,若非大量的漢人投降滿清,很有可能重新將多爾衮趕出山海關外。

朱元璋爲南京設立的屏障

明朝初期南京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朱元璋對于都城的安全極爲重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鞏固京都。

在軍事上他加強南京的城防建設,命令修建和加固城牆,設置多層防禦體系,包括深廣的護城河和高大堅固的城牆,同時還在城牆上設置衆多的炮台和箭樓。

圍繞南京城周圍,朱元璋還組建一支強大的常備軍,隨時准備應對外敵的侵擾。

這還不算完,像燕王、晉王和甯王等兒子,說是一個封疆大吏,其實真正的作用是保衛邊疆,爲南京的安全打頭陣。

你以爲這就完了,朱元璋還通過政治改革來增強南京集權,通過經濟發展來增強南京的物資供應,這些措施的綜合運用使得南京成爲明朝堅不可摧的都城。

“君王死社稷”是一種高尚的節操,明朝的皇帝都有一個很好的優點,就是比較有節操。

朱祁鎮被鞑靼俘虜沒有投降,崇祯皇帝有機會逃亡南京,但依然在北京與叛軍硬剛,即使自殺也向叛軍妥協。

可是,這種高尚的情操在國運面前卻不具備任何優越性,畢竟一個朝代只有政治中心穩定整個國家才能正常運行。假如說,內蒙古高原和東北都在明朝手裏,北京不失爲一個不錯的都城。

奈何內蒙古高原在鞑靼人手裏,而東北又被女真人所掌控,北京城沒有任何戰略縱深,一旦出問題敵人旦夕之間可抵達城池之下,于謙的北京保衛戰、多爾衮入關都是很好的證明。

清朝入關後就很聰明,第一時間就是與蒙古人結親,等平定南方後直接以軍事手段將蒙古納入版圖,北京城外部從此有了戰略保障。

對于此事,你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呢?

1 阅读: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