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權已經完成,城鎮戶口子女注意,新規下農村宅基地統統地隨房走

房産新聊 2024-05-12 07:06:16

近期,衆多粉絲紛紛向筆者咨詢關于農村宅基地確權的相關事宜。事實上,宅基地確權工作早已圓滿落幕。那麽,農村宅基地確權究竟意味著什麽呢?簡而言之,它是爲了解決農村宅基地的浪費問題,捍衛農村權益,以及提升農民的收益水平。

回首過去的20年,隨著城鎮化的高歌猛進,無數農村人口如潮水般湧入城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年時,我們國家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還僅爲36%。然而,到了2023年,這一數字已經迅猛增長至66.16%。若以14億人口爲基准,這意味著在過去的20年裏,有高達4.2億的農村人口融入了城市的懷抱,而且目前每年仍有1200萬至1500萬的農村人口繼續湧入城市。

這股人口遷移的浪潮不僅改變了城市的面貌,更對農村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衆多農民湧入城市,許多人在城市安家落戶,農村宅基地和土地逐漸荒廢,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因此被浪費。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農村宅基地確權工作應運而生。它不僅爲農民的宅基地和房屋進行登記頒證,從而切實維護農民的權益,還能將多余的宅基地集中起來,投入市場運營,實現收益共享,爲全體村民帶來福祉。因此,農村宅基地確權工作無疑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它解決了宅基地的曆史遺留問題,確保了公平性,同時爲農民增加了收入來源。

對于擁有城鎮戶口的子女來說,即便他們在農村沒有宅基地和土地,仍然需要關注老家的宅基地確權工作。這是因爲,如果不進行確權,將來他們可能無法繼承父母在農村的房屋和宅基地。

隨著農村的不斷進步,如今農村的生活條件和創業環境日益改善,與此同時,城市中的房價持續攀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壓力。因此,許多在城市中的年輕人選擇回到農村,開啓創業之路,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對于擁有農業戶口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在農村擁有宅基地和土地,無需過多擔憂。然而,對于那些已經將戶口遷至城市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曾經爲了遷戶口而放棄了農村的宅基地和土地,這無疑成爲了他們心中的遺憾。

那麽,這些從城市回到農村的人們,他們應該如何應對呢?目前,他們可以選擇暫時居住在鄉下的老宅中。但長遠來看,當他們的父母離世後,他們又該如何是好呢?關于這個問題,現在大家可以放寬心了。《民法典》明確規定了:房産屬于私人財産,無論子女是城鎮戶口還是農業戶口,都有權繼承父母的私人財産。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民法典》中的“地隨房走”原則:

城鎮子女在繼承了父母的老房子後,也就相應地繼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權。而且,根據自然資源部的回複,城鎮子女在繼承農村老家的房子後,完全有權利爲房子和宅基地辦理産權登記並獲取相應的證書。

因此,對于已經落戶城鎮的農村子女來說,關注農村宅基地的確權工作進度至關重要,確保自己老家的房子能夠順利完成確權登記。否則,一旦錯過時機,未來可能就無法繼承了。此外,農業戶口子女和城鎮戶口子女在繼承父母老房子時,確實存在一些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在父母離世後,若他們在城市留有房産,且子女中有人已在城市落戶,同時有人保持農村戶口且未與父母分戶,則農村戶口的子女將優先繼承父母的農村老房子和宅基地。若所有子女都已與父母分戶,無論戶口類型,他們的繼承權將平等。此時,父母的遺囑將具有決定性作用。若無遺囑,所有子女需共同商議遺産分配。

2、城市戶口子女繼承農村房産後,使用宅基地仍需遵守相關規定。因宅基地使用權與房屋緊密相連,他們只能進行必要的修繕,而不能大規模改建。一旦房屋倒塌,城市戶口子女將失去宅基地使用權。但現今農村的大部分房屋爲兩層小樓,只要定期維護修繕,倒塌風險極低。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