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紅山堡:甯夏旅遊的瑰寶與探尋,賀蘭山下的古長城遺址!

陳小李的旅遊號 2024-04-07 11:03:08

紅山堡,這座擁有五百多年曆史的軍事屯兵城堡,靜靜地伫立在靈武市區東北方向35公裏處的臨河鎮境內。它曾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由總制陝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纮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親自督建。五百多年的風雨洗禮,紅山堡依舊屹立不倒,見證了無數曆史的滄桑與變遷。

這座城堡呈正方形,邊長均爲300米,城牆高達8米,底寬7米,頂厚4米,顯得雄偉而莊重。東城牆設有一道城門,通向甕城,甕城呈正方形,城牆長約90米,雖體量較小,卻凸顯出城牆的高大與縱深。南側城牆另有一外開的城門,城門洞以古色青磚拱砌,堅固而滄桑。

紅山堡的得名源于其所在地紅山地區,在夕陽的映照下,山巒呈現出一片鮮紅,因此得名“紅山”。然而,名字後來有所訛傳,變成了“橫山”,但“紅山堡”這一名稱仍沿用至今。

在明代,紅山堡是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它北靠明長城,南接銀古路,東臨甯蒙前旗路,西連水洞溝大峽谷。在城堡內,曾駐有251名旗軍,設有守堡官員和操守官各一名,領有烽堠八處,負責看護東西約30裏的長城。這裏曾是邊關將士戍守的重地,也是長城內外各族人民開展商貿交流的重要場所。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甯夏都指使史镛對紅山堡進行了擴建,使城堡的規模超過了以往。擴建後的城堡南北長約380米,東西長約320米,甕城長30米,寬20米。這次的擴建進一步增強了紅山堡的防禦能力,使其在明代的長城防禦體系中占據了更爲重要的地位。

盡管經曆了無數戰火和歲月的洗禮,紅山堡的城牆依然完整高聳,甕城城門也頑強地屹立在土原之中。城堡內的房屋基址依稀可辨,大量殘破磚瓦和建築構件堆積在城堡西北台地處,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與榮耀。

如今的紅山堡已成爲水洞溝旅遊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訪。站在城堡之上,仿佛能夠聽到五百多年前的金戈鐵馬之聲,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英勇與豪情。紅山堡,這座曆史的見證者,將繼續訴說著它的故事,等待著更多人的聆聽與探尋。

0 阅读:29

陳小李的旅遊號

簡介:一個專注于探索全國美景的旅遊,帶你在家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