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政治思潮的日本,如何與中國相處?

亞太說 2024-05-10 14:30:42

5月8日上午,《日本藍皮書》新書發布會暨日本形勢選題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舉行。

《日本藍皮書(2022)》和《日本藍皮書(2023)》由中華日本學會、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組織撰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分別對2021年度和2022年度日本各領域形勢進行了回顧,並重點圍繞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等對日本的沖擊和影響及其選擇與應對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和分析。

《日本藍皮書》新書發布會暨日本形勢選題研討會現場

《日本藍皮書》是認識和解讀日本形勢的重要窗口,爲今後的研究和戰略提供了權威而豐富深入的資料和視角。會上,中國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長郭建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研究員冀祥德,中華日本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高洪發表致辭;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日本藍皮書》副主編張曉磊介紹了《日本藍皮書(2022)》《日本藍皮書(2023)》的研究成果。

《日本藍皮書2022》與《日本藍皮書2023》

在接下來的學術研討環節中,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日本藍皮書》主編楊伯江對藍皮書涵蓋的時間周期內的日本形勢進行了總結。

他指出,世界正在經曆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嚴重。“百年變局”不僅有量的積累,更顯示質的變化。這些變化自然投射于日本形勢和中日關系,對其造成重要影響——特朗普政權的“美國優先”政策使中美戰略博弈趨于長期化,新冠疫情的爆發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形勢都造成沖擊,俄烏沖突對各國的戰略心理和安全觀都産生了較大影響,日本的自助安全意識明顯提高。

面對國際變局,日本處于沖擊、震蕩、顛簸與戰略回應、主動進取的雙向軌道之中,戰略蛻變加速,軍事要素占比上升,安全領域成爲轉型突破口。一是安全投入加大,2027年軍費將占到GDP的2%;二是防衛原則改變,從專守防衛走向“先制性反擊”;三是安全概念泛化,廣泛滲透影響到經濟、金融、科技、産業政策等各個領域。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的政治思潮也産生了重要變化。岸田首相提出“新資本主義”概念,但目前爲止並無行之有效的政策路徑,尚未取得預期成果。

同時需要關注的是,中日關系的兩面性空前加大,結構性矛盾未見解決,海上領土爭端進入戰略膠著期;另一方面,在經濟領域,中日間結構性互補關系依然存在。楊伯江所長援引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的話說,“21世紀日本最好的國家戰略是以中國爲客戶。”在節能、康養、綠色轉型等多個領域,中日擁有較大的合作潛力。

楊伯江簡要回顧了《日本藍皮書》的曆史,並指出《日本藍皮書》已經成爲年度性反映日本形勢的重要成果載體

在百年變局下,日本的戰略活躍度持續攀升,其國內政治局勢、經濟走向、外交戰略態勢等都是對我國戰略環境形成直接影響的因素。在專家及作者代表發言環節,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呂耀東研究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王珊研究員、吉林大學東北亞學院副院長崔健教授以及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張伯玉研究員、張建立研究員、盧昊副研究員、田正副研究員、郭佩副研究員、朱清秀副研究員等9位專家作者代表圍繞各自研究領域和成果進行發言,對過去兩三年日本的整體態勢進行梳理,對我國可能受到的影響提出真知灼見,並對今後的研究選題展開有教益的討論。

文:袁舒 圖片:郭然、袁舒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