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大爺收留16歲女子,3年後生爲他生下一個兒子,大爺卻後悔了

嘉佩感感 2024-03-12 06:08:39

很多年前村裏來了一個患有精神問題的女子,鄉親們看到了這個女子都非常同情她可憐她,時不時給這個女子送食物和衣物,女子就這樣住在村裏的祠堂裏過夜。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有村民就主動問女子叫什麽?來自哪裏?要不要送你回家之類的話。

只見該女子什麽話都答不上來,只會說出自己的名字叫“楊小平”,此時村民覺得想幫助楊小平也無望,于是此時大家都想到了村裏63歲的孤寡老人“黎亞勳”,他一個人爲家的,也孤苦伶仃過生活,把楊小平送到黎亞勳家裏,這樣彼此相互有個照顧,只是平常時候多一雙碗筷而已,黎亞勳也是老好人應該會答應的。

黎亞勳老人

不出鄉親們的意料,黎亞勳來到祠堂看到楊小平,心裏覺得非常同情和可憐她,善良的黎亞勳于是同意並一起幫忙把楊小平接到自己家中。

黎亞勳以往經曆

黎亞平小時候家裏就很窮,在即將結婚的年齡父親又突然生病常年臥病在床,母親照顧了父親一段時候後對家一窮二白還要不斷借錢給丈夫治病的情況下心裏絕望了,于是一個人離開了家,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了。

母親的離開並沒有讓家裏倒下,黎亞勳一個人挑起了整個家,並且還要照顧父親。在家裏沒有錢給父親打針吃藥的時候黎亞勳就自己出去外面借錢給父親看病,以往的債務和現在的累積下來一大堆,但是黎亞勳始終表示:人有病就必須看病,何況躺在床上的人是自己父親。

這樣的生活一直到黎亞勳到了30歲,30歲後父親也因爲病痛得不到救治而離開了。此時的黎亞勳來說,雖然父親離開了,不用再繼續負擔醫藥費了,但是一大堆債務可是讓他還上很長時間的。想結婚討個老婆對黎亞勳來說簡直不敢想的一件事。

慶幸的是黎亞勳到了33歲這年村裏有個老鄉突然給黎亞勳介紹了一個女孩子,也或許是緣分加上黎亞勳的作爲孝子有擔當的形象當時打動了這個相親對象,相親後女子既然也同意了,最後還結了婚。

黎亞勳結婚一年後,妻子順利爲黎亞勳生下了一個女兒,女兒生下來之後,本想著以後的生活會慢慢的向著好的一面發展了。

殊不知,黎亞勳除了努力賺錢外,拿回家裏開支的幾乎每個月都是用來還債務上的,家裏開支拮據的實在不堪形容,住著一間破舊不堪的屋子,一遇到下雨天更是到處漏水,這讓妻子著實感到心酸不已。

到了女兒快滿一周歲的時候,妻子內心實在感到沒有希望了,所以帶著女兒離開了家。

黎亞勳

就這樣黎亞勳看著妻子離開的背影,內心是非常想去留下她和女兒的但是有心無力,心如刀割般的疼痛。

就這樣妻子帶著女兒離開了,從此之後再也有回來過。黎亞勳爲了還債,繼續辛苦賺錢爭取把以前的債務早點還上,那些的債務是來自對父親的信任和自己的做人的誠信,不管怎樣都要還上的。

所以直到63歲,黎亞勳孤單一個人生活著,本來以爲就這樣孤苦伶仃的過一生了,沒想到在這年還遇到了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楊小平。

黎亞勳把楊小平接回家中

楊小平來到了黎亞勳的家中,心情和各方面都好了很多,黎亞勳給楊小平梳頭發,換上新衣服的楊小平,整個人看起來也比較精神,還不會到處亂跑,不知道的人會認爲她是一個正常人,只是楊小平始終不會說話,溝通上也比較困難了一點 。

楊小平

在黎亞勳家裏住了一段時間後,黎亞勳沒有抵擋住對楊小平的好感,最後兩人發生了關系。

後來楊小平懷上了黎亞勳的小孩,當時有人勸黎亞勳說楊小平肚子裏的孩子不能生下來。因爲有精神疾病的人,生下來的孩子很大可能會遺傳。

黎亞勳當時沒有決定作出這個選擇又看到楊小平在懷孕期間非常疼愛自己的肚子時刻用手去撫摸自己的肚子,這在黎亞勳看來無疑是傳達著她要把孩子生下來的意思。

楊小平

孩子出生後是一個男孩,黎亞勳發覺孩子很健康,心裏松了一口氣,並且他堅信以後成長過程中孩子都會這樣一直健康下去的。

黎亞勳給兒子取名叫“光友”,寓意是孩子的到來,以後會給家裏帶來光明和友好。

但是好景沒有意料中的那麽好,僅此過了半年,楊小平的精神疾病又開始發作並且嚴重了起來,抱著孩子的時候會突然發脾氣,甚至用手去拍打孩子情緒控制不住。這時候黎亞勳趕緊把孩子抱了過來。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小平的精神越來越一發不可收拾的急躁,這時候黎亞勳不得不想個辦法把楊小平給管控起來,才能不讓她傷害到小孩和他人的安全,所以把楊小平鎖在了一間很小的茅房裏,平時按時給她送飯送菜。

黎亞勳這邊也沒有辦法,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又去地裏幹農活,日子過得也非常辛苦和艱難。

黎亞勳和黎光友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7年時間,7年時間熬過來的,兒子黎光友雖然長大了一些,但是看到黎光友的母親的病狀一點都還沒有好起來的樣子。

這時候黎光友心裏卻開始擔心了起來,想到自己這把年紀了,以後這樣也不是辦法啊!自己70多歲了,隨時都可能有個不測那孩子誰來照顧,還鎖在小屋子裏的楊小平怎麽辦,誰給她送飯吃,想到這裏黎亞勳心裏就像刀割一樣。

黎光友

越想越難過,直到有一天黎亞勳做出了一件驚人的事,那就是拿著鋤頭上山,在山上使勁的挖出一個坑,兒子看到父親這個舉動也産生疑問,跟著黎亞勳來到山上。

當兒子問到爲什麽在這裏挖坑的時候,黎亞勳告訴兒子黎光友說,這個坑是埋自己的到時候自己死了或者病到不行了就跳入這個坑裏面,以免麻煩到家裏。

黎亞勳

這時候兒子聽到父親這樣一說心裏非常難過哇哇大哭起來,叫父親不要這樣。此時在附近的鄉親聽到哭聲也過來這裏,知道這一切後鄉親們都紛紛勸說黎亞勳想開一點。

黎亞勳的孩子

最後黎亞勳給兒子拉下了山,看到兒子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懂事,這時黎亞勳抱著兒子又哭了起來,哭過後,黎光友在父親的口袋摸了一下鑰匙,然後跑到母親的那間房子把門打開了,然後指著母親屋子裏的牆上,黎亞勳跑過來一看,牆上隱約的看到回家二字,看來母親是想找她的家人想回家了,兒子是在無意中發現了母親在牆上寫劃什麽,所以想到把門打開。

楊小平牆上寫的字

最後,黎亞勳想到既然兒子長那麽大了,而且那麽長時間來一直挺委屈的,于是嘗試把楊小平從小房子放了出來,病情發作嚴重無奈的情況下再放她進來,平時細心留意楊小平,這樣對誰都好一些。

楊小平還很年輕

看到楊小平在牆壁上寫的字,黎亞勳就想起了另外一個辦法,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把楊小平以前的家人找到,如果能找到那以後自己百年歸壽後她便有人繼續照顧她和孩子了。

所以黎亞勳來到當地戶口登記部門,進行請求幫助和查詢楊小平過往經曆,嘗試找到她家人。

在幫助楊小平找家人

戶籍辦理部門人員知道事情經過後非常細心的幫助他們,查找了好久,還想了各種能用上的辦法都還是沒能找到楊小平家人。

不過讓人感到慶幸的是,尋找家人的事迹被流傳開,社會上的熱心人士知道黎亞勳和楊小平的經曆後非常同情他們,由此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向黎亞勳一家獻出愛心。

社會熱心人士上門探望黎亞勳一家

黎亞勳看到社會愛心人士對自己伸出的各種援助,心裏非常感激他們,感到很暖心。

後來當地政府也對黎亞勳各種救濟,並且還爲黎亞勳一家蓋了一套兩層樓的新房子,這樣黎亞勳就從破舊不堪的老房子般到了新家,心裏感到非常暖和和感激。

黎亞勳新家

黎亞勳知道自己這把年紀所剩時光不多,但是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把孩子黎光友和妻子楊小平照顧好的,這也是自己的一份責任,就像以前還債務一樣義無反顧。

黎亞勳看到當地政府對自己家所做的各種幫助和救濟後,心裏就安心很多,即使自己哪天離開了,到時候家庭的生活就有了依靠和保障。

黎亞勳一家

總結:黎亞勳一生都在肩負使命和有擔當中過日子,雖然貧窮但是這樣的日子過的也還算是充實的。楊小平的到來雖然沒有改變家裏的條件,但是卻給黎亞勳帶來生活上的各種盼望。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系必刪除。

0 阅读:0

嘉佩感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