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和自己親的女兒,《煙火人家》有模版,女孩沒有叛逆期

蘇南流 2024-03-04 14:45:41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煙火人家》比同期另一部小爆的偶像劇好看多了,演員演繹到位,劇情值得推敲,這部家庭劇,讓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每個角色我都喜歡,一部好看的劇,就在于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都被塑造的有血有肉。

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角色(角色,和演員無關,單純就是角色),就是其中的二姨,因爲她的教養理念和我的教養理念是重合的,不同點在于,她的女兒已經成年了,我的女兒還在上幼兒園,我希望我的女兒未來的成長方向和陶姝娜是一樣的(不是說會成爲學霸,性格沒有重合的,就是指母女關系,和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上)。

養出和自己親的女兒,一點也不難

如何才能養出和自己親的女孩子?

當我們頭腦中有這個疑問的時候,說明我們已經在思索這個問題,這已經是邁出的第一步了。

女兒和媽媽的關系如何,主導方一定是媽媽,這一點毋庸置疑。

有人會說,媽媽很難,做出很大的努力了,但是青春期的女兒如何如何叛逆,成年後的女兒如何和自己越來越遠。

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是經年累月的結果,不是一時半會就成長起來的,想要讓孩子和自己關系好,也是多年陪伴的結果,而不是突然間信任就出現了。

一個從小被媽媽強制要求做很多事情,核心需求被忽視、不能被平視的女孩,怎麽可能有一天突然能把媽媽當成朋友呢?

如果孩子和自己關系不親,不要去從孩子身上找原因,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煙火人家》中的陶姝娜和媽媽關系親密,無話不談,那也是因爲媽媽從小就信任女兒,包容女兒,給女兒極大的自由空間,相互的信任才産生了。

有一個細節是,陶姝娜被班主任認爲是早戀,被叫家長,二姨到了學校以後,沒有半句話否定孩子,她選擇相信女兒。

母女之間的這種信任,是常年溝通的結果,不是一時半會能形成的。

不是所有女孩子都會經曆叛逆期

家長們聊天的時候,難免會聊到“青春期”,可能最擔心的還不是男孩子的家長,是女孩子的家長。

有女兒的媽媽擔心女兒青春期叛逆,擔心女兒青春期走歪路,擔心女兒青春期管不住犯大錯。

我是傾向于認定,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曆叛逆的青春期,關鍵就在親子關系。

站在媽媽的角度上,如果我們從小就足夠尊重孩子,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習慣于平視孩子,和女兒建立起穩固的溫暖的互相信任的關系,相信我,女兒一直會信任母親,母親也一直是她最想傾訴的對象。

陶姝娜這個人物就非常立體,這不是只發生在電視劇中的情節,這就是發生在生活中的情節,她和媽媽關系好,不是她天生如此,是她的媽媽的教養方法太好了。

教養方法真的很重要,媽媽對女兒影響很大

現在網上動辄就說“道德綁架女性”,我們講女性對家庭的重要性,有人站出來說“道德綁架”,我們講媽媽對女兒的影響,還是會有人站出來講“道德綁架女性”。

沒有誰道德綁架誰,一個女性對家庭的重要性,一個媽媽對女兒的重要性,就是占先天優勢的,這是爸爸們取代不了的。

一個家庭有一個酒鬼爸爸,孩子們可能依然很優秀,很多現實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已經足夠說明這個點了。

可是一個家庭裏,如果媽媽存在各種問題,那對孩子們來說,就是災難性的,孩子們很難從這場災難中向陽而生。

母親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一定是第一位的。

媽媽溫柔、勇敢、堅定、勤勞,這些都會成爲孩子生命裏的光。

關系是相互的,任何人都不例外,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這樣,我們給孩子傳遞了什麽信息,孩子就會回饋給我們什麽信息。

我們信任孩子,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溝通,孩子自然也能把我們當成朋友,當成傾訴的對象。

平緩度過“叛逆期”是一個長遠的計劃

如果想讓孩子平緩度過叛逆期,如果不希望看到孩子和自己的關系越來越疏離,那就提前做好規劃,和孩子成爲朋友,這要從小時候開始,如此才能彼此信任。

如果小時候對待孩子過于嚴苛,過度束縛,等到孩子長大了,卻想要讓孩子和自己親近一些,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親子關系”良好,媽媽和女兒關系親密良好,得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籌劃了,孩子幼年時候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尤其是媽媽的尊重),孩子逐漸成熟以後,才能用同樣的態度回饋父母。

0 阅读:2

蘇南流

簡介:定期分享教育動態,專注學習、關注就業,提升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