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這種表情包火了!網友:讓“最強嘴替”替我打卡

大象新聞 2024-05-06 15:20:50

出門在外必不可少的就是打卡,最近的“五一遊”似乎有了新的打卡模式,那就是“表情包”打卡。網友們用影視劇中人物對話提到的地名,截圖當作表情包曬在朋友圈,用這樣一種形式來告訴大家,已經到達了新的地點。

還別說,表情包不僅能夠說明自己旅遊出行到達的地點,一些幽默的台詞還能錦上添花,說明旅遊當下的心境,諸如“來杭州就請我吃面”“我整天困在佛山,哪裏都沒有去過”等。

“台詞就是我的嘴替”

“我要馬上去重慶”“啊,武漢,終于到了武漢”“我就是告訴你一聲我來上海了”.....這些帶地名的表情包來源衆多,上到古裝劇下到年代片和現代都市劇,甚至題材也不限,還包括有兒童動畫片以及各類導演的電影,甚至還有采訪片段。

提到的地點也十分廣泛,近到國內市級地,遠也能出國到新加坡。

帶地名是這類表情包共有的特點,台詞也是精髓所在,表情包提供了一種直觀、准確的方式來表達喜怒哀樂,增加幽默感。

表情包上人物的表情也可以作爲一種視覺符號,能夠彌補純文字單調性,豐富視覺體驗,提供態度、情感、語態等方面的補充信息。

大多數人使用表情包都與內心情感密切相關。20世紀原創媒介理論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一切傳播媒介都是人類感官的延伸,表情包輔助文字傳遞情感的趨勢逐漸上升。通過這些網友留言評論和發在朋友圈打卡的表情包,也能感覺到這個五一出行,當下各個景點的火熱,現場真是“人人人人人你人人人人人”。

表情包流行背後其實是對出行的渴望和對家鄉的熱愛

記者浏覽多條貼發現,部分表情包集中貼的的配文是“想著以後打卡巡遊用”“等我哪天真的去了”諸如此類的假設。

評論區的留言的網友也怕自己的家鄉未能“榜上有名”,除了積極的尋找旅行目的地之外,剩下的就是在找有關自己家鄉地名的表情包。

不難看出大家對于表情包打卡的熱情非常之高,相關帖子之下的留言和收藏量都能夠破千,不論如何,表情包收集還是用表情包在朋友圈宣告出行,都是證明,這樣一種新的旅遊打卡模式正在流行,逐漸受到大衆尤其是年輕人的青睐。

來源:潇湘晨報

0 阅读: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