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之死,告訴我們學好語文的重要性,寫錯4個字牽出文字獄!

小凡讀史 2024-04-26 20:38:44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當時天下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文奇觀,衆臣紛紛上表稱賀。年羹堯也上表,但一是字體潦草,二是將成語“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雍正帝認爲年羹堯居功藐上,心懷不軌,接著年羹堯被以92條大罪,賜其獄中自裁,牽出了雍正朝的第一起文字獄案。朝乾夕惕,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周易·乾》,指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其實朝乾夕惕和夕惕朝乾是一個意思,年羹堯寫錯了但是基本意思沒變,就好比你把吉祥如意寫成如意吉祥,根本沒什麽影響。但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雍正只是需要一個借口和由頭罷了。年羹堯之死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功高震主,二是功高自傲。

年羹堯是雍正朝重臣,同時也是雍正寵妃敦肅皇貴妃年氏的親哥哥。雍正朝的確是年羹堯的黃金時期,但並不代表他只是雍正朝寵臣。早在康熙帝時期,年羹堯就得到重用。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堯升任四川巡撫,而當時他還不到三十歲。如此年輕就成爲封疆大吏,完全是康熙帝的破格提拔。康熙六十年之時,年羹堯已經是川陝總督,也就是說在康熙朝,年羹堯所擁有的政治資源都已經非常強大了。雍正帝生于1678年,年羹堯生于1679年,他們兩人私交甚好,再加上姻親關系,年羹堯爲雍正帝登上皇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雍正繼位之後,年羹堯備受倚重,和隆科多並稱雍正帝的左膀右臂。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青海發生羅蔔藏丹津叛亂。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駐西甯坐鎮指揮平叛。這次戰役曆時短短15天,年羹堯大軍縱橫千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敵營,大獲全勝。“年大將軍”的威名威震西陲,享譽朝野。

平定青海戰事的成功,令雍正喜出望外,遂予以年羹堯破格恩賞:在此之前,年羹堯因爲平定西藏和平定郭羅克之亂的軍功,已經先後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又以籌劃周詳、出奇制勝,晉升爲一等公。此外,再賞給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襲;其父年遐齡則被封爲一等公,外加太傅銜。此時的年羹堯威鎮西北,又可參與雲南政務,成爲雍正在外省的主要心腹大臣。年羹堯不僅在涉及西部的一切問題上大權獨攬,而且還一直奉命直接參與朝政。

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堯入京觐見,獲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辔及金幣等非常之物。年羹堯本人及其父年遐齡和一子年斌均已封爵,十一月,又以平定卓子山叛亂之功,賞加一等男世職,由年羹堯次子年富承襲。在生活上,雍正對年羹堯及其家人也是關懷備至。年羹堯的手腕、臂膀有疾及妻子得病,雍正都再三垂詢,賜送藥品。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年羹堯所受的恩遇之隆,也是古來人臣罕能相匹的。

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當年羹堯的功勞、權勢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這對君臣之間開始出現裂痕。年羹堯自恃功高,驕橫跋扈之風日甚一日。他在官場往來中趾高氣揚、氣勢淩人:贈送給屬下官員物件,“令北向叩頭謝恩”;發給總督、將軍的文書,本屬平行公文,卻擅稱“令谕”,把同官視爲下屬。除此之外,他還結黨營私,貪斂財富。年羹堯貪贓受賄、侵蝕錢糧,累計達數百萬兩之多。

以上是年羹堯功高自傲的各種表現,這其實只是年羹堯悲劇的一個原因。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功高震主,年羹堯引起了雍正帝的猜疑。曆來當功臣的功勞已經賞無可賞的時候,功臣的悲劇就開始上演了,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雍正帝尤其刻薄寡恩,比如雍正初期的另一位重臣隆科多,在年羹堯死後三年,也死于禁所。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帝的慫恿之下,內閣、詹翰、九卿、科道合詞奏言年羹堯的罪惡“罄竹難書”,共92條大罪。獄成,雍正帝賜其獄中自裁。

年羹堯案作爲雍正朝的第一起文字獄,在此之後文字獄成爲了雍正帝清除異己的重要手段;雍正帝在位13年間,共有文字獄20起。年羹堯之死一半是由于自己居功自傲,擅威作福,但更主要的原因我認爲在于雍正帝的帝王權術,他不允許任何人有半點威脅到自己至高無上權力。參考:《清史稿·列傳八十二》、《年羹堯案》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