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來“例假”了,遇到皇帝侍寢怎麽辦?

俊明看過去 2023-09-05 07:22:01

首先這種事情的概率是很低,其次只只遇到了也是有解決辦法,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

爲何發生的概率低?

皇帝雖然有所謂的後宮佳麗三千,但實際上能做到三宮六院七十二嫔妃的皇帝都不多,但十幾位妃嫔一般還是沒問題的。結合女性例假一個月平均是5天左右,這樣算下來,剛好遇上例假的機會並不多。

而且這種事情雖然皇帝不會去操心,但皇帝身邊的宦官就不得不操心了,宦官本身就與後宮妃嫔有著極其密切的往來,發生類似的事情,很可能就提前做好相關的措施和准備,比如委婉的向皇帝建議去適合侍寢的妃嫔那裏,進而避開有“事”的那位。

除此之外,我們普通人往往會有一個誤會,那就是皇帝去臨幸某位妃嫔時會去她所在居所。

實際上,這種情況也不多,畢竟如果皇帝要去的話,各種隨行人員以及妃嫔需要完成迎駕、接駕等極爲繁瑣的禮儀步驟,來來回回耗上個兩三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情,這對普通人來說是難以忍受,皇帝自然也不喜歡。

所以古代皇帝往往會通過一些委婉的方式將妃嫔傳召到自己所在的地方,這樣就省去的繁文缛節。而這個時候,妃嫔也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委婉的稱“病”,這個和女生每個月都可以請幾天病假一個道理。

突發事件的解決辦法

上面說過,皇帝突然去臨近一位妃嫔的事情極少發生,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比如皇帝某次喝了酒,突然來個興致,就可能來一場“突擊戰”,這時候恰好遇到妃嫔身體不適,就需要進行應急措施了,比如讓自己身邊的宮女頂上。

因爲皇帝後宮的宮女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皇帝的“准”妃嫔。曆史上有很多皇帝,就是皇帝臨時臨幸了某位宮女所生。

比如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1505年) ,他的生母紀氏原本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當地發生叛亂後,紀氏作爲俘虜入宮,因爲忠厚老實,被分配到去管理皇帝的私房錢,稱爲內帑(tǎng )。

一天皇帝臨時想去看看自己的私房錢,恰好遇到了這位宮女,于是便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事後日理萬機的皇帝並把這件事情忘記了。

後來還是因爲明憲宗獨寵萬貴妃,導致沒有兒子,才讓這個一直他不知道的“私生子”朱祐樘即位當了皇帝。而且明朝不止一位皇帝是宮女生的,明光宗朱常洛(生于1582年)的生母便是恭妃王氏原爲慈聖皇太後的宮女。

一次皇帝去慈甯宮看望自己的母親,偶然間看到了這位宮女兒,便在慈甯宮中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當然事後皇帝不想承認,畢竟臨幸宮女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 但也沒辦法,畢竟那麽多人盯著呢,起居錄上肯定有記載。

不光是明朝,漢朝有類似的事情,一次漢景帝臨時起意去某位妃子那裏過夜。很不巧,這位妃子當天身體不方便,不能侍寢。

但皇帝已經來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于是妃子便讓自己的貼身丫環代替自己侍寢。還好當時漢景帝喝了不少酒,加上燈光黑暗,便也分不清誰是誰了。

好巧不巧的這位丫環後來竟然懷孕了,生下孩子取名劉發,後來去長沙郡做了諸侯。

如果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或許後人很難記住他,但誰讓他的後人中有一個十分了不起,便是建立了東漢王朝的漢光武帝劉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