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最不需要的,就是一直講道理!

沐渲酸奶 2024-04-29 09:11:11

曾經有人提這樣一個問題:長大後你才明白的道理是什麽?

有一個回答獲了衆人的贊同“小時候總覺得理就能行遍天,直至懂得,這個世界從不講道理。”

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往往是些最擅長理論的人。

這社會從來不是理性辯論所!

1:家不需要理論

首先看看家庭,家庭是需要理論辯論的地方嗎?

並非此,家庭實際是需要關愛和包容的方。

當我們與愛或家人交流,如果一味地固己見,家庭就會失去溫暖感覺,不再像真正的家。

特別是許多男性在外面習慣了應酬,回到家裏卻堅持理論辯論,強調應該怎樣做哪裏應該怎麽樣,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溝通方式只會導致矛盾積累。

尤其是一個男人,若習慣與妻子理論辯論,那說明他對她已經失去了愛意。

家庭需要的是包容和關懷,無論你多會賺、多有理,回到家中都應該放下理性,放下的形象,不要再思考應該或不應該、對錯與否、如何才合理,而是應該向家人表達的愛。

2:職場不需要理論

再看看職場,職/商業場所需要理論辯論嗎?

顯然也不是,職場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地方。

當我們與合作夥伴或客戶交流時,若一味地堅持理論辯論,你的客戶或夥伴會失去興趣,沒有人願意你辯論理論,大家都是爲了謀求利益而來,有理論沒有利益,你會逐漸被孤立。

職場上的每個人都追求“利益”,人心向利,管你是否辯論理論,是否有道理,只要滿足了他對利益的需求,大家自然會向你靠攏。

若不能滿足他人對“利益”的追,你再理性又有何用?

可以看出,家庭和工作這兩個生活常見場合,並不需要理論辯論。

2:面對權勢者不可辯論

那麽面對尊者/權勢者時是否應該理辯論呢?

同樣是不需要的。

面對這些人,最重要的是表現出“禮”的態度。

例如,長輩或老師,無論你多麽正確,都需恭敬有加。許多人誤以爲自己的行爲是正確的,或者有理所以可以在權勢者面前理直氣壯、肆無忌憚,甚至冒犯他們,這是最大的無禮。

特別是面對權勢者時,你更不能堅持辯論理論,即使你理論正確也應保持忍讓,表現出順從的姿態,以確保自己的安全,默默積聚力量。

3:面對弱勢者不可辯論

面對弱勢者是否應該理論辯論呢?

同樣不需要。

面對弱勢者,我們需要表現的一個詞是:“仁”。

若我們總是對弱勢者辯論理論,只能表明我們發冷漠。弱勢者本是按照強勢者設定的邏輯生存,若不能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弱勢者將與強勢者走向對立,加劇社會矛盾。

強勢者需要對弱勢者施予無條件的施舍與仁愛,甚至適當地提供更多生存空間,這是社會最大的仁慈、也是強者的智慧所在。

中國社會正是如此,我們對強勢者越發嚴苛,容忍度越來越低,各種道德批判讓他們如履薄冰,負擔著沉重的枷鎖。與此同時,我們對弱勢者的寬容程度增加,例如各種扶貧計劃、支援項目等。

4:面對沖突不可辯論

那麽,面對沖突時是否需要理論辯論呢?

實際上也不需要,現在唯一能解決沖突的是“法律”,而非理論。

若只堅持理論,就不會有“過度防衛”這一罪名。

許多人在面對他人沖突時,總以爲自己理直氣壯可以動手,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如今警方如何處理打架事件?首先看誰先動手,再看誰傷了對方,只要你動手,哪怕你理直氣壯、哪怕是自衛,也需承擔責任,如果將他人打傷,甚至造成輕傷,仍需承擔刑事責任,與你是否理性無關,動手就是違法。

這種邏輯同樣適用于其他軟性沖突。

處理沖突時,懂得“法律”的人比理論辯論者更具優勢、更明智。

隨著法律的完善,未來將是一個更加重視“法律”的社會。

這正是爲何社會上各種抗議活動層出不窮的原因。

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什麽真相,只有故事。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啓發和幫助!感謝你的點贊與分享。

0 阅读:12

沐渲酸奶

簡介:一個故事,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