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川》:用東方美學譜寫燃情壯麗史詩

我的廣電視界 2024-03-14 23:50:36

千軍萬馬、烽火狼煙,沒有傳統的念白和世界觀設定,荒漠實地取景配合高燃視效,故事如畫卷徐徐展開。《紫川·光明三傑》(下稱《紫川》)開篇即“王炸”,直觀地向我們展現了這片磅礴的“西川大陸”。

2021年夏天,《紫川》正式開機,經過101天的努力,于同年8月24日殺青。蟄伏三年終是藏鋒出鞘,今年2月27日晚19點,《紫川》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空降播出,給了期待已久的觀衆意料之外之驚喜。

據悉,《紫川》由愛奇藝、尚世影業、慈文傳媒、靈河文化聯合出品,張萌總導演、衛立洲導演,田良良、陳晨總編劇,楊旭文、劉宇甯領銜主演,張銘恩特邀主演,一場光與暗的較量已經拉開帷幕。

該劇改編自老豬原著小說《紫川》,講述了西川大陸戰亂四起,紫川、塞戎兩族戰事緊張。駐守邊界的紫川秀攜大獲全勝的軍功返還帝都,守得家國一朝安穩。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帝都朝中重臣楊明華心懷不軌,發起叛亂,紫川秀攜結義兄弟帝林、斯毅林,裏應外合,鏟除禍患,讓動蕩的紫川重歸平靜。但虎視眈眈的塞戎在紫川還未恢複元氣之時正式宣戰。烽火狼煙,紫川秀、斯毅林、帝林,三兄弟遠離家鄉,爲了自己的家園、爲了守護心愛的人、爲了和平而奔赴戰場,譜寫出燃情又壯麗的故事。

作爲一部集合了奇幻、曆史、戰爭、權謀的古裝大戲,無數大場面的背後考驗著導演的調度能力、制片的統籌能力、演員的專業素養,更離不開全劇組的鼎力配合。

場景光影,把握虛實之間

在一個架空的故事背景下,劇組如何還原一個原著粉心目中的“紫川王朝”?如何將現實中不存在的權力體系和朝堂架構更清晰明了地展現給沒看過原著的觀衆?

在平衡原著粉絲期待和當下觀衆審美喜好方面,主創團隊不可謂不用心。

《紫川》本是一部“西幻”小說,其世界觀中有“半獸人”“精靈族”等玄幻設定,若搭建一般的中國古代朝堂場景,必然與其氣質格格不入;但若過于天馬行空又恐觀衆不好帶入。

因此,主創團隊考慮落地難易,把握虛實的界限,無論是從劇情立意上,抑或是服裝、場景、道具的設計上,《紫川》都汲取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優異之處,以仁義禮智信等古人思想的精華爲底蘊,以中國古代建築美學爲參考,結合具有中國風的色彩裝飾,將東方美學融入西幻背景。

體現在劇中,紫川的宮殿大氣對稱,卻布陳了鐵黑的尖背座椅,而掌權人紫川參星一直把玩著中國傳統玩具“九連環”,威嚴中透著陰郁和詭秘;前期“反派”楊明華居所隨處可見的金屬鐵器泛著冷光,輔以多見的俯拍、推鏡頭,處處都在诠釋著“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氣勢。

爲了還原真實的古代光影效果、模擬紫川的夜晚,拍攝時除了巨量大型燈光外,劇組還使用了巨量蠟燭作爲點光源豐富背景,晦暗不明的搖曳燭火同樣也在暗喻波詭雲谲的朝堂局勢紛爭;而在主角團情感濃郁的輸出時刻,光透過窗棱投射在演員臉上,像一場易碎的美夢,這如夢似幻的人物光背後,需要工作人員手持火光,反複調整其遠近強弱,甚至還要忍受煤油、蠟燭時常對皮膚的燒灼。

寫實改編,情節人物鮮明

不同于傳統“爽文版”男頻劇,主角沒有了金手指,靠什麽獲得觀衆的青睐?

劇中的方方面面皆是答案。

據悉,《紫川》原著小說于2002年開始連載,原著粉絲數量龐大,屬于初代網文代表;此劇一出,喚醒了許多人早期追文時的記憶。面對如此大部頭的改編任務,劇本曾數度改版,精心打磨,保留了原著的主旨精髓、部分趣味台詞和各類名場面,延續其壯闊宏大敘事卻不失風趣的整體風格;但因爲作品年代較早、想象天馬行空,改編時也要符合當下觀衆審美需求。

因此,“寫實”便成爲本劇一大關鍵詞,無濾鏡磨皮的畫面質感以及實景拍攝、毫不吝啬地展現真實大場面等特質廣受觀衆好評。

戰爭場面于劇中俯拾即是,多以大場景的俯拍鏡頭結合軍事細節的小場景,營造戰役的特殊氛圍。三兄弟深入戰場卻風格各異——紫川秀越過沙漠直取敵人首級、帝林勇猛果敢手段剛毅、斯毅林長驅直入如帝國猛虎……打戲拳拳到肉、戰爭幀幀高能,讓人腎上腺素飙升。

幾場老戲骨飙戲的文戲橋段更看得人直呼酣暢淋漓。劇集通過台詞處理、情節輔助,在紫川“新三傑”之外也豐滿了“老三傑”的人物性格。整體處理得隱忍克制高級,紫川參星的隱忍深算、哥應星的正直果毅、楊明華的工于心計都得以清晰展現。比如哥大人,原著中並沒有對其更詳實的人物描寫,但在劇中通過與紫川秀的幾場戲變得更有血有肉起來,無怪乎其慷慨赴死時彈幕一片悲恸;再如楊明華,爲了讓他“打鐵”的鏡頭動作更真實,攝制組特意請了專業的老鐵匠,在橫店30余度的高溫下反複教授練習。

成績亮眼,制作打好前置

開播當晚,#紫川空降#詞條就已飙升到新浪微博熱搜Top10、開播兩天騰訊熱度即破兩萬。德塔文日景氣指數顯示,《紫川》首播口碑發酵引發二次傳播,在垂類受衆中有著穩定的討論聲量;同時劇集位列骨朵全網作品劇集熱度指數2月榜等業內榜單,被觀衆稱爲“全網無代餐”,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西方玄幻+東方美學賽道。

據悉,整部劇集經曆了三年多的漫長籌備期,首次密集籌備,在組工作人員約近五百人,近兩個月時間迅速搭建數十個大場景;從編劇到主創再到演員,每一輪圍讀會都對精心打磨劇本、精細還原西川大陸增益良多。

在視聽語言設計的二次創作方面,《紫川》希望能讓觀衆感受到“中式之美”。針對服化道等方面涉及到的專業曆史知識和場景,團隊找到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多名專家進行咨詢調研。

而後,劇集進入拍攝階段亦是困難重重:經曆了數次轉場、超強台風、全民防疫,最後順利殺青,無疑也依賴于其背後的科學制片流程。該劇總制片人、靈河文化副總裁韓冰曾深耕于電視劇制作領域,而後轉攻網生內容,在影視制作標准體系的支撐下,她先後擔任了《老九門》《暗黑者》系列、《黃金瞳》《禦賜小仵作》等劇的制片人。

韓冰表示:“一個項目從前期的孵化、籌備、拍攝、後期制作,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前期孵化和籌備。而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備工作之後,便只需要嚴格按照前期預定的流程來實施。”

劇作穩紮穩打、制作精益求精,業內將這部有風格、有氣質的《紫川·光明三傑》稱爲古裝男頻賽道中的扛鼎之作。目前,該劇已經在騰訊視頻及愛奇藝上線播出。

0 阅读:12

我的廣電視界

簡介:以獨特視角解讀廣播影視行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