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醫生下班後擺攤日入1500,是副業還是噱頭?網友熱議不斷!

法老發問 2024-05-10 12:30:52

文|編輯:雨中漫步

90後醫生下班擺攤日入千元

現在的年輕朋友們,壓力山大啊,工作拼了命不說,還得想著怎麽扛起家裏的擔子;

總想著往上爬,多掙倆錢;

讓家裏日子過得舒坦點兒。

可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或是剛工作的新人,要想混出個樣兒來,哪兒那麽容易?畢業生多得跟米一樣;

找個活兒先幹著都難,還想多賺錢?得看本事;

還得碰運氣。

說來也巧,最近浙江義烏有這麽個年輕人,網上一下就火了,大家都眼饞得不行。

爲啥?他下班後擺個小攤,一天輕輕松松賺一千五。

有人羨慕,有人納悶;

他是咋做到的?

原來,這小夥子是個90後的醫生;

白天上班救人,晚上換上圍裙就上街賣小吃去了;

不光是圖個樂呵,還真賺了不少。

王大夫自己也說,就圖個興趣,空閑時候擺擺攤;

挺好的。牛的是,王大夫這攤兒生意好得很;

一天下來能有小一千五的進賬,而且他可不是三分鍾熱度,這活兒他已經幹了大半年了,一心想著將來能有自己的小店。

這事兒一出,大家夥兒都議論開了,原來兼職還能這麽玩。

90後醫生擺攤日賺1500、網友熱議:勵志還是不切實際?

說真的;這事兒聽著挺激勵人的,特別是對那些還在找工作或者職場上迷糊的年輕人;

可能會想,人家兼職擺攤一天都能賺1500;

我要是全職幹,開個小店;

那還不得賺翻了?但事實真有這麽簡單?

這段時間,網上這類新聞多了去了;

比如大學生3800塊起家賣燒餅一年賺110萬,北大學霸擺攤賣手鏈月入5萬;

可網友們越來越理智了。

他們知道,這些成功故事不代表每個人都能複制,背後複雜的情況,比如辛苦和挑戰;

往往被光鮮的數字掩蓋了。

說到這個90後醫生擺攤的故事,網友們的反應挺一致的;

多數人持保留態度。

爲什麽呢?

首先,90後的醫生,基本是碩士畢業,讀了那麽多年書;

實習、培訓一路過來,工作壓力本來就山大;

白天忙完,晚上還得學習研究;

累得不行,哪還有力氣擺攤?

再者;醫生這行,准時下班幾乎是奢望;

有點空閑就想休息陪家人或者處理家務,哪還有心思擺攤?

當然;也有人覺得王醫生挺勵志的,給年輕人做了個好榜樣;

傳遞正能量。

還有醫生同行透露,現在一些醫院待遇下滑;

年輕人兼職也是生活所迫。

實話講,醫生這行,收入差距大,普通醫生掙得真不多;

難怪有想法的年輕人想兼職。

但網友也提醒,別光看眼前這點甜頭,醫生還是得在專業上深耕,追求長遠發展;

不能因爲短期利益影響了本職工作。

擺攤雖然直接能見錢,可背後的精力投入和時間成本;

會不會拖累正職,這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網友熱議

對于這位浙江義烏的90後王醫生下班後擺攤日入1500的新聞,網友們的觀點可是五花八門,兩極分化得很呢。

一方面;有網友給王醫生瘋狂點贊,覺得他真是年輕人的楷模。

他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山大,工作難找;

競爭激烈,但王醫生不僅找到了穩定的工作;

還利用業余時間擺攤賺錢,這種勤奮和拼搏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還有網友說,王醫生通過擺攤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還能賺錢;

簡直是一舉兩得。

不過,也有網友持不同意見。

他們認爲,雖然王醫生的行爲值得肯定,但這種方式並不適合每個人。

這些網友覺得,每個人的情況和能力都不同;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王醫生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兼職方式;

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麽好的運氣和機遇。

0 阅读:3

法老發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