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養老金並軌後,這類人的工資或將增長?爲什麽?網友評論:沒天理!

以疑決疑 2024-04-16 19:23:30

最近這段時間,養老金並軌改革又又又成爲了社會熱議的焦點,不少人擔心自己的“錢袋子”會受影響。

很多人也好奇:養老金並軌究竟是什麽?對我們會有怎樣的影響?我們該如何去應對?

今天,我們就針對養老金並軌的這幾個問題,進行一個深入的探討,看看它其中的利害關系。

一、養老金並軌是什麽?

該政策是基于: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

而根據湖州司法局發布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養老金並軌政策的詳細重點解讀》解釋:

問:公務員不用繳納養老金卻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養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約爲在職工資的八九成;企業職工一直繳納養老金,養老金卻只有在職工資的約4成,養老雙軌制待遇差距大的根本之一即養老金替代率,替代率在“雙軌制”並軌後會很快就趨同嗎?

答: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教授認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一大前提,說明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的養老金替代率必將逐步拉近。但二者差別過大,立即趨同並不可能,逐步並軌才能確保改革平穩實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理事孫潔教授認爲,爲體現改革決心,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替代率至少應該先降低10%至15%。相對小幅的降低水平,更利于改革推行。

李實認爲,國家應確立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替代率逐步下調的機制,並確定逐年下調比例。如通過8—10年時間,將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的養老金替代率水平逐步拉近至只有10%至20%的差距。

根據以上兩個相關文件可以了解到,養老金並軌是爲了同步企業及公務員養老金之間的差距,通過8-10年,將雙方的養老金差距進行逐步的拉近。

而根據政策實施時間2014年10月1日起計算,大多數地區的十年過渡期將在今年的10月份結束,屆時,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將執行同樣的養老金制度。

二、對我們會有什麽樣的影響?

1、公務員工資或迎來增長。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建議在結合各地物價和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上,爲各級公務員進一步制定更明確的工資標准,嚴禁地方隨意爲公務員增發津補貼。他預計改革後公務員工資有可能實現普漲,但大幅增長的可能性則較小。

李實院長之所以會說出這種話,是因爲公務員之前的養老金一直是國家負責,而並軌之後,公務員的養老金將和企業的進行同步。而這樣的操作下,公務員的工資因爲繳納養老金之後肯定會下降,那麽李實院長所說的公務員工資可能實現普漲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例如:某公務員的工資爲8000元,在單獨計算養老金的情況下,因爲並軌前,養老金是國家負責,所以到手的工資實爲8000元。而並軌後,因爲需要公務員自身一部分的工資去繳納養老金,這樣公務員的工資就沒有8000元了。那麽在調節下,公務員的工資將會有相應的上漲來應對養老金的支出。

2、企業員工或將多一份支出。

跟隨“養老金並軌”發布的還有《企業年金辦法》,而根據《辦法》中的第十五條規定:

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

職工個人繳費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養老金,那麽你每個月還得從工資裏支出4%來支付企業年金的費用,雖然企業自身繳納的金額更高,但是這樣一算,員工到手的工資又變少了。

三、我們該如何去應對?

面對養老金並軌改革,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應對:

首先,增加個人儲蓄和投資,爲退休後的生活積累更多的財富。其次,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競爭力,爭取獲得更高的薪資和福利待遇。最後,密切關注養老金並軌改革的政策動態,根據政策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退休規劃。

0 阅读:425

以疑決疑

簡介:讓您更加的了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