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秦始皇能讓匈奴不敢南下牧馬,漢高祖卻被逼嫁公主和親?

史上風雲 2024-03-08 22:54:18

世殊事異,攻守之勢異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國家兵強馬壯,軍隊都是百戰之兵,後方再無其他諸侯國勢力掣肘,可以聚集全國的力量攻敵一點。

這時候的秦軍雄獅百萬,所向披靡,勢不可擋,拼實力,匈奴是打不過統一了的中原王朝的。

除此之外,此時的匈奴並不是漢朝初年強大的匈奴,他們只是草原上遊牧民族的一部分,實力並不雄厚。

相反,此時的匈奴日子並不好過,西面是強大的月氏(西遷前的月氏),東面是強大的東胡,匈奴夾在中間同時遭受他們的壓迫,秦朝統一後北擊匈奴,進一步壓迫匈奴生存空間。

所謂物極必反,艱難的環境往往能塑造強者。受到三方壓迫的匈奴,在秦漢交際時出現了一位強悍的統治者,他就是冒頓單于。

匈奴在冒頓單于帶領下,先是向東擊敗東胡,殺掉東胡王,直接消滅了東胡;之後一直向西打敗樓蘭、烏孫等國;向北則征服了丁零、薪犁等;向南則兼並了樓煩王、白羊王的地方,統一了匈奴。

經過四處擴張,匈奴統一北方草原,實力大增,他在草原充當的角色,如同秦朝秦始皇。這時候的匈奴實力雄厚,躍馬揚鞭,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此時的中原王朝,卻因爲秦二世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嚴刑峻法和奢侈無度,最終導致陳勝吳廣起義,原來的六國貴族後裔趁機蜂擁而上,秦朝最終滅亡。

經曆過秦末戰爭後,又經曆了四年楚漢戰爭,中原大地人口凋零,經濟荒廢,一切百廢待興,實力嚴重下降。

此時,一個剛剛經曆戰爭創傷的中原王朝很是虛弱,很難和一個統一了的北方雄主一決雌雄,就算沒有白登之圍,也很難將匈奴徹底擊敗。

爲了休養生息積蓄國力,漢高祖不得不忍受屈辱,遠嫁公主和親。

實力間的此消彼長,攻守之勢異也,這也是兩個朝代面對匈奴時的不同狀態。

對此,大家認爲呢?

0 阅读:4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