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王猛策劃金刀計,是嫉妒慕容垂才能

敏敏聊汽車 2023-11-28 07:50:28

曆史上6位王佐之才:姜子牙、蕭何、諸葛亮、王猛、李善長、張居正,能力都是一流。其中,王猛、諸葛亮尤其顯眼,不但能治理國政,還能帶兵打仗,出將入相。

前秦天王苻堅評價王猛:“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君王的尊嚴。有王猛在,我就可以高枕無憂,只管坐江山,其余交給他處理。”

王猛把前秦從一個部落聯盟的國家,變成類似中原王朝的集權模式,並統一了北方。十分天下,前秦占有七分,這都是王猛的功勞。

司馬光卻不感興趣,對王猛頗有微詞,尤其是王猛策劃的“金刀計”,被他說成是嫉妒慕容垂的才能,並非君子所爲。

《資治通鑒》記載:“猛何汲汲于殺垂,乃爲市井鬻賣之行,有如嫉其寵而讒之者,豈雅德君子所宜爲哉!”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戶曉,他不但是北宋名臣,也是一代史學家,他《資治通鑒》影響非常大。那麽,爲什麽司馬光這麽說王猛呢?金刀計,是王猛心胸狹窄嗎?一起看下。

369年,枋頭之戰,慕容垂打殘了東晉5萬大軍,“前燕”達到極盛。桓溫則倒了大黴,本想通過北伐樹立威望,然後取代東晉,現在徹底沒戲了。

慕容評、可足渾太後,都對慕容垂不滿意,並設計處死他。慕容垂、慕容令父子商議後,決定以外出打獵爲由,逃離邺城,去龍城(慕容鮮卑發家地)躲避。

慕容垂走到半路,兒子慕容麟逃回邺城,告知父親的計劃。慕容評派兵追擊,慕容垂走投無路,便采納慕容令建議,逃到長安,投奔苻堅而去。

苻堅看到慕容垂,如同曹操看到許攸,光腳出去迎接,興奮不已。苻堅說:“這是上天賜予我的大將,是統一天下的希望,強強聯手,何愁大業不成。”

慕容垂到來,苻堅歡天喜地,冊封官職,授予兵權,比在他“前燕”的待遇好多了。但是,王猛卻察覺到危機:“慕容垂並非池中之物,一旦時機成熟,難免狼煙四起。”

王猛戰略眼光長遠,也了解前秦的弱點所在,便建議苻堅動手,提前將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但是,苻堅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拒絕了王猛。

苻堅對王猛言聽計從,只有一件事例外,就是對慕容垂的態度。結果,苻堅自食其果,後悔莫及,王猛終究是對的,但爲時已晚。

苻堅仁慈,不想殺慕容垂,還授予大權,讓王猛察覺到了危機。爲此,他決定幫助苻堅消除隱患,這就是“金刀計”的由來。

370年,王猛率兵遠征“前燕”,臨行前與慕容垂稱兄道弟。慕容垂送給王猛隨身之物,慕容家族的寶物金刀,作爲友誼的見證。

王猛重金收買慕容垂親信金熙,讓他帶著金刀去慕容令的軍營,告知他慕容垂即將叛變苻堅,回到“前燕”,讓兒子做好准備。

“金刀計”策劃很嚴密,金熙能說會道,且慕容垂、慕容令沒能直接聯系,故而父子都沒察覺,都中了王猛的計謀。

慕容令以打獵爲由,離開軍營,投奔“前燕”而去。王猛則立刻上奏苻堅:慕容令陣前叛變,投降“前燕”,理應軍法處置。

慕容垂解釋不清,便殺死守衛城池的將士,逃離長安。苻堅派兵追擊,在藍田將其擒拿,王猛的“金刀計”接近成功了,可惜他沒有考慮苻堅的仁慈。

苻堅原諒慕容垂,並爲慕容令叛投舉動辯護,對他依然重用有加,就當沒有這回事一樣。

慕容垂逃過一劫,繼續受重用,慕容令就不一定了。慕容評不相信他,將其流放在沙城,慕容令則拉起一幫人馬,攻取城池,並策劃奪取龍城。

還是慕容麟告密,把慕容令的舉動告訴龍城守將,結果慕容令作戰失敗,被燕軍處死。至于慕容麟,後來回到父親身邊,慕容垂也沒有處罰他。

慕容令,慕容垂最優秀的兒子,也是慕容鮮卑新生代的扛把子,是慕容家族的希望所在。如果慕容令不死,又他來擔任“後燕”的繼承人,估計就沒北魏拓跋珪什麽事了。

王猛的“金刀計”,天衣無縫,讓人防不勝防,只是苻堅太仁慈,否則慕容垂必死無疑。但是,王猛卻除掉了慕容令,後來慕容垂複興燕國,卻沒有了合適的繼承人,慕容寶在參合陂坑死了8萬大軍。

對于“金刀計”,司馬光卻不認可,說王猛小肚雞腸,嫉妒慕容垂的才能,如同集市上的小商販一樣,不是君子所應該有的做法。

司馬光此種評價,對王猛來說一點都不公平,而是罔顧事實。因爲,王猛沒必要去嫉妒慕容垂,他還不夠這個資格,況且王猛還喜歡提拔人才,選賢任能,爲苻堅建造班底。

慕容垂爲何不夠資格呢?都知道,慕容垂打仗很厲害,堪比韓信,被譽爲十六國時代的“戰神”,但政治手腕,以及眼光則差得十萬八千裏。

慕容垂功勞顯赫,能力強悍,深得人心,在“前燕”卻被碌碌無爲的慕容評、可足渾太後欺負,一點脾氣都沒有。出逃邺城,策劃不嚴密,被兒子告密,差點就栽了。

來到前秦,王猛一頓飯就搞定了他,慕容垂相信王猛的好意,不但結拜兄弟,還把隨身信物交給王猛,這才有了“金刀計”。可以說,慕容垂在“權謀”這方面的水平,與王猛差得太遠了。

複興燕國之後,慕容垂已經老了,身體又不好。結果呢?慕容垂也讓無能的兒子慕容寶率8萬兵馬討伐拓跋珪,導致參合陂慘敗,“後燕”元氣大傷。

皇帝身體不好,隨時可能駕崩,卻讓沒能力的太子出征,慕容垂可以說是十分糊塗。因爲,一旦皇帝駕崩,太子率兵外在,還是沒能力的家夥,結果是可想而知。

更糟糕的是,充當慕容寶副手的,是能征慣戰,卻一點都不靠譜的慕容麟。一代戰神慕容垂,跟韓信類似,打仗非常厲害,就是“手腕”方面太差,令人唏噓。

王猛是全能型人物,沒有王猛就沒有苻堅的基業。慕容垂在王猛面前,還真談不上是對手。王猛的手腕、魄力、權謀,甩開慕容垂幾條街,沒必要嫉妒他。

再則,王猛對有能力的賢才,都是重用有加,且極力推薦。例如,鄧羌、苻融、房默、房曠、崔逞、韓胤、田勰、任群、朱彤、高泰等名臣,都是王猛極力向苻堅舉薦。

其中,苻融能力特別強悍,眼光也長遠,堪稱“小王猛”。淝水之戰,苻堅若是聽從苻融建議,估計孝武帝、謝安、謝玄真的來長安住新房了。

鄧羌更是如此,王猛對他的態度,足以證明其心胸廣闊,宰相肚裏能撐船,絕不是司馬光所說的嫉賢妒能。

370年,秦軍、燕軍決戰的關鍵時刻,鄧羌卻給王猛難堪。麾下大將徐成延誤軍機,王猛要處死他,嚴肅軍紀。鄧羌兩次求情,希望戴罪立功,王猛不同意。

鄧羌很惱火,當即離開大營,回去召集兵馬,想要攻打王猛,雖說後來雙方和解了,但鄧羌此舉觸犯主帥的威嚴,怎麽說都是不對的。

秦軍、燕軍交戰正酣,鄧羌因王猛不答應幫他爭取司隸校尉,便在軍營裏呼噜睡大覺,坐視不管。王猛無奈,只好親自去請他出來,並同意向苻堅爭取。

鄧羌很高興,當即跟衆將抱著酒綱痛飲,然後跨上戰馬,沖鋒陷陣。慕容評的三十萬大軍一敗塗地,秦軍乘勢攻克邺城,“前燕”滅亡。

班師回朝後,王猛沒有向苻堅說鄧羌的不是,並爲鄧羌爭取司隸校尉,只是苻堅不答應而已。

苻堅理由是:“鄧羌是韓信,統帥大軍攻打匈奴、東晉,統一天下,這是他應該做的事。司隸校尉,不適合鄧羌。”

王猛策劃“金刀計”,一切都是爲了前秦,爲了苻堅。王猛臨終前,依然向苻堅說明問題的要害:“不要攻打東晉,防備鮮卑、羌人,否則悔之晚矣。”

383年,苻堅南征東晉,宗室、大臣都不同意,慕容垂、姚苌的鼓動他親征,想趁亂渾水摸魚,建立自己的江山。

慕容垂直言:“遍地是韓信、白起,還擔心滅不了東晉嗎?”接著,慕容垂以司馬炎滅東吳爲例子,鼓動皇帝親征,結果才有淝水之戰慘敗。

淝水之戰後,前秦分崩離析,慕容垂前往河北,掀起狼煙,攻打苻堅兒子苻丕駐守的邺城。對此,苻堅悔不當初,痛罵:“念卿垂老,老而爲賊,生爲叛臣,死爲逆鬼。

如此看來,司馬光說王猛嫉妒慕容垂,是罔顧事實。那麽,司馬光爲何這麽說呢?司馬光治學嚴謹,不會不知道淝水之戰的後果,以及慕容垂、姚苌等人所扮演的角色。

司馬光這麽說,應該是受到王安石影響,尤其是變法之後,北宋朝臣的傾軋,朝政烏煙瘴氣。司馬光本意也許是:大臣應該心胸寬廣,一起爲朝廷,不要相互拆台。

0 阅读:0

敏敏聊汽車

簡介:專注汽車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