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冷兵器的巅峰之役,香積寺之戰

學蘭曆史說 2024-04-25 15:54:15

香積寺之戰是安史之亂裏最慘烈的一役,也是讓大唐精銳盡毀的一役。安史之亂的爆發是諸多矛盾的集結,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唐玄宗晚期耽于享樂,國政先後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朝廷內部鬥爭激烈,而軍事上更改府兵制爲募兵制,致使邊防駐軍日益增多,將領擁兵自重,國防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此時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平陸、範陽、河東軍權在握,而他站隊。李林甫其次是經濟上的矛盾,主要是土地制度的問題。從北魏時期以來實行的軍田制度,對于土地兼並現象是起抑制作用的,但是到了唐朝的中後期,這一制度已失去了其作用。

公元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以討伐楊國忠清軍策爲名,與平盧節度使史思明發動兵變,直驅長安。唐玄宗倉皇西行,行至馬嵬邑,諸君不進,逼迫玄宗殺掉宰相楊國忠。後又以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逼玄宗亦殺之。然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登基,是爲唐肅宗。作爲新登基的皇帝,唐肅宗李亨需要一場戰爭來鞏固自己的皇權地位,而這場戰爭最終就被確定爲收複長安的戰役,地點選擇在了長安城外的香積寺,時間是公元757年9月27日香積寺之戰被後世稱之爲中國冷兵器時代戰鬥的巅峰之一。

戰爭中的雙方都是唐朝最爲精銳的軍隊,武器裝備、作戰方式和方法都相差無幾,雙方可謂知根知底。唐冠軍的優勢在于兵卒將廣,裝備精良,主力是安西軍和北庭軍,再加上其他等協助官軍的軍隊約15萬人,指揮將領是李處、郭子儀、李嗣業等。而叛軍盡管兵力上不占優勢,但士兵都是經驗豐富的百戰老兵,主力則是唐朝當時的東北軍及協助叛軍的軍隊約10萬人,指揮將領是李歸仁、安守中島。護曉對方弱點的戰爭只能是簡單直接的硬拼,殘酷的對壘厮殺,比較戲劇性的是這場戰爭的雙方都認爲對方是叛軍,他們都准備在這裏決定自己的命運,戰鬥開始之後,叛將李歸仁率先領軍發起沖鋒,然後被李四葉領唐冠軍迎頭痛擊,一路驅趕到叛軍大軍陣前,緊接著李嗣業被叛軍擊退,叛軍大隊人馬反推到了唐軍陣前。

這場戰役的整個厮殺過程,交戰雙方就是如此規整的,一來一往,反複進攻和後退。期間曾出現叛軍的部隊在攻到唐軍陣前時,埋伏在唐軍軍陣側後方的叛軍准備發起協同進攻,被堂軍發現,于是偷襲又變成堂堂正正的會戰。香積寺之戰,雙方的軍隊和將領戰鬥素養都非比尋常,出現纰漏的幾率微乎其微。這場戰役所能比拼的自然是兵力人數,最先撐不住戰損的先崩潰。香積寺一戰,唐軍15,叛軍10萬,從50到有時,唐軍付出了7萬人的傷亡代價,叛軍被斬首6萬級,生擒2萬,叛軍陣亡率高達60%。

這場戰役的陣斬記錄亦可謂是中國冷兵器時代作戰的罕見巅峰。自此,唐軍對叛軍的戰略態勢開始由防禦逐步轉變成了反攻。公元757年9月28日,唐軍終于順利頂進長安,此時這裏已被叛軍占據了一年零三個月。

1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