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山銀山”卻無從下手,馬來西亞擬派人訪華,欲尋求中國幫助

邵永靈 2024-03-19 17:21:04

爲了開發本國價值1.5萬億元人民幣的稀土礦藏,馬來西亞政府打算向中國尋求幫助。

據環球網報道,18日新加坡《海峽時報》發文稱,馬來西亞政府已經責成本國科技與創新部長鄭立慷于4月底訪華,以尋求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稀土精煉廠。

資料顯示,目前在馬來西亞全國13個州中,有10個州都發現了稀土礦物,已經探明的稀土礦産約合1610萬噸左右,甚至可以說,馬來西亞自一開始就坐在“金山銀山”上。

馬來西亞某處已經探明的稀土礦

馬來西亞政府當然也清楚稀土對現代工業和經濟的重要性,如果光賣原材料是賺不了幾個錢的,真正賺錢的還要看稀土加工和制造業。之前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就曾表示,預計到2025年僅稀土下遊加工業,就能爲馬來西亞國內生産總值貢獻20.5億美元,並創造7000個工作崗位。

所以,去年馬來西亞就效仿中國,以避免肆意開采和資源流失爲由頒布了類似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當時《外交官》雜志也指出,馬來西亞這則“禁令”更多的是出于産業升級的目的,而不是戰略安全的考慮,因爲全球稀土市場最大的出口國和開采加工國都是中國,目前中國已經探明的稀土礦産爲4400萬噸左右。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此外,中國還掌握著全套的稀土分離和提煉技術。《海峽時報》指出,稀土資源對可再生技術和高新電子元件的生産至關重要,而全球90%電子元件所需的稀土都是在中國提煉的,甚至就連美軍戰鬥機和核潛艇都依賴我國稀土制造的零件。

爲進一步規範和合理化稀土資源開發,去年12月我國商務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了《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將稀土提煉、加工和利用技術列入出口管制清單中。

馬來西亞方面對此持樂觀態度

我國強化對稀土提煉技術的管制不要緊,這直接導致了馬來西亞守著“金山銀山”卻無處下手。去年馬來西亞“環境新聞”網撰寫的一份報告稱,該國一家礦企正在嘗試使用一項來自中國的新技術開采稀土,但隨著中國限制稀土提煉技術出口,18日《海峽導報》表示,目前馬來西亞政府的稀土加工計劃已經處于擱置狀態。

就像上文所說,我國掌握著完整的稀土提煉技術,如果馬來西亞想要繼續推動稀土産業升級,只能希望中國能破例提供被限制出口的提煉技術。在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科技與創新部長鄭立慷也表示,馬方希望探索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機會。

馬來西亞礦企開采出來的稀土資源

馬來西亞對稀土産業升級的渴望,也解釋了近期馬方爲何頻頻在外交場合爲中國發聲、拒絕在南海問題上站隊,尤其是在澳大利亞-東盟峰會期間,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公開批評西方國家存在所謂的“恐華症”,馬方不會爲美國向中國“叫板”。

馬來西亞在中美關系和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實則也是大多數東盟國家的縮影。中國是東南亞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東南亞國家在曆史上又飽受西方殖民者的掠奪,除了甘當美國“馬前卒”的菲律賓外,大多數東南亞對西方國家的鼓吹抱有天然的警惕心,他們更盼望和平發展,而非陣營對抗,而這恰恰是中國能爲東南亞國家提供的“産品”。

當然,盡管近些年中國與東盟國家越走越近,但像稀土提煉這樣的敏感技術出口所涉及的問題較多,馬來西亞的請求能否獲得中國破例,具體還要看中馬會晤的結果如何。

2 阅读:1196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