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趙本山的範偉,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科技怪博 2023-05-16 23:48:43

拐了拐了,17年後,“小人物”範偉成功拐向了另一條康莊大道。

在喜劇界,一個人的成功總離不開另一個人的陪襯,相輔相成,就像“星爺”和“達叔”、郭德綱和于謙。

同樣道理,可以說趙本山是範偉的“貴人”,在他的幫助之下,才有更多觀衆看見了範偉。

年初的一部《狂飙》讓觀衆大呼過瘾,本以爲這就是今年最好的一部劇了,誰知4月份播出的一部劇再次刷新了觀衆對國産劇的認知。

全員演技在線,評分也一直居高不下,主角範偉的演技更是讓觀衆忘記了他曾經是一個小品演員。

憑借這部劇,範偉成功“出圈”,也擁有了熱度,但是觀衆談論他的時候總離不開另外一個人,那就是趙本山。

如今的趙本山已經白發蒼蒼,步入老年生活,鮮少出現在觀衆視野中。

樹欲靜而風不止,雖然退休,但關于他的新聞還是層出不窮,什麽弟子叛亂,兒子女兒啃老,晚年生活也過得不得安甯。

可是回顧從前,趙本山是何等地風光,無論什麽時候,範偉都是他身邊的一個“小人物”,只有陪襯的份。

2005年,範偉獨自發展,兩人傳出不睦消息,甚至趙本山還在媒體上公開“陰陽”他“忘恩負義”。

觀衆本以爲兩人這輩子再也不會合作,可時隔15年範偉再次合作趙本山一度讓觀衆淚目。

近幾年,範偉在演藝上好似迎來了春天,出了許多可圈可點的作品,不得不讓觀衆將兩人進行對比。

曾經關系如此“鐵”的黃金搭檔,如今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觀衆並不感到意外,因爲這一切都是注定好的。

遇見“貴人”

雖然說兩人的成名之路都很艱辛,都是從“小人物”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但到底來說,範偉有今天離不開趙本山的功勞。

出生于五口之家的範偉,父母雖然掙得不多,但還是可以負擔得起兄妹三人的花銷。

爲了給孩子好的未來,範偉的父母也曾培養過他衆多興趣,可是範偉內向,不擅長與人打交道。

那時候,相聲藝術十分興起,範偉便對此很感興趣,于是便拜師學習,後來更是進入了沈陽藝術團。

在師父的悉心培養之下,他說相聲的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不僅如此,還開始自己寫作品,登上了央視的舞台。

可是盡管範偉兢兢業業,在相聲界還是沒有激起水花,于是便打算退出這一行另謀生路。

事業上沒有什麽頭緒的範偉,先在愛情上迎來了春天。

出來混這幾年,也該到了成家的時候,于是在表姐的介紹之下,範偉和後來的妻子楊寶玲認識了。

那時候的他並沒有什麽成就,人還長得肥頭大耳,剛開始楊寶玲並沒有看上他。

可是她的母親卻覺得範偉這個人十分老實,適合過日子,便勸著自己的女兒多嘗試接觸。

慢慢地,楊寶玲被範偉的貼心打動,1990年,他們便舉辦了婚禮,很快就生下了一個兒子。

爲了方便照看孩子,妻子便辭職在家,這時候的範偉覺得身上的擔子又變重了,可說相聲一直也掙不到什麽錢。

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決定嘗試著去演小品,這時候的範偉已經30歲了,轉行是一件十分有風險的事。

但是好在他是幸運的,因爲他的努力被當時大火的趙本山看到,邀請他來一起搭檔。

雖然趙本山同樣家境貧寒,但是他接觸藝術早,喜劇天分也比較突出,他和潘長江的小品一舉成名,便到處演出。

後來他更是連續登上春晚的舞台,名氣大增,成爲了人們熟知的小品演員。

可因爲種種原因,兩人分道揚镳,趙本山身邊也缺了一個“趁手”的搭檔,這個時候,憑借兩部小品小有名氣的範偉進入了他的視野。

“範偉兄弟,我看過你的小品,感覺還不錯,正好我們這邊春晚節目上缺一個演員,你看你要不要來試試”。

那時候兩人的身份可以說是天差地別,接到趙本山電話的範偉心裏十分激動,這意味著他終于有了出頭之日。

他趕緊買了一張去往北京的車票,因爲初次登這麽大的舞台,範偉十分地重視,他認真的態度,得到了趙本山的連連認可。

終于排練成功,可就當他們信心滿滿將節目報給春晚導演的時候,卻接到了一盆冷水。

“這個演員觀衆都不認識啊,能靠譜嗎,要不就換人,要不就別登台”。

範偉雖然在東北小有名氣,可知名度還是太低了,爲了保證春晚不出差錯,導演說什麽也不肯讓他上台。

一個人不能連累大家,于是範偉買了回去的車票,可是這一切都被趙本山記下了,他知道範偉是一個可用之才。

爲了不讓這個人才流失,也爲了彌補缺憾,兩年後,趙本山再次邀請範偉出演春晚小品。

這一次他終于登上了這個夢寐以求的舞台,自此兩人便開始了合作之路,有趙本山的地方總能看見範偉。

他們的“賣車三部曲”更是將兩人的名氣推向頂峰,小品中的台詞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大家也對這個“腦袋大,脖子粗”的演員有了認識,他成爲了趙本山身邊永遠的“綠葉”。

範偉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他知道自己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本山大哥的提攜,所以他心甘情願做陪襯。

可觀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看趙本山的劇卻喜歡上了範偉。

2005年兩人合作了最後一次春晚作品後就散了,原因到底爲何,至今衆說紛纭。

說散就散

都說親兄弟還得明算賬,何況是這種“半路兄弟”呢,兩人的矛盾離不開“利益”二字,雖說範偉人老實不計較,可他也不是傻子。

因爲兩人在名氣上有非常大的差距,所以每次的演出費趙本山拿大頭也是理所應當的,可是同演一場戲42萬只給你7千你能願意嗎?

就連一起搭檔的高秀敏也看不下去,可是範偉依然沒有在意,但他的“大度”並沒有得來好報。

因爲觀衆更喜歡範偉的角色,讓趙本山心有不滿,覺得自己被搶了戲,他便隨意修改劇本,刪減戲份。

但這些都不是把範偉“逼走”的最終原因,這麽多年,雖然能上春晚的舞台讓範偉很開心,可是這也給了他巨大的壓力。

因爲直播,每一分鍾都是安排好的,不允許有一點差錯,可是範偉卻不堪壓力頻頻犯錯。

最後一次春晚,上台第一句台詞就說錯了,讓他壓力倍增,一下台他就跟趙本山商量自己以後再也不上春晚了。

不僅如此,爲了自己孩子的將來著想,他們夫妻二人還商量想要搬去北京居住。

這就意味著範偉要離開東北,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趙本山。

本以爲搭檔會理解自己,可不曾想在趙本山看來,範偉就是翅膀硬了想自己出去單幹,兩人自此有了嫌隙,再也沒有了小品合作。

自尋出路

離開之後的範偉認爲自己對演戲的興趣更大,便花更多心思在這上面。

但是他不想觀衆一看到自己就想笑,于是便想辦法“撕掉”自己喜劇演員的標簽。

他認爲一個好的演員,就是能展現生活的真實性,于是他把眼光投向了文藝片。

爲了演好《芳香之旅 》裏的勞模,他戒了3個月的碳水,身子瘦了一大圈。

爲了鏡頭的真實性,他自己親自上陣,和幾百斤的摩托車一起翻下山溝,差點殘廢。

終于他拿到了最佳表演獎,不再是一個“喜劇人”的身份。

他這邊在爲了生活奔波,不斷忙著拍戲,可是趙本山那邊卻在媒體面前“陰陽”。

“人家現在是腕兒了,可不是一般人了,能來演就是借人家光了”

因爲許久不見兩人合作,便有記者詢問原因,趙本山便說範偉現在很忙,電話也不接,暗示他“忘恩”。

自從範偉離開之後,趙本山就甚少上春晚了,開創“趙家班”收徒弟,帶他們制造名氣,打造《鄉村愛情》系列。

“小沈陽”、“宋小寶”都是得意門生,這麽多年也是賺得盆滿缽滿,還買了私人飛機,對此他也毫不避諱,說都是自己掙來的。

可是反觀範偉就沒有那麽幸運了,雖然轉型,可是他的春天來的有點遲。

他認爲角色無關大小,“小人物”才更能體現生活,這麽多年,範偉演過“果農”、“司機”、“秘書”,每一次都有新的突破。

終于在2016年,他憑借一部黑白電影拿下了金馬獎,電影很淡,卻得到了認可,範偉終于跳出來觀衆對他的認知。

這兩年他又頻頻出好作品,在《斷橋》裏爲了毀屍滅迹,雨夜拉下“水泥攪拌機”的眼神至今令觀衆記憶猶新。

《漫長的季節》這一部劇更是讓觀衆對他刮目相看,如今範偉已經成功轉型,雖然晚但總算結果是好的。

可是趙本山退休之後,卻接連收到徒弟的控告,聲稱這麽多年一直受到師父的壓制,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根本賺不到什麽錢。

並且趙本山的兒子女兒還一直“消費”老爹的名氣,作天作地,整容炫富,敗壞觀衆緣。

趙本山想要安享晚年,但是卻被造下的孽“反噬”,之前只想自己賺錢,不給別人活路,遭到背叛其實也理所應當。

結語

時隔15年,範偉再次出演“藥匣子”一角,兩人好似冰釋前嫌,一度讓觀衆感歎。

現在他們的境遇天差地別,如今看來卻是早已注定,上天總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的人。

2 阅读:418

科技怪博

簡介: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爲出發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