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25萬打16針做醫美,事後發現11針過期

大象新聞 2024-04-28 10:50:37

做一次醫美打16針花了25萬元,事後發現這16針中大多數都過期了,該如何維權?近日,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醫療美容服務合同糾紛案,判令被告退一賠三共52萬元。

據了解,A門診部爲B公司成立的法人獨資有限責任公司,許可經營項目包括醫療美容。2022年3月,王女士在B公司品牌加盟商周經理的推薦、陪同下,前往A門診部參觀、聽講座,並于當天支付預付款5萬元。幾天後,王女士與B公司簽訂《形象設計協議書》,約定由B公司對王女士進行綜合形象設計,費用5萬元且可抵用消費項目款。同日,王女士又與A門診部簽訂《醫療美容服務協議書》,約定王女士接受A門診部玻尿酸注射下巴、額頭、唇珠等美容項目,共計25.78萬元。合同簽訂後,王女士現場支付8萬元,由周經理代爲支付5.78萬元,並向A門診部出具一份7萬元的欠條。當晚,王女士即在A門診部接受了全部的美容項目服務,共注射16支透明質酸鈉凝膠。

注射後,王女士發現自己容貌幾乎毫無變化,她進一步追問美容項目詳細信息並索要手術記錄後,發現注射的産品大多已過保質期。王女士認爲自己遭遇欺詐,遂將B公司、A門診部和周經理訴至南山法院,要求撤銷簽訂的《醫療美容服務協議書》與欠條、退還已付款項並賠償三倍損失。

南山法院審理認爲,案涉醫療美容是王女士爲改善自身容貌及健康狀態,滿足更高審美需求而選擇的服務項目,符合生活消費特征;A門診部、B公司亦有別于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故本案糾紛屬于醫療服務合同糾紛。

A門診部作爲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經營者,應當確保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A門診部向王女士高價銷售醫美産品,但案涉16支産品中有11支已過保質期,進行操作的醫師雖具有美容外科專業執業醫師資質,但其在操作當時,尚未完成在該門診部的執業備案,而A門診部亦未對醫師資質等情況事先披露,相關行爲均明顯有悖于誠實信用原則。

因此,南山法院依法認定A門診部在爲王女士提供案涉醫療美容服務中存在欺詐,遂判決撤銷《醫療美容服務協議書》、欠條,判令A門診部退還王女士已實際支付款項13萬元,並賠償三倍價款39萬元。B公司作爲A門診部的獨資法人股東,因未就兩公司財産相互獨立提交任何證據,應對A門診部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王女士以周經理爲A門診部、B公司招攬客戶爲由,要求周經理承擔連帶責任的主張于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該判決已生效。(法制日報)

1 阅读:552
评论列表
  • 2024-04-28 13:47

    讓我不僅想到了之前有個做美白的項目,12800塊10次,結果那些産品全部都是過期的[捂臉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