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萎,就靠一個“通”字!一方通萎方,重振雄風

中醫男科申濤主任 2024-04-20 09:52:30

今天來說說萎症這件事兒。

最近粉絲提問,除了舌苔問診外,剩下最多的就是咨詢陽萎了。問我:“主任,陽萎如何治?怎麽補也補不進去,甚至有時補出來反作用"?

其實不是所有的萎都需要補。而且據現在生活條件來看,普遍人生活壓力較大,而且暴飲暴食的較多,所以很多時候,需要補的不多,反倒需要清瀉,疏通的倒是不少。

就拿最近一位患者的病例來講:

28歲,剛新婚不久,竟出現了宗筋萎弱、振奮無力的現象。就很納悶自己身強體壯,一看就不腎虛,怎麽就患上萎。而且自己平常也沒有什麽不良嗜好,不喝酒不抽煙。

好在患者期間也不敢自己胡亂進補,看情況持續一月之久,並無改善之象,于是轉投中醫治療。

刻診時,了解到患者並無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四肢不溫等腎虛表現。于是觀其舌脈象發現:弦細,舌苔薄黃,質偏紅。這樣一看,就知道了病因,典型的:肝郁化熱。

于是擬方:柴胡,當歸,赤芍,茯苓,白術,栀子,甘草,薄荷。並告誡患者,你這問題很好調理,腎不虛,人也年輕,幾服藥就能見效!所以啥事別往心裏擱。

結果如我所料,患者7劑後複診,陽痿之象已完全消失。患者主動要求再開幾服,用來鞏固療效。于是在原方基礎上,稍作加減,續投5劑。

其實這位患者的情況,就是肝郁化熱所致!

從症候上看,患者既沒有腎虛的表現,也無脾虛的症狀。唯一值得注意的便是脈弦細,苔薄黃,舌紅。脈弦細,說明肝郁。苔黃舌紅,主熱。所以說明肝郁化熱了。

雖然沒有肝郁化火的表現,但從舌脈想來看,確實如此。肝經環陰器,若肝郁氣機不暢,則肝經陽道不通,氣血無法及時充盈宗筋,則宗筋失養,無力振奮。

那對于這種肝郁導致的陽氣不通,就需要清肝去火、疏肝解郁了。陽氣順利通過去,這不就好了嗎。

方中柴胡、薄荷、當歸,疏肝柔肝。赤芍,清肝熱,疏肝活血。白術、茯苓,健脾,生化肝血以柔肝體。栀子清肝火。甘草調和諸藥。

這樣一來,小夥子肝不郁了,火也消了,精神放松、焦慮緩解,陽氣得到充分地疏布,他應該有的身體功能,就會隨之恢複。

0 阅读:4

中醫男科申濤主任

簡介:主任醫師。男科臨床30年,咨詢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