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額大減17%,戴琪卻說“未必是壞事”,表達了什麽意思?

劉勇教授 2024-03-02 19:13:09

日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並被要求就美國與中國在2023年向對方出口商品總額減少17%進行評論,對此戴琪表示這未必是一件壞事,可能是一種正面現象,顯示雙方都在走向多元化。

根據英媒的說法,2023年中國對美商品進口下降4%,爲1480億美元,美國對華商品進口則銳減20%,爲4270億美元,未能延續2022年的曆史新高。

面對這樣一組數據,戴琪說“未必是壞事”,恐怕不是在表達對中美貿易前景的樂觀態度,更像是在說“中美脫鈎正在變成事實”,而側證點就是戴琪強調“雙方走向了多元化”,意思就是中美各自有了更多選擇,雙方對對方的依賴不再那麽強。

很遺憾筆者要給戴琪的言論潑一盆冷水,盡管中美貿易額下降反映出兩國在貿易領域有疏遠迹象,但事實卻是美國增加了自東南亞國家進口商品的份額,而那些商品制造商,其實就是將生産線轉移出去的中國企業,以及將商品發往第三國再對美出口,以規避制裁的中企。

而在2022年中美貿易額創曆史新高,本質上還是由于疫情美國不得不直接從中國進口醫療用品,當年拜登政府多次豁免中國醫療産品進口關稅就是明證,現在疫情陰霾幾乎消散,美國對醫療用品的需求降低,進口額有所回落在意料之內。

從這個角度上看,看似戴琪興高采烈的渲染中美“脫鈎”正在變成現實,實際上並未如其所願,倘若將中企“曲線”對美出口商品的數額算上,中美貿易額其實並沒有下降,只能說作爲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的工作做得並不到位。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的說法卻與戴琪恰恰相反,他在中國美國商會于北京舉行第二十三屆答謝晚宴上致辭時表示,正如美國總統拜登、美國財長耶倫、國務卿布林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以及自己,在公開表態時說的那樣,美國希望繼續與中國貿易,並不尋求全球兩大經濟體“脫鈎”。

伯恩斯與戴琪截然不同的說法,實際上反映了一個主要問題,那就是美國在中美貿易問題上,仍然是“說一套與做一套”,首先要明白伯恩斯與戴琪發言的背景不同,前者面對的是中國美國商會代表,也就是在華投資或准備在華投資的美國資本大佬,後者則剛剛參加了世貿組織(WTO)部長級會議後,站在了西方主流媒體的鏡頭前。

對于伯恩斯來說,面對已在華投資以及准備在華投資的美國資本大佬,當然不能講“中美脫鈎”這種言論,反而要安撫美國資本安心在華投資,強調中美之間的政治問題不會影響經貿合作,否則美國資本一旦發怒,必然要影響拜登追求連任的計劃,畢竟沒有哪一家資本會與能賺錢的市場過不去。

對于戴琪而言,在美國高喊“脫鈎”、“去風險化”的背景下,評論中美貿易額下降的問題時,就不能再講美國不願“脫鈎”的話,要知道不論是鼓吹“脫鈎”,還是制造出換湯不換藥的“去風險化”概念,美國都在背後慫恿歐洲盟友與中國“脫鈎”。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戴琪肯定不願意授人以柄,免得盟友指責美國都無法與中國“脫鈎”,還要鼓動他們“去風險化”,除此之外也要考慮到戴琪的特殊身份,畢竟一張華裔面孔想要在美國政壇立足,就必須揀美國反華勢力愛聽的話說。

3 阅读:1789
评论列表
  • 2024-03-02 21:11

    中美斷交是必然的!早晚的事!要擊敗對方!切斷經貿往來是必須的!太正常了!

    墨魚蛏子 回覆:
    持這種認知的人最好去大鵝的部隊到烏克蘭打仗。
  • U U
    2024-03-03 00:36

    多元化,中國物品也不靠美帝消化全球都有排隊從中國進口貿易

  • 2024-03-02 20:22

    美方怎樣想這樣做,那就幹脆取消輸美産品的出口退稅政策!

  • 2024-03-04 15:29

    中美貿易戰必須果斷統一台灣,遏制中國發展和逐步減少中國商品。這是美國出發點,必須早點統一台灣,不然到最後很麻煩!還有中美脫鈎是早晚的事!

  • 2024-03-04 17:41

    換完港機,該換啥了,再有錢的人家也禁不起瞎折騰,更何況債台高築[笑著哭]

  • 2024-03-04 18:05

    參數修正,無特別意義

劉勇教授

簡介:軍事學教授;作戰指揮學博士,戰役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