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9高速上突然自動急刹致追尾,原因有點尬……

台海網 2024-05-14 09:20:56

來源:都市快報

理想NOA(即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又鬧烏龍了。

近日,一位理想L9車主的視頻爆料引發網絡關注。視頻中,該車主駕駛理想L9Pro版在高速公路上開啓了高速NOA,當車輛從右車道變到左車道後沒多久,突然自動刹停,導致後車躲避不及直接追尾。交警判定,理想L9車主負全責。

而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理想L9把橫跨高速公路的巨幅廣告牌上的一輛小貨車圖片當成了真車,從而觸發了車輛主動緊急刹車功能。因此,車主方面認爲,出現此次事故並不是自己駕駛操作不當,要求理想汽車賠償2萬元。

面對當下汽車行業方興未艾的“智駕大戰”,理想L9的這次事故再次向人們敲響了警鍾!

被廣告牌誤導,理想L9自動刹停

據理想L9車主李女士介紹,這台理想L9Pro購于今年4月初,新車指導價是40.98萬元。事發當天距離提車才半個月左右,新車還沒有來得及上牌。

事發當天,李女士的丈夫駕車在福銀高速湖北孝感段行駛,車輛開啓了理想NOA自動輔助駕駛系統。事發前,理想L9在右車道行駛,由于前方有車輛行駛較慢,理想NOA系統向左變道,自動超車。

視頻顯示,理想L9完成變道後不久,在經過一處橫跨高速公路的巨幅廣告牌下方時,突然自動緊急刹車,導致後方車輛躲避不及直接追尾,理想L9後保險杠左側及後備箱蓋左下側均有損傷。車主稱,理想L9被追尾後,雙氣囊彈出,自己的手部、臉部均受了輕傷,經交警認定,理想L9一方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車主稱,當地的理想汽車售後人員經過數據分析認爲,造成理想L9緊急刹停的原因是,車輛誤把橫跨高速公路的巨幅廣告牌上的一輛小貨車圖片當成了真車,從而觸發了車輛主動緊急刹車功能,“是系統誤識別,後續會改進軟件系統。”

然而,這起事故之所以被曝光,是因爲事發過後20多天,車主方和理想汽車方面沒有達成賠償方案。在車主方看來,由于是車輛的原因導致發生事故,使得未上牌的新車變成了事故車,要求廠家賠償2萬元,而理想汽車方面只願意補償4000元現金或等值的油卡、保養,雙方一直談不攏。

智能駕駛出車禍,究竟是誰的責任?

針對這起事故的責任,雖然交警判定是理想L9方負全責,但車主卻認爲,真正的責任方應該是理想汽車,因爲導致車輛自動刹停的原因是車輛識別錯誤。

在視頻中,疑似理想汽車客服人員的聲音說,“(分析的)結論是,視覺誤檢前方廣告牌上的卡車(實爲小貨車),導致自車異常減速,因爲咱們輔助駕駛確實是有一些局限性。”

對上述視頻中的說法,記者向理想汽車進行了求證,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事故原因可以以這位客服人員的說法爲准。

不過,根據我國目前實施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准,目前國內准許商用的自動輔助駕駛均爲L2級別,一些企業爲了向L3過度和探索,推出了L2+級別,但無論是L2還是L2+,都屬于組合駕駛輔助,即必須由駕駛員和駕駛自動化系統共同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並監管駕駛自動化系統的行爲和執行適當的響應或操作,如果發生事故,責任主體仍爲人類駕駛員。

從法律層面,駕駛人確實應該負本次事故全責,但由于事故是因爲車輛功能的誤判造成,廠家在這裏面是否應該承擔責任,或者承擔多少責任,相關法規並沒有明確,也是引發雙方爭議的關鍵點。

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們對此有不同意見。一種觀點認爲,車主應該自己負責,因爲作爲交通參與者,明知道理想的輔助駕駛不靠譜,在靠近廣告牌時不主動接管,就應該對事故負全部責任。另一種觀點認爲,理想應該負全責,因爲廠家在吹噓自家的智駕功能時可沒有告訴車主,靠近廣告牌時必須接管,“首先是理想自己有問題導致,其次是理想們(包括其他造車新勢力企業)不遺余力地鼓吹自己不成熟的輔助駕駛技術導致。”

曾將蘇炳添圖片誤認爲真人

除了事故責任的爭議,此次事故也讓汽車行業的“智駕大戰”又一次成爲輿論關注的焦點。

目前,在全球汽車行業,高階智能駕駛發展非常迅速,並且逐漸分化成兩種技術路線。

一種是以特斯拉爲代表的純視覺路線,即只使用攝像頭來采集信息,然後用算法來實現自動駕駛,特斯拉認爲,既然人用眼睛可以開車,那麽用攝像頭一定也可以,如果不行,說明技術不行,可以再提升改進。除了特斯拉,國內有些車型也在采用該方案,比如全新發布的智界S7的低配版本就沒有激光雷達,采用的就是純視覺方案。

另一種路線,則是激光雷達+視覺感知路線,國內的華爲、理想、小鵬、阿維塔等主要走的都是這條路線。這條路線認爲,攝像頭獲取的只是平面信息,無法判斷距離等信息,還會因爲天氣、黑暗等受影響,而加上激光雷達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但兩者各有優劣,純視覺方案需要更強大的算法,這也是馬斯克前段時間來北京,希望獲准把在中國市場獲得的感知數據傳回美國用作訓練輸入的原因;激光雷達+視覺感知方案,則需要堆砌硬件,成本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NOA雖然用的第二套方案,但本次事故中的理想L9Pro車型並沒有配備激光雷達,主要靠10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和1個毫米波雷達爲輔助駕駛提供參數坐標。所以理想汽車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受限于當前傳感器識別能力的局限性,個別場景下會有識別不准確的情況。

不過,即便配備了激光雷達,也不是萬無一失的。去年5月,四川甘孜的一輛理想L7(帶激光雷達)在行駛過程中,就曾將路邊廣告牌上的蘇炳添起跑圖片識別成真人,導致車速突然從80km/h降到20多km/h,然後直接刹停,幸好沒有出事。

這起事故中的車主表示,當時路上沒有任何障礙物,只有一個廣告牌,上面有一個准備起跑的蘇炳添的圖片。理想售後客服之後回應稱,激光雷達有一個視覺感知的效果,識別廣告牌刹停這種情況要看當時用車環境,具體原因需要工程師做分析診斷。

智駕大戰日益激烈,安全仍是第一

理想L9鬧出的烏龍,也再次提醒人們,面對尚不成熟的智駕,人們還需要多一份敬畏之心。

早在年初,就有業內人士指出,2024年是智能駕駛大規模商用的元年。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無論是參展的主機廠還是供應商,均以最新的智能駕駛技術作爲重要宣傳手段,尤其是城市NOA(導航輔助系統)的“開城數”(即開通城市NOA的城市數量),成爲各大智能電動車的競爭焦點。

車企之所以紛紛開始“卷”智駕,主要是因爲隨著電動車的續航焦慮逐漸緩解,大家開始比拼智能化,其中尤以智能駕駛被認爲是“碾壓”傳統車企的撒手锏。智駕不僅可以提升品牌影響力,更能形成品牌溢價。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從“蔚小理”到華爲,無不將城市NOA的開城數量作爲競爭目標,有人甚至喊出了“全國都能開”“有路就能開”的口號。

然而必須承認的是,無論是哪一種智駕路線,目前都還在探索階段,即使是全球領先的的特斯拉FSD(中文名“完全自動駕駛”)也依然備受爭議。去年12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網站披露,因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無法有效阻止錯誤操作,特斯拉將召回超203萬輛汽車。

NHTSA警告稱,FSDBeta版本可能會導致車輛在十字路口附近做出不安全的行爲,例如在只能轉彎的車道上直行、在需要完全停車等待的交叉路口沒有完全停車,又或是在黃燈亮起時貿然駛入十字路口(沒有保持應有的警惕)。

對于當下日益激烈的智駕能力之爭,業內人士也早就發出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聽信車企的宣傳,技術在解放人類雙手的同時,最根本的還是要安全第一。然而,總有一些用戶對自己的車輛智駕能力無比自信,甚至在網絡上曬出各種匪夷所思的視頻,比如有的車上主駕座位完全沒人,副駕駛坐著孩子,車輛卻在高速狂奔;還有的主駕在打遊戲或睡覺,放任車輛自動駕駛。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此前曾強調,智駕的前提一定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沒有安全就不能談智駕。他表示,智駕需要進行充分的安全驗證,不能把用戶作爲小白鼠做實驗。

在某種程度上,理想L9的這次烏龍事件,無疑再次給行業敲響了警鍾,提醒消費者不要過度相信智駕,企業也不要過度宣傳,否則受傷害的不僅是用戶,更會反噬企業。

(來源:都市快報)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