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出入境管理局持續深化港澳台出入境政策供給——以通促融一家親

廣州公安 2024-04-24 19:40:21

2023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先後出台實施一系列制度型開放舉措,服務促進內地與港澳、大陸與台灣人員交流交往、各領域融合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共簽發往來港澳台通行證件及簽注8609萬本件,同比上升13.2倍。全年內地(大陸)居民赴港澳台7767.1萬人次,同比上升1.7倍;港澳台居民來內地(大陸)9168萬人次,同比上升2.9倍。

雙向奔赴持續升溫

“因我們醫院與澳門醫院有醫療業務合作,我需要經常往返于廣州與澳門。去年11月,我申辦了往來澳門衛健人才類3年多次人才簽注,一年內不限次數往返,在澳門逗留時間延長到30天,與澳門方面交流合作更加便捷。”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髒血管外科常務副主任陸華說。

陸華所說的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是出入境管理局2023年2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的出入境新政策。按照政策,科研、文教、衛健等6類高層次專業人才可持證享有30天在港澳從事學術交流的便利。

“該政策有效助推大灣區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帶動大灣區科學研究、文化教育等多領域合作向縱深發展,促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出入境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司長彭玲介紹,政策實施一年來,已有2萬余人獲批人才簽注。在粵港澳大灣區出入境創新政策推動下,內地赴港澳學習、工作人員增幅明顯,2023年同比上升2倍。

爲進一步便利內地居民往來港澳,2023年5月15日起,出入境管理局正式實施內地居民申辦赴港澳地區探親、工作、學習證件“全國通辦”,全面恢複實行內地居民赴港澳團隊旅遊簽注“全國通辦”,並恢複口岸快捷通關。

“我在公司附近的出入境智能服務大廳辦理了赴香港旅遊簽注,全程智能簽注設備辦理、線上繳費,幾分鍾就辦結了。不用特地回老家辦手續,很方便!”在北京工作的遼甯籍女孩王詩琦說。

“全國通辦”“智能速辦”相關措施有效降低了群衆辦事辦證成本。據了解,截至2023年底,共有480萬余人次內地居民享受到“全國通辦”便利,節省交通費用88.8億余元;升級啓用的4500余台智能簽注設備,辦理簽注僅需2分鍾至3分鍾;開通的2300余條快捷通道,平均通關時間僅爲15秒。

受各項出入境改革措施推動,內地赴港澳呈現出人群多元化、目的多樣化趨勢。2023年,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人次同比上升1.7倍。

彭玲表示,2024年將進一步創新往來港澳出入境管理服務,推出更多便利往來政策措施。

軟硬聯通不斷拓展

“現在使用回鄉證就可以線上購買高鐵票、自助打印報銷憑證,無需在人工窗口排隊。對于像我這樣長期在珠海、廣州工作,幾乎每日要往返粵澳之間的澳門青年來說,大大節省了出行時間和成本。”澳門青年聯合會副理事長談雅莉說。

2023年以來,出入境管理局會同交通運輸部、教育部、中國人民銀行等15個部門持續深入推進回鄉證便利化應用工作。以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爲例,涉及港澳居民的200項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已全部被納入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微信小程序等平台。

彭玲介紹,現在通過提供實名、實人認證和證件電子信息識讀認證服務,可以有效滿足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對港澳居民的身份核驗需求,港澳居民享受與內地居民同等的生活服務便利。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出入境管理局已免費提供身份核驗服務1.3億次,服務範圍涵蓋交通、金融、電信、教育、醫療、社保、工商、稅務、住宿九大領域35項便利應用。

2023年7月,出入境管理局出台8項措施,服務保障人員、車輛進出合作區高度便利。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總站長黎萍介紹,橫琴口岸在全國首創實施車輛“聯合一站式”查驗模式,實現“一次排隊、集中采集、聯動放行”,單車平均100秒、最短50秒即可完成琴澳兩地邊檢、海關、檢疫等5部門全部通關手續。這一措施受到琴澳兩地企業、居民的高度認可,通過“聯合一站式”通道出入境的車輛已超100萬輛次。

分別于2023年1月、7月實施的“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也以其“零門檻、不限額”的優勢受到港澳居民歡迎。黎萍表示,截至目前,獲得港珠澳大橋公路口岸通關資質的“港車”有約5萬輛、“澳車”近3萬輛,該口岸出入境客流日均約6萬人次、車流日均1.3萬輛次。

隨著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推進和出入境新政策的落地實施,入境內地的港澳居民人數持續回升。2023年,港澳居民入境內地8907.2萬人次,其中有近四成人員每月至少來往內地1次。

台胞往來更加便利

過去一年,台灣居民來大陸260.8萬人次,較上一年上漲7.4倍。

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發布後,出入境管理局回應台胞台商台企所需所盼,研究出台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

在便利台胞往來方面,實行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台胞證)“網上辦”“口岸辦”“集中辦”,辦證方式更加豐富快捷。此外,在廈門設立出入境證件制作中心,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人員辦理出入境證件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

福建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三支隊副支隊長侯傑介紹,“以往台胞申辦五年期台胞證,須在入境後前往出入境窗口提交申請。‘十項措施’實施後,台胞在口岸即可申請五年期台胞證,辦證成本明顯降低”。今年以來,自福建省口岸入境的台胞達23萬人次,同比增長2.6倍。

在便利台胞在閩生活發展方面,“十項措施”擴大台胞證聯網核驗服務範圍,來閩短期旅遊、探親、商務的台胞持用台胞證也可享有交通出行、電子支付等公共服務便利。申請在閩定居的台胞,審批時限也由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出入境管理局還部署在福建省各對台客運口岸增設邊檢快捷通關人員信息采集備案點,台胞可在出入境時就近提交備案信息,並實行“一地備案、全國通用”的便利化措施。

在促進兩岸經貿流通方面,“十項措施”推出往來閩台船舶(包括台灣漁船、小額貿易商船)進出港邊檢手續網上預報預檢,保障兩岸航運企業和台灣船員、漁船民全天候享受邊檢通關便利。

“我們將持續深入落實‘十項措施’,爲台胞發送台胞證到期提醒短信、暢通12367服務熱線、設置台胞台企服務專窗,提供政策咨詢、辦事指引、證件辦理等服務,盡最大努力便利台胞在閩居住生活。”侯傑說。

來源丨經濟日報(作者:曾詩陽)

編輯丨小開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