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海峽:世界最寬的海峽,雖常年狂風肆虐卻是守護南極的天塹

維達說 2024-05-14 14:24:55

說起南大洋的風浪之大,是所有航海家的噩夢。上期所講的麥哲倫海峽已經以猛烈的風浪聞名世界了,但要與德雷克海峽相比,則算是小巫見大巫了,只因這裏是西風環流的主源途徑之地,終年咆哮的狂風巨浪,吞沒了無數的船只,號稱守護南極的天塹。但被航船視爲禁區的德雷克海峽,卻在南極科考熱潮中重獲“新生”。

“殺人西風帶”上的暴風走廊

德雷克海峽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群與南極半島的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南太平洋與南大西洋往來的重要海峽,同時也是南極洲與南美洲的地理分界線。海峽長300公裏,寬900~970公裏,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也是人類前往南極洲的最佳通道。

德雷克海峽平均水深3400米,最大水深5248米,也是世界深度最大的海峽,要知道五嶽中海拔最高的華山也就2155米,其深度幾乎相當于兩個半華山了。這其實跟德雷克海峽所在的斯科舍板塊有關,屬于是南美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作反方向運動時拖曳而成的東西向小型大洋板塊,所以深度較大。

其實縱觀斯科舍板塊的輪廓,在結合南半球西風帶運動的方向,從南美洲南部-南喬治亞和南桑德韋奇群島一線,到南設得蘭群島-南極半島,像極了被狂暴的西風帶吹拂而成。當然這只是出于最直觀輪廓的猜想,並不具科學依據。

不過由于南極輻合帶在南緯60°附近通過德雷克海峽中部,東風環流和西風環流在此彙合,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風浪,所以風暴便成了德雷克海峽的主宰。如果說麥哲倫海峽遭遇風暴的天氣是驚濤怪浪,那德雷克海峽妥妥地是狂濤巨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八級以上,有時浪高可達10~20米。

即便是萬噸巨輪,在這種波濤洶湧的海面上,也被震顫得像一片樹葉。這片終年狂風怒號的海峽,曆史上曾讓無數船只在此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峽被人稱之爲“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死亡走廊”,讓每一個來到這裏的人都心生一絲恐懼,哪怕是乘坐現代最先進的航船。

原因不只是風高浪急,還有低溫,德雷克海峽年平均氣候只有3-5℃,七月份最低氣溫達零下20℃,2月份的夏季雖然封凍,但從南極滑落下來的冰山,在任何季節都可能漂浮在海峽中,這給航行帶來了困難。而且狂暴西風帶的吹拂下,峽內海水從太平洋流入大西洋的流量達1500萬立方米/秒,要知道長江的入海流量也就約3萬立方米/秒。

漂浮在德雷克海峽的冰山

德雷克海峽與加勒比海盜的傳奇

也正是如此,德雷克海峽的得名也完全不同于其他海峽,世界大多數海峽的命名,要麽是依照臨近知名島嶼的名字命名,如台灣海峽;要麽是以首次航行到此的航海家名字命名,如麥哲倫海峽,但德雷克海峽的命名看似是以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的名字命名,但實際上,德雷克本人並沒有航經該海峽,而選擇行經較平靜的麥哲倫海峽。

那是在1578年,當時是英國私掠船船長的弗朗西斯·德雷克沿著南美洲西海岸向南探險,發現了南美洲盡頭的德雷克海峽,但是風急浪高的德雷克海峽超出了他的想象,讓這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也望而卻步,他沒有通過德雷克海峽,而是經過麥哲倫海峽去了南大西洋。直到1616年,荷蘭航海家斯科頓率領的佛蘭芒探險船隊通過了這裏。

比較有意思的是,德雷克船長的南下探險並非是主動而爲,而是因爲在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販賣奴隸,觸怒了西班牙人,被一路追殺,結果卻陰差陽錯地發現了一道連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德雷克海峽”。當時的16世紀初,占領了美洲大陸的西班牙,爲了切斷其他西方國家與亞洲和美洲的貿易,將麥哲倫命名的太平洋變爲西班牙的私海,便封鎖了航路,嚴禁他國船只的來往。

更傳奇的是,德雷克船長在經過麥哲倫海峽僥幸逃脫後,爲了報複西班牙,就成了專門搶劫西班牙商船的海盜,曾與世界航海史上鼎鼎大名的黑胡子並列。不同的是德雷克在後來英國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役中表現神勇,被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封爲英格蘭勳爵,造就了一段海盜史的傳奇。

1581年4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曾親自登船賜予德雷克皇家爵士頭銜。

1588年德雷克成爲海軍中將,曾擊退來自西班牙無敵艦隊攻擊,由此受封爲英格蘭勳爵。

不過也由于這段曆史恩怨,西班牙並不承認德雷克海峽這個名字,理由是德雷克本人並沒有實際經過這條“死亡走廊”,而且認爲最早發現德雷克海峽的應該是1525年西班牙籍航海家荷賽西,他的船隊親自穿越了這裏,並把海峽取名爲“荷賽西海峽”。不過這個名稱並未流傳出去,想來這也是英國後來居上掌握世界航海霸權後的話語權體現吧。

當然,或許也跟德雷克海峽號稱“暴風走廊”有關,雖然是南太平洋與南大西洋往來的重要通道,但由于相距不遠且風浪更小、通行更安全的麥哲倫海峽完全也可以替代的緣故,德雷克海峽的航運價值有限,特別是巴拿馬運河開通後,運量再被瓜分大半的情況下,德雷克海峽更是無人問津。

直到南極科考熱興起後,德雷克海峽因是赴南極科考的必經之路,航運遂興盛起來,戰略價值也隨之水漲船高。

上期回顧:麥哲倫海峽:一個巴拿馬運河替代不了的天然航道,智利靠它收取“過路費”

備注:本文是《世界海峽合集》的第59章原創作品,僅爲一家之言,轉發請注明【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及出處】,嚴禁抄襲。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2 阅读:225
评论列表
  • 我只想知道非洲與南極洲之間連接大西洋與印度洋的海峽叫什麽名?🤔

    樂樂 回覆: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窺其貌0
    嗯(=_=)秦始皇海峽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窺其貌0 回覆:
    牛逼[點贊]那你給說一下:火地島與南極洲之間那個海峽叫啥名[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