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劃了紅線,中俄的事我們說了算,不需要看美國的臉色

蔣福偉 2024-04-18 09:32:15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華,爲普京出訪鋪路後,美國開始炒作中俄經濟合作議題,聲稱中國在支持俄羅斯繼續烏克蘭戰爭。中國則反過來給美方畫出了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明確了中俄的正常貿易與合作,不會看美國的臉色行事。

【美國方面近期指責中國幫助俄羅斯,繼續在烏克蘭的戰爭】

從白宮方面的表態和美情報機構的說法來看,美國現在的意思是,他們現在還沒有掌握足夠的“證據”,證明中國像伊朗、朝鮮一樣,直接向俄羅斯提供了軍事援助。

但可以確定,來自中國的無人機、衛星圖像、電子元件、機械設備確實支持了俄羅斯戰爭機器的運行,讓普京政府有能力維持在烏克蘭的戰爭。所以,中國正在事實上支持俄羅斯繼續對烏作戰。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美國的說法其實根本就站不住腳,中國一直在烏克蘭問題上嚴守中立原則,不光沒有向西方一樣,向當事方提供武器,還與雙方都維持著正常的雙邊貿易,烏克蘭也能夠像俄方一樣,通過正常外貿途徑,從中國采購各類制造業産品。

烏克蘭戰場上出現的中國制造業産品,都是雙方在通過民間渠道購入之後,自行改爲軍用的。中國一直明確反對類似的做法,甚至爲此出台了禁令,限制相關無人機産品的出口。

【俄烏雙方都在戰場上使用過中國民用無人機】

美方對此十分清楚,但爲了美國自身的利益,華盛頓現在仍舊需要炒作中俄合作議題。

首先,在兩黨政治等因素影響下,美國政壇在是否要繼續援烏的問題上,出現了明顯的割裂,要求停止援烏的聲音已經出現。拜登政府現在無法履行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援。但反華現在是美國政壇的一種政治正確,不排除美國政府是希望利用這種方式,推動援烏進程。

其次,在對華問題上,美國與歐洲的意見並不一致,歐洲方面現在更加傾向于與中國維持良好關系,拒絕與中國脫鈎。德國總理朔爾茨就將在近日訪問中國,西門子、梅賽德斯-奔馳等德國企業的高層將會隨行訪問,明顯是要與中國洽談新的經濟合作。

【德國總理朔爾茨即將率團訪問中國】

這也就讓美方無法在對華問題,特別是經濟問題上,全面調動北約盟友的力量。美國方面現在希望通過炒作中俄合作的議題,利用歐洲國家對于俄羅斯的安全焦慮,對中歐關系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已經有美國官員表示,美方希望公布中國向俄軍提供援助的信息,鼓勵歐洲國家向中國施壓。

第三,俄羅斯現在越打越強,非但沒有被西方制裁拖垮,反而是在前線取得了優勢。烏克蘭甚至無法穩住戰線與俄方再度形成拉鋸。如果最後,烏克蘭徹底戰敗,割讓烏東部四州甚至丟掉了首都基輔,美國之前的投入將會“打水漂”。

而在西方制裁下,中國已經成爲了俄羅斯最爲關鍵的貿易夥伴,中俄貿易能否順利進行,對于俄羅斯經濟穩定至關重要,同時也將間接影響前線的戰局。

美方現在明顯是想要借此向中國施加壓力,試圖讓中國停止與俄羅斯的貿易,就算無法阻止中國購入俄羅斯能源,也要限制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機床等設備。

【俄羅斯現在從中國進口的主要是工程機械、機床、電子産品等】

最後,中俄雙邊貿易額在2023年突破了2400億美元大關,已經讓全球清楚地認識到,中俄兩國的經濟結構高度互補,雙方不斷深化合作,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影響全球經濟格局。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又訪問中國,與中方討論了強化歐亞地區安全等議題。中俄雖未建立軍事同盟,但在安全等領域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應對北約東擴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

美方現在自然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中俄進一步深化合作。但在軍事、外交上,美方能夠采取的動作有限。白宮只能將主要精力放到雙方的經濟合作上面。

由此可見,烏克蘭問題現在已經成爲了美國炒作中俄軍事同盟議題,以實現自身諸多戰略目標的主要切入點。美方未來可能會繼續在這一領域發力,甚至有可能以此爲借口,進一步擴大制裁範圍,通過金融等領域的行動,幹擾中俄之間的正常經濟活動。

【美國可能會制裁相關中企,阻礙中俄正常貿易】

面對美國方面的指責,中國駐美大使館已經出面反駁,強調中國既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制造者,也不是危機的當事方。中國沒有向沖突中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中俄正常貿易不應該受到幹涉和限制,算是給美國方面劃出了一條不容越過的紅線。

而隨著中國劃出紅線,華盛頓與整個西方陣營,應該也會認真思考一下,是否真的要繼續炒作相關話題,並采取實際的行動。

畢竟,如果美方的下一步行動,真的突破了中方的紅線,很有可能反過來,促使中國改變立場,轉而全力支持俄羅斯。到了那個時候,西方就真的是弄巧成拙,反過來幫普京政府實現了一直以來的戰略目標。

1 阅读:304

蔣福偉

簡介:副教授,軍事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