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25個孩子,曹丕爲何成了最後贏家?其實曹操早就想好了

淵澤之觀 2024-04-09 17:20:45

跟子嗣單薄的劉備不一樣,曹操一生共有25個孩子。

雖然他們大多都或平平無奇、或無心爭搶,但還是不乏一些較爲出色、且有野心的人。

其中又數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沖最爲出彩。

他這幾個兒子,曹昂仁孝,曹彰善戰,曹植文采斐然,曹沖更是有神童之稱。獨獨這個曹丕,好似並無什麽過人之處。

但爲什麽,他卻是最後那個贏家?曹操到底看上他啥了?

曹昂之死

曹昂是曹操的長子,就算曹操這人再離經叛道,他骨子裏還是個古人,心中依然有點“立長不立幼”的思想。

再加上曹昂也很爭氣,他生性仁厚孝順不說,還文武雙全,算是個全面發展的人才。

不僅魏臣服他,衆弟兄們也都打心底敬他。

所以打一開始,曹操都把曹昂當成唯一的繼承人來培養的。

可以說不出意外的話,曹昂就是下一個魏王了。

可世上就是那麽多意外。

曹操有一位將領,名叫張繡,也爲他立過不少功。

在宛城的時候,曹操無意間看到張繡老婆,長相漂亮、氣質溫婉,向來癡迷人婦的曹操起了色心,把人家給玷汙了。

身爲一代名將,能受著恥辱?

張繡怒發沖冠,當天夜晚就提著刀,打算刺殺曹操。毫無防備的曹操被打了個出其不意,險些喪命。

就在千鈞一發的時刻,曹彰沖了出來,用自己的身體替曹操擋下了致命一擊。他艱難的握住胸前長刃,口吐鮮血的說:“世上可無曹彰,但不可無曹操!”

然後用盡全力把已經懵圈了的曹操扔上自己的馬,待馬走後,他才安心了閉了眼。

就這樣,一場荒唐的鬧劇,讓曹操的第一位繼承人就這麽沒了。

可要是沒這場鬧劇,怎麽輪也輪不到他曹丕摘桃子。

因爲這事兒,曹彰的生母丁夫人還和曹操決裂,直到死後都不願再見曹操一面。

曹沖早夭

曹昂死後,世子之位空缺出來,其他衆兒子也沒什麽長次之分,最終立誰全憑曹操個人喜好了。

這會兒有幾位公子紛紛嶄露頭角,都開始在老曹面前刷存在感。

但大家夥最看好的下一位世子,還要數曹沖。

曹沖是曹操最小的兒子,他七歲時巧計稱象,名震天下,全世界都知道曹操生了個神童兒子。

這位小公子聰慧,卻從不擺架子。

他見了文臣武將都一口一個叔叔伯伯,把人叫的很是高興;對下人馬夫也都恭敬有禮,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上上下下提起他,都是贊不絕口,曹操對他自然也是打心底裏頭喜歡。

不知是天妒英才,還是曹操對他的偏愛過于明顯,引來了有心人的忌憚。這位衆望所歸的小公子,竟在十三歲那年夭折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天,曹府接連死了好幾匹駿馬。

馬醫去看了,說是被南方來的毒鼠咬死的,曹操沒太放在心上,就隨意叮囑了一下馬夫們平時注意除鼠。

結果不到半月,曹沖就被毒鼠咬傷,從此高燒不退,強撐多日後還是一命嗚呼了。

值得一提的是,曹沖被咬後,曹丕也因毒鼠大病一場,但他身強力壯的,挺了過去。

曹操悲痛欲絕,一夜之間白了頭,魏王不複往日意氣風發。可見他是真的喜歡這個兒子,曹昂死時,他都沒有這麽痛苦過。

關于曹沖之死,其實有很多種說法。最多的就是“曹沖受傷並不是意外,而是被其他公子害死的”。

有一次曹操聽到下人議論,說感覺沖公子身上的傷口,不太像毒鼠,倒是有點像毒蛇的咬痕。

曹操當時就斬殺了議論的下人,並下令不許任何人繼續談論此事。自此之後,曹沖之死徹底成了一個禁忌。

曹操爲什麽會下這個命令,究竟是不願打擾已故的沖公子安歇,還是自己也不敢深究?

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文武二子

曹沖沒了,世子位再次被空出來。

大臣們這會兒比較看好的是曹彰和曹植。

曹彰從小就跟著許褚他們習武,武力值爆表。但脾氣太差,有勇無謀,經常腦子一熱就不顧後果的往前沖;

曹植文采斐然,熟讀四書五經,一首《洛神賦》名動天下。可他行事太過放縱乖張,平時就喜歡飲酒作樂,說話做事兒沒個尺度。

這二人一文一武,雖然都有缺點,但也都有自己的長處,朝廷裏也分了兩派,一派支持曹彰、一派支持曹植。

可能曹沖之死,讓曹操自己心中也有了些思量。

他對剩下那些兒子,再也沒有特別關注的。

面上一視同仁,對誰都不冷不淡,沒人知道他心裏到底相中了哪個。

有一天晚上,曹操傳來司馬懿,說想讓他從自己的兒子裏面挑個出來做學生。

曹操對司馬懿的看重,那是衆所周知的,司馬懿輔佐的兒子,必須是未來的世子。

司馬懿心中明白,魏王這是在試探他心中看好哪位公子呢。

他沉思片刻,恭敬地說,想做曹丕公子的老師。

莫說旁人了,曹操都有些驚訝,他微微挑眉:“別人都在曹彰和曹植之中押寶,怎麽就你司馬懿跟別人不一樣?”

司馬懿連忙點頭哈腰的裝傻:“丞相不是問我想做誰老師嗎?微臣不會舞刀,教不了彰公子。文采又不及植公子萬分,更教不了他。”

曹操冷笑一聲,心下有了考量。

不是平平無奇,是懂得藏拙

曹丕平常表現的腦子愚笨,雖也天天跟著行軍打仗,卻好似永遠開不了竅似的,文不成武不就。

比起兄長和幾個弟弟,曹丕確實看起來平平無奇,好像除了努力,一無是處……但果真如此嗎?

別人看不到,司馬懿這個老狐狸可是一直看在眼裏。

武力值高能怎麽樣?文采好又能怎麽樣?當臣下還行,想當主子,還差點意思。

其實曹丕身上有兩個衆子都不及的優點,這兩點才是曹操最終選擇他的原因:一是能忍常人不能忍;二是該狠的時候狠。

曹丕非常能忍。

曹操這幾位公子,巴不得讓全世界看到自己的能力,接受衆人吹捧,誠然他們收到了外人的贊譽,但最終決定權,可是在曹操手中。

所以甭管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多好,沒一點用,老爺子看不上你都白搭。

曹丕就不一樣了。

從他掌權後的操作來看,他其實一點也不笨,甚至說他可能才是那個最聰明的。但從不露才,曹操問他問題,他也都會保留幾分。

一來才不壓父親,滿足曹操的虛榮心;二來不讓自己暴露在衆人之間,免得引起他人嫉妒,陷入危險之中。

忍一天兩天可以,他可是忍了將近三十年啊,直到曹操臨死之前,才鋒芒初露。

再說心狠手辣這點。

曹操有一次爲了測試幾個孩子的性子,設了到“考題”。

他提前讓自己的心腹守衛守好書房,不許任何人進入,還特意囑托了:“即使是幾位公子來,也不許放行,否則就殺了你。”

然後又去告訴幾個兒子,要他們去書房取一件重要物品,務必要在一刻鍾之內取出。

守衛哪知道自己成道題了?他怎麽也不放行。

幾人都知道該守衛是父王的心腹,重話都不敢跟他說。眼看著時間快到了,曹彰和曹植在旁邊急的幹瞪眼,卻無能爲力。

一直悶聲不吭的曹丕突然抽出刀,一刀刺死了書房門口的心腹。然後皮笑肉不笑的擦擦血,進書房取出了曹操要的東西。

兩個弟弟在旁邊都驚呆了,司馬懿將一切盡收眼底,回去禀告了曹操。

曹操聽後喝了口茶,看似平靜的“嗯”了一聲,但司馬懿卻看出他眼中那抹不易察覺的滿意。

對別人狠算什麽?他曹丕對自己也一樣狠。

還記得上面說過,曹沖被毒鼠咬傷後,曹丕也被咬傷,險些喪命。

雖然曹操下令不許議論,但沖公子不太可能是意外被咬,這幾乎已經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了。若真是人爲的,那曹丕極有可能是爲了洗脫嫌疑,故意讓自己也被咬傷。

曹操不願查,也不讓人再提,恰恰說明,他心中多少是有些猜測的。但倘若真的和曹丕有關,難道要再失去一個兒子嗎?所以他不想再深究下去了。

正是因爲這些事情,司馬懿才會對這個被衆人忽視的丕公子情有獨鍾,認定了他才是能繼承大業的那個人。

最後事實證明,司馬懿確實站對隊伍了。

知子莫若父

其實曹丕才是最像他父親的人。

曹操能走到今天,絕不是靠他用兵如神,而是靠的“忍”和“狠”。

曹操在董卓入京時,恨不得認賊作父,天天三叩九拜的討他歡心。

那會兒滿朝文武暗地裏都把他祖宗十八代問候一遍了,但他毫不在意,依舊天天對著國賊晨安暮省。

這才讓他取得了董卓的信任,讓他有機會行刺董卓。

後來逃亡那會兒,曹操因誤會殺了救助自己的呂伯奢一家,還說出了那句讓人心驚膽戰的“甯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就這兩件事兒,足以看出曹操是個十分能隱忍,且心狠手辣的人。

就是得有這種性格,才能讓他最後辦成大事兒;也正是因這種性格,才讓曹操的屬下對他五體投地。

那曹操當真不了解自己這個“平平無奇”的二兒子嗎?

真不見得。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就連外人司馬懿都看出來的事兒,老奸巨猾的曹孟德怎麽可能看不出來?

曹丕固然城府深,但他畢竟還是比著老爺子少吃了幾年飯的,他那點兒心思,曹操看在眼裏,但從不點破。

不點破,但很滿意。

爲人君者,你可以不會打打殺殺,也可以不愛舞文弄墨,但一定要懂得隱忍,有馭下之術。

屬下要對你又敬又怕,這樣才能保持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正因如此,曹丕才能在曹操的衆多兒子中脫穎而出,摘到最後的果實。

結語

或許曹操也曾被這個兒子“騙到”過,但經曆過那麽多事兒,他早就明白了。

看似普通的曹丕,骨子裏才是最像他、最值得托付的。

曹沖之死究竟和曹丕有無關系?曹操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他只希望曹丕能夠繼承他的遺志,帶領曹氏繼續把江山穩固下去。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