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了淮西和平盧,打服了成德的唐憲宗,也看穿了藩鎮的發財之路

易水已無水 2023-03-11 09:14:47

唐憲宗最大的功績是滅了淮西和平盧,打服了成德,魏博主動示好。但是爲了取得這些成就,花的錢也不少。

唐憲宗剛剛即位,西川劉辟就反了,本來他想給新皇帝一個下馬威,結果自己當了祭品。第二年,鎮海李锜又重複了一遍西川劉辟。

元和四年,成德王士真病故,其子王承宗上表請求留後。唐憲宗一看還敢這麽玩,不同意,當然,成德是強藩,憲宗不敢直接動武,朝中大臣也都反對。所以先談,唐憲宗表態,可以繼承,但是成德要拆開,王承宗說不行,于是唐憲宗直接下了聖旨,王承宗直接把接聖旨的人綁了。唐憲宗終于沒有學成漢武帝,推恩令的套路玩崩了。

這下只能打了,但是朝臣仍然不同意打,他們對曆史了如指掌,只有大太監吐突承璀支持憲宗,于是憲宗就派他領軍出征。

當然,配合朝廷軍隊還有成德周邊的各藩鎮。當這些藩鎮聽到出兵的命令的時候,立刻派遣大軍攻入了成德,憲宗說這不是形勢一片大好嗎?朝臣心裏說再等等看。果真,幾個藩鎮各攻陷了成德的一座城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麽進展,貌似戰鬥力突然下降。

朝臣們當然心裏明白,藩鎮們都是老油條,知道自己該做什麽。打成德,那是不可能的,打完了成德,就該輪到自己了。不打也是不行的,那是抗旨不尊,雖然在當時的狀況下也沒什麽大不了,但是說出去不太好聽,更重要的是聽皇帝的話有好處,按照唐朝與藩鎮的約定,藩鎮只要踏出自己管轄的土地,朝廷就要開始提供軍需。所以讓藩鎮打仗,一不留神就會打成持久戰,藩鎮數錢數到手軟,朝廷的兜裏比臉都幹淨。藩鎮這麽大發戰爭財,朝廷連罵都沒法罵,藩鎮直接說,皇帝,我們戰鬥力是真不行。您看,您的中央軍好像也不太會打仗。

憲宗打了九個月,基本上就是空耗,王承宗提出講和,憲宗這邊就答應了,雙方一個承認錯誤,一個批評一番,既往不咎,這事就不了了之了。不高興的也許只有周邊幾個藩鎮,因爲沒法繼續掙錢了。

元和七年,終于出現了一件讓憲宗高興地事情,魏博內亂了,選出來的節度使田弘正直接歸順朝廷。這可是一件值得大大慶賀的事情,于是憲宗大筆一揮,賞賜,重重的賞賜。

不過魏博的事情好像沒有起到示範作用。兩年後,也就是元和九年淮西吳少陽過世,其子吳元濟繼續玩起要求繼承的遊戲。憲宗能慣著這個,繼續,打!于是與淮西開戰。這回,成德和平盧沒敢公開支持吳元濟,但是他們居然派人跑到京城刺殺鷹派大臣,這讓憲宗當然暴跳如雷,打完淮西再收拾你倆。

但是很糟糕,這場戰爭又打成了一場持久戰,從元和九年秋天一直打到元和十二年十月,足足打了三年多。如果不是李愬雪夜襲蔡州,活捉吳元濟,這場戰爭還不知道怎麽結束。

這場仗打得非常提氣,終于戰勝了一個強硬的藩鎮。而在北邊,幾乎就在同時,爲朝廷效力的魏博田弘正也大破成德王承宗,王承宗看到吳元濟已經失敗,趕緊上表向朝廷表忠心。于是,成德也算收複了。

只有一個不開眼的平盧節度使李師道,聽從小老婆的建議,還敢和大唐硬碰硬,結果憲宗一個獎賞過來,李師道就被部下砍了腦袋。然後,平盧節度使的地盤被一分爲三。

眼看著形勢一片大好,憲宗志得意滿,開始求佛問祖以求長生了。但是也許是憲宗知道十幾年的戰爭花銷實在太大了,那些節度使們真是會掙錢。

0 阅读:23

易水已無水

簡介:曆史愛好者,天南海北的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