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癌症晚期,治還是不治?身爲醫生,他爲父親選擇了放棄治療

39健康網 2024-04-01 17:18:10

陳作兵在自己的《醫生手記》中記錄了當時的心情:

“以往都是我給別人挑選方案,現在輪到給父親決定治療方案時,我卻束手無策。”

我們作爲普通人,面對親人身患癌症,往往面臨極其艱難的選擇。

若當事人換成一位醫生,他會怎麽做?

01、事業一帆風順時父親患癌

陳作兵從小到大都是人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小孩”,在家人無條件的支持下,他不負衆望地考上了名牌大學醫學專業,憑借著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也是順利進入醫院,一路直升,如今已經在單位中擔任主任要職。

然而就在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他卻接到了父親病重的消息,檢查報告顯示是腹膜惡性間皮瘤,晚期。

即使作爲醫生,每天都能接觸病入膏肓的患者,在得知親人重病的第一時間,饒是他也控制不住的落淚。

02、決定放棄治療,陪父親回老家

很快,他就把父親接到了自己所在城市,安排了院內專家會診,此時父親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全身。

雖然同事和領導沒有直接建議說放棄治療,但身爲醫生的他也明白,其實治愈的希望渺茫,可能會讓父親走的時候更痛苦。

過了幾天,他才下定決心,和父親他們說了這個“最佳方案”——放棄治療。

爲了讓父親走的的更舒服一點,也爲了能陪父親走完這最後一程,他向單位請了長假,把父親帶回到老家休養。

03、“即使所有人罵我,我也不悔”

回到老家後,他每天都會陪著老人到處走走,見見親友,閑話敘舊,讓父親吃喜歡的東西,做喜歡的事情。

兩個月後,父親病情再次發作,陳作兵眼睜睜看著老人被病痛折磨,自己卻束手無策,一時間愧疚感溢滿心頭,但父親總是微笑著安慰,並表示自己已了無遺憾。

父親臨終之際,出于當事人意願,他沒有選擇繼續搶救,而是陪伴父親平靜的接受了死亡的來臨。

事後,盡管對于他的決定,親人們表示理解,但一些不明就裏的親友還是會非議:“醫生有什麽用,父親病了不也救不了,心也狠,直接不治了”。

但他不後悔,醫生不是神,只有親曆者才會知道其中的抉擇有多難。

一、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治好的都是“誤診”?

很多人一說到癌症就覺得活不長了,還有人覺得癌症一半是治死的,真的如此嗎?爲什麽有些人得了癌症,一治療很快就去世了?

其實這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癌症發現的是否及時,很多人確診癌症的時候已經進入中晚期,治療效果也會打折;加上有些人知道患癌後就郁郁寡歡,心理總是擔心個沒完,自己給自己壓力,也會影響治療。

所以直接說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這個說法肯定是不客觀的。那麽,如果患者得了癌症卻拒絕治療,會發生什麽呢?

1、癌細胞轉移擴散

如果堅持不治療,一般情況下,癌細胞會繼續轉移擴散,這個過程中,患者會經曆腫瘤惡化引起的癌痛,消瘦以及各種炎症和器官衰竭等問題,最終病痛折磨下走向死亡。

2、與癌細胞共存

有些癌症它的發展進程比較慢,而且惡性程度不高,對患者壽命影響較小,可以定期觀察,帶癌生活即可。

3、癌症自己消失

癌症“自愈”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幾率比中彩票差不多,原因不明,但可能和自身免疫力與遺傳基因有關。

二、查出癌症後,如何提高生存期?

其實患癌後也不用太悲觀,現在醫療水平相比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臨床癌症治愈率也不低,對于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生存期,對此醫生提出3點建議:

1、調整心態

很多患者確診後心態調整不過來,整體憂心忡忡,這樣的極度悲觀心理環境下,負面的情緒也會影響到病情發展,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也會逐漸影響到健康狀況,甚至加速疾病惡化。

2、配合治療

查出癌症後,應該好好配合醫生診治方案,爭取延長生存期,不要輕信偏方或玄學,接受正規治療,積極抗癌。

3、預後複查

治療結束後也要定期複診,觀察癌症有沒有繼續複發迹象,也可以及時了解自身健康情況。

所以對于癌症最有效的辦法永遠是早發現早診治,才能把惡化源頭牢牢掌控住,將危險扼殺在搖籃裏。

隨著越來越多抗癌方法問世,生存的希望也越來越大。治療過程或許會有難受的副作用,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依然建議有得治盡量治,緩解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隨著現在癌症治療手段持續更新,癌症治療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生存的希望也越來越大。所以,得了癌,建議積極配合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爲目標。

參考資料:

[1]《很多癌症病人本不該死!癌症專家的幾句忠告,說醒千萬人!》.健康時報.2019-03-30.

[2]《醫生癌後治愈率比常人高50%!爲什麽,爲什麽?》.福州市第一總醫院訂閱號.2017-02-26.

[3]《【健康知識進萬家】早查早治 癌症治愈有望》.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2024-03-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0 阅读:70

39健康網

簡介:中國互聯網百強網站,分享靠譜、有趣、易懂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