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子,是“聰明”還是“愚蠢”?懂行人一語道破,說通透了

專聊房君 2024-04-14 17:49:56

對未來樓市走向,很多自媒體不切實際的判斷,我覺得都是在耍流氓,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是不知道真實情況,就搏那麽點流量,或者爲自己買賣房造勢。這樣的做法,只會讓那些平時忙于工作,無暇顧及樓市的買、賣房人上當受騙。

本文盡量不說數據,受制于篇幅,只談觀點,因爲這些觀點都來源于大量的數據。

先說說未來房地産大概率的走勢分析。

首先,我不贊成“即漲即跌”的說法。

因爲,房地産整體調整已經兩年多,最少的也有一年多,市場已經進入僵持階段,漲跌都沒那麽容易(個例除外)。你說房子不好賣嘛,但每天也有一些成交量,有的盤銷售情況也還可以,你說好賣嘛,可大部分的樓盤去化情況並不樂觀,有的樓盤甚至沒什麽看房人。

現在樓市成交的客戶,主要還是一些急需住房的客戶,一部分是剛需,另一部分是改善置換,後者的代價相對大一些,因爲這市場,他們要把手中的二手房低價賣掉才行。相對幸運的是買學區房購房者,大部分地方的學區房確實跌得夠狠,比2年前要少花一半的錢就上個好學校,孩子的起點高不少。

這樣的市場,注定新房成交量少,二手房成交量多(以價換量),新房與二手房不同頻、不共振,明顯不是“即漲即跌”的表現。

其次,這輪房地産走勢一定要參考2014年-2018年那波“救市”曆程來分析。

2014年的樓市庫存約7.6億平米,當時很多專家和學者提出了“降價去庫存”,很多開發商迫于現金流壓力,確實響應了降價的號召,同時地方政府也在房貸利率打折、發放購房補貼等方面下功夫。

有沒有用?肯定是有效果的。但問題是,都是在促銷的初期有效果,當一波購買力消化掉後,後面的就接不上了,市場又陷入沉寂。一直到2024年底,市場仍舊低迷。所謂時也命也,不知道哪個智囊提出“漲價去庫存”,原理就是人們“買漲不買跌”。此建議被采納後,僅僅靠開發商把內部紅頭一套,說什麽時候漲價肯定不是不夠的,根本還是管理者啓動了“棚改貨幣化拆遷”和“減少或停止土地供應”兩大戰略支持。

此後的樓市走勢大家都看到了,2015年一整年,房價整體漲幅都比較小,2016年房價開始大幅拉升,到2017年一些地方開始翻倍。原因就是,新房供應量少,手握著大量拆遷款的居民沖進樓市買房,讓庫存快速去化,供需天平反轉,很多地方的新房庫存達到“警戒線”,不漲才不正常。

現在的樓市走勢會跟上一輪一樣嗎?

有意思的是,根據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末,全國新房庫存正好也是7.6億平米。現在沒人提“漲價去庫存了”,但有兩個關鍵招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減少土地供應,以及拆遷。

現在不少人疑惑的是,這個關鍵招爲啥不早點使出來?要不然,樓市應早就開始恢複了。需要說明的是,這輪樓市之所以調整周期長,一個根本原因是國家去房地産杠杆,主要是去房企的杠杆。有人說,爲什麽要趕在這個節骨眼上(疫情)毅然決然地去杠杆呢?再等等不行嗎?答案當然是不行!原因其實大家都清楚:

因爲我們的房企數量實在是太多(10萬家),一些從事制造業的企業甚至放棄主業投身房地産,反正都不用投入多少資金,拿地錢從銀行、信托借,建房錢從購房者預售款中出,資産負債率普遍都在80-100%以上,百分之幾百的千億房企都好多家,整個就一個空手套白狼。

可以說,如果再不斬斷房企的資金源,銷售超千億房企還會突發式增長,其實都是虛的,就如恒大一樣,到處借錢形成的虛胖,一旦遇到經濟危機,爛尾樓現象要比今天嚴重的多。即便是整個國家,也無法兜底“保交樓”了,于經濟、金融、社會穩定都是不可逆的傷害。

雖遲,但還有用。

現在既然使出了上一輪樓市殺手锏,毫無疑問,肯定是有用的。住建部要求上報2024年和2025年住房發展規劃(其中要求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其實就是控制土地供應),目前各城市事實上已經減少或停止土地供應。而拆遷也吸取了此前“只拆小區建新房”的教訓,現在改爲“成片拆遷”,拆得多,建房少(被拆片區需配備40%的公益、公共設施)。

如果僅僅是此前的常規操作話,我們的樓市恢複還是會沿襲2015年-2018年那波過程,對應的2024年和2025年去化樓市庫存,2026年大幅上揚。但是有了這兩項新招的加入,這一恢複過程大概率會提前。

一個是拆遷安置采取“房票安置”,就是定向去樓市庫存,樓市庫存去化的速度應該是比較快的;二是房地産新模式中的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目前體現的形式包含2種:1.國家發放低息貸款給地方,用于收購待售庫存房用于租賃住房,目前8個城市試點,後面應該會推開;2.地方實行“以舊換新”政策,收購存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

大家不要小看保障房發展力度和速度,因爲國家現在在修正過去只重商品房發展、輕保障房發展的模式,著重決住房困難群體和工薪族住房問題,也就是專家們說的“二次房改”,本來想著是建新房的,但目前有大量樓市庫存,索性直接就地轉化了。這也是今年有不少專家建議國家盡快籌建住房銀行的原因,該行其中重要的一項職能就是國家提供資金收購存量房,經濟學家任澤平今年數次發報告呼籲籌建住房銀行,重慶前市長黃奇帆也建議國家盡快組建住房銀行,拿出50-70萬億收購閑置房屋,向特定人群提供廉租房。這個其實有點類似老美的“兩房”,“次貸+政府兜底”是顯著特點,只不過,我們應該會吸取2007年的“次貸危機”,在制度上做相應規避。

綜合來看,減少土地供應、成片拆遷+住房銀行等措施的加入,我覺得這是有高人出謀劃策的,從現在開始算時間節點的話,這輪樓市恢複應該還要快于上一輪,不過是一些因子發生改變,恢複的力度要弱一些而已。

看了以上剖析,我們再回答大家關注的最後一個問題:現在買房子,是“聰明”還是“愚蠢”?懂行人一語道破,通透了。

毫無疑問,樓市調整已經大體到位,特別是二手房市場,基本都處在底部了。至于新房市場,主導權還在開發商,他們可能因爲要回籠資金保持正常經營,在個盤上還是會有打折促銷優惠策略。

基于此,如果是因爲孩子要上學、年輕人要結婚,就是我們常說的剛需,買二手房以及折扣優惠到位的新房都是沒啥問題的。如何判斷新房折扣優惠到沒到位?可與周邊品質差不多的二手房價格比,如果差不多,下手是沒問題的(因爲新房正常要比二手房價格高8-10%)。

但需要說明一點,如果我們是買終極改善房就另當別論了。市面上大多數二手房仍舊屬于“高周轉”時期的産物,建材、環保、節能、科技、智能等方面都不是國家新定義的“好房子”,如果你是追求高品質居住屬性,建議可等等,等真正的好房子出來,幾十年都不用置換的那種。

買新房就可改善嗎?老實說,現在很多新房也不敢恭維,畢竟有那麽多房企債務違約,現在“保交樓”是第一位的,至于品質、質量,只能擺在次一級的位置,其他一些沒違約的“央級”房企也是“有樣學樣”,覺得能如期交房都不錯了,至于品質,不是他們主要考慮的。不信,問問身邊買新房的朋友?

所以,有房住的人想改善,不妨等等,一來等市場回暖,自己的老房子能會漲些,二來等到真正的終極居所。人嘛,總得有詩和遠方,不要一輩子都在買房、換房、還房貸中循環。

7 阅读:3643
评论列表
  • 2024-04-15 13:25

    哈哈哈,刻舟求劍

  • 2024-04-15 06:39

    真的到底了嗎

    用戶10xxx10 回覆:
    聽他胡吹亂謅
  • 2024-04-19 08:12

    下跌中繼,還有得跌。

  • 2024-04-15 04:29

    我有房住,不買是可以的吧

  • 2024-04-15 18:05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別買房!

  • 2024-04-16 19:53

    現在買房害人害己

  • 2024-04-15 22:35

    [並不簡單]我就看到最後

  • 2024-04-15 19:56

    老祖宗至理名言:買房子置地是家業!

  • 2024-04-17 15:18

    窮人就不該碰房地産,漲跌幅度太大,玩不起。

  • 2024-04-15 19:29

    吾聞爾言,心生喜悅。人之于言,當以誠實爲本;人之于行,當以果斷爲准。言必信,行必果。若爾言能兌現,行能果決,果然可信。願爾言行皆能如此,成就美好之事。

  • 2024-04-15 08:57

    這是在召集買房大軍啊大趨說對了

  • 2024-04-15 06:43

    告訴你個秘密:長按點贊3秒,可以觸發神奇效果~

  • 2024-04-16 04:27

    別房子剛買,工作就丟,接著就法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