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被軟禁33年,待遇和張學良天差地別,臨終:不葬大陸,棺材不入土

曆史實戰派 2024-05-10 11:31:33

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在台中病逝,第二天,公祭典禮在台中市殡儀館舉行。宋美齡等人送上了花圈。在臨終前,孫立人就留下了遺言:不葬大陸,棺材不入土。

蔣介石在台灣的大部分部下,他們的晚年生活並不如意,孫立人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曾是蔣介石的心腹,最後卻遭到了蔣介石的軟禁。

在蔣介石當道時期,遭到幽禁失去人身自由的人,不計其數,但在台灣時期,最有名望的兩個人就是張學良和孫立人。

當然,在此之前,二人和張學良的交情都非常深。

張學良和宋美齡堪稱莫逆之交,私下裏宋美齡也會非常照顧他。但孫立人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他的境遇相比張學良,天差地別。

孫立人去世後,他的次子在接受采訪中透露了父親晚年的心境和生活樣貌。

所有進出他們家裏的人,都要經過排查,接電話的時候也會有人接聽。當他們不在家,安全局的人就會幫他們接聽,甚至審問來電話的人是誰。因爲這些原因,他們家裏幾乎沒有人敢來。

這也能夠說明,孫立人在晚年失去了自由,甚至軍人的待遇也被剝奪了。同學們都知道他是將門之後,都覺得他家一定很有錢,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家裏確實很窮,父親軟禁之後,沒有經濟來源,他們連學費減免都沒有了。後來,他們寫信給蔣介石,蔣介石才撥給了他們生活費。

因爲那個時候孫立人沒有退伍,後來蔣經國的時代才允許辦退伍證。所以沒有蔣介石的同意,父親是不能退伍的,就連工作出去工作都不行。

早期爲了賺錢,孫立人在家種花養雞,希望能給家庭增加一些收入。後來,孫立人靠著賣蘭花度日。在孩子們的印象中,孫立人是一個生活規律、紀律嚴謹的人。

爲了維持生計,他還在距離家中不遠的山區經營了一處果園,他也經常會上山去勞動。

關于父親的這起案件,孩子們覺得父親不會有不忠于蔣介石的舉動,就算是有,也是被人栽贓陷害的。

1955年,孫立人被軟禁,到了1988年才解禁,成爲了第二個張學良。解禁後的他,懷念著大陸。就算是他在解除軟禁之後仍然不自由,在身體不好的情況下,他也緊急地尋找著他們在大陸的後代,關注著他們的墓地現狀。

孫立人常常會流露出對故鄉的思念,兩岸恢複交流之後,這樣的思念也更加迫切。雖然他不能成行,但只要有親友回到大陸,就會托付他們。

1988年孫立人舊部回鄉帶來了一張故居的照片。當然他還非常惦記父母的墳墓,1990年,長子孫安平還回來祭奠,當地部門還進行了熱情的接待。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出,孫立人對故鄉深深地思念之情。

1990年,孫立人突然昏迷被送到了醫院,11月4日,他因爲肺炎和敗血症,發生了肺水腫,轉入了加護病房。孫立人清醒過來之後,將孩子們叫到了跟前,囑咐他們:“不葬大陸,棺材也不入土。”這樣的遺囑就連子女都十分驚訝,但看著父親嚴肅的表情,他們也只好答應。

11月19日,孫立人在完全昏迷,妻兒商量後爲了不讓他遭受痛苦決定讓他在平靜中去世。之後醫生拔除了醫療器械,孫立人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孫立人去世後,安葬在台灣台中市大坑東山墓園內,後人按照他的遺囑並未入土,他的靈柩安放在地面上,是那麽孤獨,充滿淒涼。

3 阅读:223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