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裏如何理解並提高我們的預判能力?

匠心態度 2024-05-10 13:35:18

我們在學xi一些股市前輩大佬留存下來的一些語錄時,經常會看到“預判”這個詞。完整的一句經典語錄是先預判,後跟隨。

從字面上我們不難看出它的本意,即先要在行情或個股走勢發生之前,自己有一個預先的判斷,然後當市場開始實際運行時,與我們的預判進行對比,是否走出了預期,還是不及預期。因爲,我們在做了預判後,基本上會有相應的預備方案,比如是買還是賣,在什麽情況下買或賣等。

然而預判在實際交易中,並不是那麽好理解與把握,因爲它過于籠統,是一個大概念,可大可小,可深可淺。比如有人專門研究如何預測大盤的指數,號稱時空螺旋法則,預測的准確度在2個點數之內。也有預測個股的漲跌,比如龍頭是否見頂等。

經驗和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人都知道預判的重要性。

憑感覺和想當然進行交易,看到哪做到哪是散戶們的通病,沒有對市場和具體交易的預判能力,經常性和持續性的塊虧錢成爲常態。股市之所以是少數人賺錢的地方,因爲他們具有了至少先知一步的觀念和能力,做到了先知先覺,先手與後手就成爲了對手盤,先手賺後手的說法由此而來。

關于預判與跟隨之間的關系。它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先後順序。預判也是一種跟隨,因爲預判是你通過對大量的相關信息或數據進行邏輯或常識甚至人性上的推理,導出大概率的運行方向,做出各種可能的准備方案,這些方案就是跟隨的體現。只是因爲它們還沒有發生,但最終的走勢一定是方案中的一種。而跟隨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預判,有人或許不理解,認爲實盤已經開始了,我看到它的實際情況符合了我的一個預案,于是我做了跟隨的動作,買了或賣了。但這也是一個預判的操作,因爲它發生的只是過程中的一部分,並沒有結束,當你操作了以後,它可以或很有可能又朝著不及你預期的方向發展了。

你的操作只是建立在對一小部分已經實盤的基礎上對于後續的走勢做了預判,才有了你認爲的跟隨操作。比如,有人喜歡弱轉強,當開盤後看到分時的弱轉強表態了,就跟隨上了車,殊不知,它可以繼續強,也可以弱轉強再轉弱。在你操作之前的符合預期,而當你進行交易動作,它後面的軌迹又改變了方向。

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在尾盤操作,特別是買尾盤放量拉升的票,他們認爲當天的風險我們全部避開了,因爲尾盤拉升,明天早盤勢必會有至少一個慣性的上沖,如果第二天上漲有持續性就繼續拿著,如果不及預期,也不至于虧錢,或許只是賺錢的目標不及預期而已。但現實中哪有這麽多“勢必”,次日直接低開悶殺的情況並不少見。炒過期貨的人都知道盡量不做隔夜單,就是擔心出現勢態急轉的情況,過了一夜,盈單變成了大虧單,相當被動。

股市是不可預測的,但趨勢是可以預判的。股市雖然不能被100%預判正確,但股市的操作,卻可以進行概率化。

比如綜合過去一些曆史數據,其他種種信息,你可以判斷當前這個位置,接下來股市上漲的概率大、還是下跌的概率大。

這個概率大小,會影響你接下來的操作策略制訂。這就是預判的重要性。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進行操作的時候,都會自己進行預判。比如,你看好股市未來一段時間上漲,你才會重倉買進去。如果你覺得股市未來一段時間會下跌,即使你抄底買入,也只會買入一點點倉位,不會買太多。這種覺得未來股市一段時間是漲還是跌,就是預判。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預判觀點。但爲什麽股市裏面是多數人虧,只有少數人賺的局面。

這取決于你所謂的預判是否建立在對股市客觀規律的正確理解的基礎上,這相當于我想做個科學家,第二天就一定成了科學家是一個道理,只有少數人成了科學家。如果偏離了客觀規律,以及沒有積累的認知,就是主觀臆想。

預判是操作的前提。提高預判的准確率,是我們每個人能否大概率賺錢的重要基礎。

下面我們在實操方面提供一些方法或思路,有助于提高預判的准確性,起到趨利避害的積極作用。

一、判斷當下處于運作周期的哪個階段

大家情緒周期分爲啓動、高潮、分歧、強化、退潮、混沌期等,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我們的應對策略和具體交易手段不一樣。

如果處于啓動後的高潮期,即熱點的主升期,我們可以大膽地操作,倉位上足,因爲此階段風險小,機會多,成功率高。而當進入退潮期,先殺中位,後滅高標,到處都是虧錢效應,出手大概率虧損,所以,大幅度減倉或空倉成了退潮期最穩妥和合理的對策。在進入到到混沌期後,板塊不斷地輪動,沒有持續性,如果對不上節秦,虧起錢來學亞于退潮期。

二、對于板塊的機會預判

1、看帶頭大哥的表現:

帶頭大哥是指一個板塊在啓動首日批量漲停個股中最先上板的那一支。在當天收盤後觀察它的上板的強度和過程中的持續性。如果板上有漏量,或者在板上反複開板,收成了大爛板,那麽基本預示著這個板塊在次日沒有持續性,因爲在首日大哥的強度都非常差,當天勉強封板,怎麽還能有更大的能量來維持它在次日的走高上板呢,大哥如此,後排就更不用看了。當大哥在首日強勢上板,且一直持續到收盤,沒有走弱或露怯的迹象,那麽,可以在次日繼續觀察它。

而觀察要從競價開始,基本上不外乎以下情況:

一是強更強,再看開盤後沒有昙花一現,強勢一字或快速秒板封死漲停,則此板塊得到了認可,需要繼續觀察板塊的其它的信息,尋找合適的模式內機會了;

二是競價結束時開得比較弱,比如低于首日的開板高度或開在零軸附近,甚至開在水下,那麽對此板塊的預期大幅下調,當開盤後如出現弱轉強,繼續連板,則板塊具有持續性,反之,沖高走弱或直接走弱,則可以取關此板塊。

比如3/11的艾艾精工,競價開在跌停板上,但在開盤後快速急拉升,十分鍾內實現了地天板。

帶頭大哥在斷板後次日的表現也給我們發出了重要信號。如果是溫和表現,沒有強烈的負反饋,仍然紅盤狀態,可以觀察板塊內其它標的,有沒有卡位票繼續強勢領漲板塊等;如果帶頭大哥斷板的次日是大幅低開甚至一字跌停等嚴重的負反饋時,這個板塊可以排除在觀察隊列了,其它票的早盤沖高不要追,一追就是坑。

2、看一字板定進攻方向:

在競價結束至開盤時,看漲停榜中一字板都是什麽板塊,如果一個板塊內出現多個一字板,且板塊內有其它許多個股強勢高開,毫無疑問,這個板塊就是當天唯一值得重點進攻的方向,至于具體機會和如何提高勝率還需要結合更多的因素或方法進行分析與判斷。

比如:2024/1/23, 在競價結束時看到長江投資爲一字板,再聯想到昨天晚上發布的利好上海自由貿易港的政策,于是會帶動上海板塊的聯動,進而找到上海板塊中高開的上海鳳凰和上海物資等個股,要信早信,要上早上,第一時間上車,風險是最小的。看著長江投資,如果在開盤時選到了上海鳳凰或上海物資,後面至少躺贏四個板。

3、看核心容量票的表態:

也稱爲中軍表態。一個熱點因爲有持續性發展成了主線,資金介入過深,不可能全部集中在情緒連板票上面,而是會找盤子較大,股性較好,辨識度較高的票來承接大量的資金。比如汽車板塊的賽力斯、算力板塊的高新發展,低空經濟的萬豐奧威、中信海直等。中軍在競價結束時和開盤後半小時內的走勢,決定了板塊全天的走向。

如果中軍在競價結束時不及預期,開盤後承接偏弱,走勢一直在水下震蕩,那麽,這個板塊在全天只可防守,不可進攻。如果沒有倉位,繼續觀望。如果中軍競價強勢,開盤後弱轉強或強更強,那麽,此板塊在當天具備了積極操作或上車的機會。

4、看嚴重負反饋票的表現:

這類股是我們關注當天交易情緒的溫度計。如果它們在次日繼續直接跌停或開在深水區,開盤後沒有承接而是在低部震蕩,那麽該板塊的風險仍存,不能進行買入的動作,即使某票在開盤時符合所謂的弱轉強等技術特征。

如果競價時開在零軸附近或小紅開,開盤後承接有力,一直在紅盤上方,且有越走越強的分時形態,視爲該板塊或個股有出手的機會。

比如4/9日的三祥新材,3/1日的睿能科技

如果大高開,開盤後強勢反包,可視爲情緒的強修複,該板塊內當天有相當不錯的短線機會。

比如1/25日的深中華A,2022/05/12的三木集團等

5、看板塊的梯隊晉級情況:

一個啓動的題材,只有當有持續性後才能成爲熱點;一個熱點只有長持續性後才能成爲主線。而主線的一大特征是有連板梯隊,從高標、中位股到低位漲停票。

所以,在強勢行情期間,重點選擇連板梯隊最強的那個板塊,因爲它就是當天最強的熱點或主線。當處于混沌期時,特別是板塊出現“21”結構的連板時,只試錯能晉級到三連板的最強個股,比如1/3日的長白山,3/28日的東方精工。

對于沒有梯隊或連板高度止步于二連板的板塊,不再關注,基本上輪動結束了,一追就追在了高點上。

6、看其它補充信息:

1)、觀察反核票的次日表現

出現地天板或大長腿的個股,我們要重點看次日的競價和開盤情況,如果高開向上,或者有承接,漸進式向上有不錯的溢價,可以參與高標股或辨識度高的人氣票的跌停翹板或深水區的反核低吸套利操作。反之,如果次日沒有溢價或仍然是嚴重負反饋,開在深水區或者直接開在跌停板上,那麽說明情緒低迷,操作上以防守爲主。

比如4/8日的廈門信達,1/26日的豐山集團等

2)、看市場當下的風格偏好

交易手法多種多樣,但在某一階段裏經常會出現某一類或一種操作手法多次被資金使用的情況,這就是短期內的主力資金打造的共識。比如N形反包,反核大長腿或者弱轉強等。

當我們識別到這樣的共性偏好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尋找類似的機會。

以上幾點只是預判力的一小部分,還有許多方面可以充分體現預判的價值。但知識再多,我們總要先入一點,落下一腳,然後再循序漸進地全身而入。提高預判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伴隨著個人進步的全過程,是判斷水平與能力高下的重要標志。

預判力是理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市場理解力是短線的根本。

市場理解力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不同的模式會有不同的市場理解力。

我們可以從大的宏觀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從一個很具體的角度,一個很小的點去微觀的理解;可以是對大盤的理解,也可以是對個股的理解;可以是對短期市場的理解,也可以是長期市場的理解。所以,我們對市場理解力的認識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聚焦。聚焦到自己的模式上來,這是重點。

比如如果你的市場理解力與你的模式不匹配,那對你就沒有什麽用。你可能對長期的市場理解很准,但是你是短線選手,那麽你的這個理解就不能變現到實戰中,長期的趨勢它不是直線是曲線,長期看對而對短期或是致命的錯誤,這和你看到一只好股票而不能很好處理買點出現大虧是一樣的。

所以,市場理解力必須與模式匹配。一個超短選手和一個長線選手討論市場理解力與大局觀,就不在一個維度上。

以超短爲主題,市場理解力體現在“人氣”二字。炒股養家講:人氣所在,牛股所在。我們選擇和操盤的不是“好股”,而是“牛股”和“人氣股”. 在市場中我們看到每一天會有不同的主力在不同的個股上行動,說明了模式的多樣性,對于短期實戰模式,其實個股玩的就是“人氣”. 理解了“人氣”,就能幫助您參悟超短的市場理解力!

散戶是市場的跟隨者,跟隨一定要有主力思維,主力是大哥,小弟要跟好大哥,一定要知道大頭喜歡什麽?在想什麽?跟隨考驗的也是散戶的市場理解力。

而人氣來自于四個方面:

1、熱點

熱點基于題材。好題材自然能吸引人,這是當下的市場規則。題材是場所,好題材就是一個大廣場,理解了題材,就找到了人氣聚集的場所。

2、偏好

偏好也是一種規律,市場喜新不一定厭舊。主力們喜歡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一些特定類型的個股上聚會。不同的主力類型存在不同的個人偏好和地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這個道理,市場也一樣。

當一個新的熱點出現,那主力一定會去那裏,這是喜新。而當市場沒有新的好的熱點,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其隨便找一個,不如回來找找老情人溫馨。這就可以理解有時不少龍頭股與妖股在大漲沉寂後又能發出第二春的原因,吃回鍋肉就是因爲沒有新所以不厭舊。你要用價值去分析,那就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事。

3、從衆

從衆是人性。人性的特點就是喜歡湊熱鬧,有熱鬧就一定有人會來,從衆是大衆心理,熱鬧越大,來的人就會越多,人氣高,傻子也多,主力就抓住這一點,有了人氣就能博傻。

4、博弈

博弈是市場之道,也是主力之道。參與市場,抱團炒作,互相博弈,互相博傻,形成合力,形成熱點,形成人氣,這就是主力的江湖。 如果吃獨食、破壞市場生態 ,那一定走不遠,會被同行、市場、監管所唾棄,比如量化、産業鏈或溫州幫等。

預判能力的高低對于我們散戶的交易至關重要,甚至直接左右了我們的成敗。

它看似虛無,但真實存在。如果只處于學一招半式,機械套用,或者見招拆招階段,離真正的成功還有較大的距離。中間的距離需要通過對于預判能力不斷提高來縮短,直至消除。

而提高預判能力的方法或落腳點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性格、偏好和切入的模式選擇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把它落到實處,從點到線再面,最後形成一個立體的系統,當你擁有了主力思維,預判了主力的預判,你將無往而無不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淘股吧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爲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3 阅读:161

匠心態度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