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全民富二代”出遊看似對孩子好,實則潛藏的危害可不小

飯飯媽媽育兒 2024-05-05 22:46:52

親子旅行,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家長在認識到旅行對孩子的好處之後,便經常喜歡帶孩子旅行,以讓孩子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並且,不少的家長爲了讓孩子免于在旅行途中太“受罪”,還喜歡給孩子創造非常“富裕”的旅行體驗。

“富遊”看似是對孩子好,實則正在慢慢毀掉孩子

每到假期的時候,小彤就喜歡帶著孩子出行,因爲小彤從很多渠道都獲悉,親子旅行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多的益處,是孩子前進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育兒行爲。

因此,每到假期,小彤都會帶孩子去旅行。

雖然自己的家庭條件很普通,但是爲了給孩子更好的旅行體驗,小彤會給孩子住最好的酒店,安排吃最貴的美食,玩最高級的項目。

並且,在旅行途中,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小彤也都會毫不猶豫地給孩子買,主打的就是一個讓孩子順心如意,開開心心地完成旅行。

原本,小彤覺得孩子在這樣惬意的旅行中,將會獲得很多的成長,但是經過幾次旅行之後,小彤的孩子不但沒有正向的發展,反倒是養成了一些壞習慣,這讓小彤感到十分地頭疼。

“花這麽多錢,孩子爲啥沒有什麽明顯的成長呢?”小彤很是疑惑。

“甚至,還有點倒退,養成了很多以前沒有的壞習慣”,小彤感覺有點不值。

“人家都說親子旅行能夠提升孩子的能力,讓孩子變得優秀,看來是騙人的。”小彤甚至對于親子旅行這個育兒行爲都産生了質疑。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産生呢?難道親子旅行對孩子有好處這件事,真的是假的嗎?

其實,之所以小彤的孩子在親子旅行中沒有得到益處,甚至還養成了壞習慣,主要是因爲小彤這樣普通的家庭,用“富二代”的方式在養孩子。

花錢越多,孩子獲得的好處就越多?大實話:“富遊”害處多

很多家長在對待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往往追求的就是一個“傾力付出”,覺得自己付出的越多,肯定對孩子越好。

比如親子旅行這件事,不少的家長就認爲自己花的錢越多,那麽孩子在旅行中獲得的好處就越多。

但事實上,“富遊”對孩子而言,其益處微乎其微,反而潛藏著諸多不利因素。

壞處一:歪曲孩子的價值觀

在“富遊”的過程中,家長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非常舍得花錢,在面對明顯不合理的開支時,也會因爲“既然出門旅行,就得花錢”的思想而選擇支付。

這就會讓孩子産生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對于金錢的認識也産生了畸變,從而養成一種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

壞處二:增加孩子對于金錢的依賴性

孩子在旅行途中享受到了“花錢”帶來的各種便利與快樂,就會自然而然地對花錢産生興趣,從而對金錢更加依賴,甚至産生“拜金”思想。

而一旦孩子産生這種思想,孩子的三觀、道德等,都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從而讓孩子成爲一個唯金錢是圖的人,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更可怕的是,如果孩子的這種錯誤思想得不到及時的糾正,任由孩子發展下去的話,孩子很可能會在自身的金錢欲望無法滿足時,做一些違規甚至違法的事情,用特殊的手段獲取金錢,來滿足自己對于金錢的欲望。

這就會導致孩子誤入歧途,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會讓孩子有“牢獄之災”。

壞處三:幹擾孩子心理環境的正常發展

孩子在“富遊”的影響下,可能會産生一些不好的心理,比如虛榮、愛面子等,從而誘發孩子的多種不良行爲。

比如旅行回家後,孩子想要某個東西,家長不給買,孩子就可能因此而“暴走”。

比如孩子享受到了金錢帶來的快樂,就會在小夥伴們面前炫耀,在獲得虛榮的快感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有時候甚至會以謊言等行爲,來達到自己虛榮的目的等等。

所以,在親子旅行中,並不是花錢越多越好。花的錢多了,反倒可能會讓孩子受到負面影響。

“富遊”不可取,“窮遊”也不對,該怎麽做?

有人說,既然“富遊”不行,那“窮遊”可以嗎?答案是:當然不行。

親子旅行,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孩子成長,所以親子旅行要以孩子的成長爲基准,圍繞著這一原則來進行旅行規劃。

也就是說,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去哪兒、花多少錢、參加什麽項目、吃什麽美食、住什麽酒店等等,都要根據“這麽做到底對孩子有哪些好處”這個問題來執行。

只要是對孩子的成長有益的,我們就可以選擇去做,但凡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安全等沒有好處的,我們都不要進行。

另外還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在看待某項花費的時候,不僅要看它是不是具有性價比,還需要注意它有沒有附帶精神意義。

比如地方特産、景區特色物品、文創物品等,在購買這些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到實際價值,還需要考慮到附加的精神價值。

寫在最後

家長希望讓孩子獲得一個良好的旅行體驗,這一點無可厚非。

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尺度,切莫盲目地“富遊”,不然花了錢不說,還會毀了孩子。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0 阅读:29

飯飯媽媽育兒

簡介:專注于育兒知識分享,讓你做個自信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