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女生在城陵矶新港區當“總助”

嶽陽廣電 2024-05-10 16:00:44

城陵矶新港區産業數字化助殘障人“集中就業”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新港區融媒體中心 劉克宏)今年來,城陵矶新港區企業嶽陽海銘德公司致力于數字化工廠建設,成功接納了10多位聾啞殘障人士就業,其中一名28歲的聾啞女生,當上了類似總經理助理的崗位。

海銘德公司的數字化智能信息管理系統

公司負責人表示,與正常工人比,該公司對這些殘障人士工資上給與同工同酬,實現無差別的就業、平等就業。不僅爲殘障人士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關注和尊重殘障人士的權利和尊嚴,爲他們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會環境。

“聽障人士其實比普通人更具‘工作專注力’,更加利于生産更高質量的産品。”目前該公司有500人的用人規模,完全有能力、且願意接納100名聽力殘障人士的前來就業。

萌萌的聽障女生當上“總指揮”

這名聽障女生名叫崔冶,出生在河北秦皇島的農村。雖然自小聽力殘疾,但父母對她十分寵愛,並寄予厚望,將她培養成爲鄭州師範學院美術專業的一名本科生。

聽力殘障人士,讀書基本上是讀的舞蹈、美術等專業,主要原因是,這些專業的工作不需要與人過多地交流。

大學畢業後的找工作,崔冶飽受了生活的艱難和就業的波折,找的工作完全與所學專業不相搭,且工作崗位十分卑微,待遇遠低于同事,所以每份工作都做不長久。當她去快餐店、咖啡店應聘時,企業只能給後廚等不跟顧客打交道的崗位。有一次,她終于應聘上某公司文員,但該公司實力非常弱,還遭遇了工資拖欠。這些崗位雖然提供了基本的生計,但往往缺乏工作樂趣和人文關懷,讓她感到枯燥無味。

崔冶在電腦上的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巡查

去年6月28日,幸運的崔冶求職海銘德公司。崔冶起初的打算求職一名“打螺絲”的崗位,即當上一名電子廠的普工就已知足了。當公司在吸收新人,以及進行崗位培訓的過程中,發現她學曆高、工作認真,遂將其向數字專員(管理崗)方向培養。如今的崔冶,每天在公司數字化管理群系統裏“巡視”,負責監督整個數字化系統的運行。她能夠迅速發現問題,並通過“發號施令”的方式,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解決生産和交貨之間的矛盾。

“崔冶擁有公司數字化管理的最高權限,盡管群裏還有董事長和總經理,但只有她的‘指令’,相關人員必須即時回複並及時解決,因爲她是工廠日常運營‘總指揮’”。盡管公司沒有設立總經理助理的崗位,而她幹的相當于總經理助理的工作。

在電子信息化企業的普工,如果不靠加班的話,薪資水平不會超過4000元。現在的崔冶,每天早上8點、下午5點准時上下班,每月工資超過5000元享受著擁有五險一金的保障和公司包吃包住的生活,她對此十分滿足。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是由于崔冶入職時間沒有超過一年,該公司對員工每年都有漲薪福利規定,一年後,崔冶的工資每年都會有相應的漲幅。

而她的丈夫則不同。也是一名聽力殘障人士,在城陵矶新港區某企業工作,盡管作爲男士,付出了更多的勞動和體力支出,每月工資只有4000多元,比崔冶要低一點。

作者感悟

二十大報告指出,就業是基本的民生。一個人想要順利找到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就業能力。是産業數字化幫助崔冶克服了身體缺陷的短板,讓嶽陽這個城市和這個工作崗位變得對崔冶更友好。

數字産業化,讓複雜工序變簡單

在海銘德公司,記者還見到來自嶽陽縣農村的弱聽人士李石江,數字化工廠接納了同樣是聽力障礙的夫妻倆。

李石江幹的普工崗位,他可以通過手機或手寫與同事交流

比不上崔冶那般幸運的是,李石江只讀過嶽陽縣特教學校(初中文化)。畢業後,先後輾轉東莞、常州等地,幹的最底層的崗位,拿的最低的工資。

3個月前,夫妻倆同時被海銘德公司聘用到流水線上。夫妻倆收入水平雖然不很高,但加起來足以養活一家三口。讓他在嶽陽這樣的三四線城市,既能安身立命、也能安心照顧孩子和父母。

在海銘德這樣一家全球化的、集智測、智造、智控、智聯、智雲于一體的中小型數字化集團公司,它能將各道工序的操作變得非常簡單。像李石江這樣的普工,只要識字、會用手機打字和用微信交流,通過人機互動,實現線下的上傳下達,執行任務。

據悉,要學會數字化管理操作系統,基本只要三天就可學會。以後則可在實際操作中,邊幹邊學邊提升,成爲更高等級的熟練工。

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共同組成城陵矶新港區的數字經濟板塊。目前,城陵矶新港區的數字産業化企業有爲省屬國企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提供技術支持主體的湖南工業智能體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有爲嶽陽孵化、引進智能制造、商業航天、機器人制造企業的哈工大機器人嶽陽研究院;引進和孵化嚴格智能、聖堯智能科技、哈工三維等數字化企業;以及國內"全制程"的3D打印機制造企業中瑞科技,用AI+智能制造全過程提供解決方案的海銘德公司等。

圖爲高爐測溫取樣複合機器人項目場景,嚴格智能在中南鋼鐵股份公司煉鐵廠,自主開發的AGV和六軸關節機器人複合機器人,實現高溫高粉塵環境下,多個爐口的自主調度測溫取樣作業。

數字化企業爲産業數字化提供服務。其中,嚴格智能在韶鋼、武鋼、重鋼、八鋼、沙鋼集團、華菱集團、大冶特鋼等鋼鐵行業頭部企業,以及航天一院、航天六院等航天軍工單位實施了一批智能化改造項目,成爲該行業的“智造明星”。城陵矶新港區産業數字化應用隨處可見。在中南智能,一排排機器人整裝待發“奔赴”各地生産企業;在新金寶,車間送料機器人穿梭往來于生産線;在嶽陽紙業,幾噸重的紙品由機器臂碼上十多米高的紙垛,輕輕松松、又快又准;在道道全6.5萬平方米的生産區,所有工序都有機器自動操作,部分車間幾乎沒有工人身影。

作者感悟

城陵矶新港區的數字産業化改變了生産方式,蓄積了城陵矶新港區的區域競爭力,打造了諸多“機器代替人工”的應用場景,減少了很多人工成本,也爲像崔冶一樣的人群提供了新的崗位,讓社會共享發展成果。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