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發現一座漢城:考古發現令人不解,漢初漢軍已深入外蒙?

諸史 2024-05-09 16:50:00

公元前104年,北方草原發生嚴重“白災”,兼且當時匈奴單于更叠,正值主少國疑之際,于是第二年匈奴左大都尉決定向漢朝投降。

接到消息的漢武帝大喜過望,爲接受左大都尉投降,立即命令因杅將軍公孫敖建造一座“受降城”。當然,雖然受降城築好,漢朝也安排了駐軍,但匈奴左大都尉卻被“兒單于”反殺,“受降城”沒能迎來受降。

那麽,如此赫赫有名的受降城,到底在什麽地方呢?《漢語大詞典》考證曆代記載指出:“受降城,城名,漢唐築以接受敵人投降,故名。漢故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旗北,唐築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以此來看,漢唐受降城都位于河套北岸。

然而,外蒙考古發現的一座漢朝遺址,研究結果卻出人意料,漢代受降城的位置,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深入北方。

蒙俄考古發現受降城

1957年,在蒙古國南戈壁省諾姆貢蘇木南約26公裏,蒙古國學者發現“巴彥布拉格遺址”,起初認爲是一座匈奴要塞遺址。

2009年,蒙俄學者聯合考古,出土了大量漢朝兵器、铠甲甲片、馬具、五铢錢,以及漢式鐵戟、鐵镞、瓦當碎片等。

2020年,中國學者對遺址內的20具人骨,開展了穩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和碳14測年,結果發現絕大部分以粟米、小麥、水稻爲主糧,只有個別以肉食爲主糧。因此,從食譜上看,該遺址體現的是漢民族特征,與遊牧民族的食譜特征完全不同。

鑒于這些原因,蒙俄學者認爲“巴彥布拉格遺址”就是建造于公元前105年的漢代“受降城”。

令人費解的考古研究

按理說,作爲深入蒙古地區最遠的漢朝城池,與史書記載相符的應該就是受降城。但對該遺址的考古研究,卻又發現一些難解之謎。

該遺址的一個屍骨坑中,有些屍體嚴重殘缺不全,但在學者研究之後,卻得到兩個異常的結論:

首先,碳氮同位素檢測表明,他們不具備來自同一個地區,或在同一個軍營中生活很久的特征。

其次,編號S6的個體死亡年代不會晚于公元前190年(西漢初年),編號S8的不晚于公元前107年,兩者都死于史書上受降城建成之前。

據此,這座屍骨坑是不同時期的戰死的部分漢軍將士、被集中埋葬于此,造成了屍體相互疊加現象。

問題在于:史書記載公元前105年才建造受降城,那麽爲何公元前190年就已有漢軍墳墓?

謎團背後的秦漢曆史

上述疑問的答案,分析起來不外乎兩種:

首先,在受降城建造之前,此處已是一處延續百年的漢朝軍事基地,因爲受降匈奴左大都尉的需要,而將之擴建。

其次,此處並非受降城,而是另一個早于受降城的漢朝軍事要塞遺址。

無論哪一種分析,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早在受降城之前,漢朝勢力已經深入到了陰山以北的外蒙地區。

西漢之初漢軍深入外蒙,可能讓人驚訝,但從曆史來看,其實很正常。

秦漢長城是在河套以北、陰山以南、鄂爾多斯向東延伸(比我們熟知的明長城更靠北),而秦漢長城不僅是防禦、更是進攻基地,因此在長城之外建立軍事要塞或據點,符合秦漢外向的積極的防禦戰略。需要說明的是,秦始皇建長城,不是單純的消極防禦,後人理解有誤。

秦始皇派蒙恬北逐匈奴,兼且修築長城,那麽必然控制了秦長城以北部分地區,否則秦長城也修不起來,乃至在更北的地方建造據點。因此,該遺址或是秦朝遺留,漢朝繼續使用。

當然,該遺址也可能是漢初建造,雖然漢朝匈奴勢大,但漢朝並非毫無還手之力,依托長城在陰山以北建立一座據點並非不可能。

余論

外蒙發現的這座遺址,不管是不是受降城,都反映了西漢之初漢軍已經深入外蒙,深入匈奴腹地,且延續了至少上百年。其實,到了漢武帝時期,還在秦漢長城之外,又修建了“外長城”(上圖,漢代外長城已深入外蒙),也是會牢牢控制該據點,漢朝後來對匈奴的更具優勢,估計更不可能放棄該據點。

更爲重要的是,通過該遺址可見,漢朝在戰略防禦階段,都有深入匈奴腹地的軍事據點,實行的不完全是保守的被動挨打的防禦,而是也有更深入的積極防禦,由此經過百年積累,到了戰略反攻階段,漢武帝能打敗匈奴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漢朝之所以強大的原因之一,不是說出來的,不是忍出來的,而是保持了積極進取的精神,實打實的敢打敢戰。與漢朝相同的是,唐朝在河套以北也有受降城,也有深入草原的據點,也是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最終成就了李世民的天可汗與盛唐威名。

最後,外蒙發現的該遺址,其中駐紮的漢軍,基本是孤軍深入(距其70公裏之處還有一座漢朝城池——魯庫倫城),他們是如何強敵環伺之下堅持下來的?或許,他們如同玉門十三勇士一般,而這才是漢朝強大、漢軍無敵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漢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網——要塞背後的故事:蒙古國南戈壁省巴彥布拉格城址人骨遺存分析》等

0 阅读:326
评论列表
  • 2024-05-10 15:33

    這有啥稀奇的?封狼居胥就是在外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