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罕見一幕,雲山之戰主力團3個營幹部逃跑,結果如何?

追夢的年 2024-05-08 23:14:34

中美兩國在抗美援朝的首次交鋒,是第一次戰役中的雲山之戰,志願軍39軍對陣美騎1師,王牌戰王牌,志願軍依然取得了勝利,開了一個好頭。

不過此戰打得也有很多波折,我軍先前沒有跟美軍交手的經曆,還以爲只是“大號國軍”。結果開戰後才發現,美軍的火力強度、機械化程度、戰術配合度都特別強。

毫無心理准備的志願軍,最初傷亡比較大,一些從解放戰爭中打過來的指戰員竟做了逃兵,其中還包括三名營級幹部。

39軍可是紅25軍、八路軍344旅、新四軍第三師、東野二縱的延續,一直都屬于主力中的主力,能成爲該軍的營級幹部,哪個不是刀山火海、九死一生才拼上來的。

爲何到了朝鮮戰場,才第一次大戰就突然臨陣脫逃?有指揮者帶頭離隊,志願軍爲何還能取得雲山之戰的勝利呢?

一、搶占先機

1950年10月,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不顧中國政府的警告,持續進逼鴨綠江,還多次出動飛機轟炸我國邊境城鎮,經過綜合考慮後,我國成立志願軍入朝參戰。

中央軍委最初的命令,是讓四個軍在龜城、泰川、甯邊、甯遠、社倉裏、老五裏一線由西向東拉起防禦網,先制止敵人的攻勢後再伺機反攻,39軍主要行進方向是龜城、泰川地區。

10月24日晚,39軍主力基本已到達預定地點,可這時朝鮮局勢已糜爛得不成樣子,朝鮮人民軍傷亡慘重,無法再組織有效的攻勢/抵抗,平壤已經淪陷,金日成這邊暫時指望不上,志願軍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不過,正因朝鮮主力損失慘重,美軍已經有些目空一切,他們認爲不會再遇到像樣的抵抗,便采取長驅直入、分兵冒進的做法,這給了志願軍機會。

中央下達命令:“此時是趁敵冒進,各個擊破,殲敵1、2個僞軍師,爭取打好出國第一仗,開始轉變朝鮮戰局的極好機會。”志願軍司令部也立即改變部署,讓39軍向雲山地區挺進,轉陣地戰爲運動戰。

到10月31日,39軍已將雲山外圍的南朝鮮軍清理幹淨,從東北、西北、西南三個方向對雲山形成合圍。

此時的美軍前線的第8集團軍司令部沒有察覺到中國人已經參戰,司令沃克只以爲是遇到了朝鮮後續的生力軍,于是下令讓美騎1師向雲山增援,打垮眼前的“朝鮮軍”後,繼續朝鴨綠江前進。

志願軍39軍軍長吳信泉一開始也沒想到雲山上的敵人是美軍,合圍完成不久,便下令116師347團、348團開始猛攻龍浦洞北山、南山和277.4高地等據點。

在戰鬥的過程中,志願軍才驚訝地發現,守敵並非南朝鮮軍,而是換成了金發碧眼的美國兵。

通過審問俘虜,39軍得知眼前的對手是美軍王牌部隊騎兵第1師,驚訝的情感隨即被興奮代替。一班長豪氣地說:管他王牌還是地牌,就算是天牌,老子也要拔下他的角來。

前線戰士們能有如此心氣是好事,不過軍長吳信泉還是保持了冷靜的頭腦。

最初我方收到的情報是雲山上駐紮了南朝鮮1師的兩個團,沒成想已輪換爲美騎1師第8團。既然敵人發生變化,那我方部署也要隨之變化。

吳信泉隨即派出115師343團南下至雲山、龍山洞之間的公路上構建陣地,此處是敵人的補給運輸線,只要我方先拿下,就能有效阻援。

二、戰事激烈

343團團長王扶之隨即率部前往龍頭洞,他指示偵察股股長薛強帶一個排作爲開路尖兵。11月1日,尖兵偵查員傳回信息,美軍離龍頭洞僅十幾公裏,全是坦克汽車行軍。

王扶之很驚訝,感歎機械化行軍就是快,此時我軍距離龍頭洞還有20公裏,如果讓敵人先拿下陣地,那情況就危險了。他隨即下令各部加速前進,務必要用兩條腿跑贏敵人的四個輪子。

幸好敵人戰場敏銳性不夠,343團9連在呂慶祥連長的帶領下,搶先登上龍頭洞東北的185. 8高地。這時最先爬到山頂的戰士發現,美軍也在另一側爬山,遂立即掃射,斃傷敵30余人。

好險,如果讓美軍先登頂,那被攻擊的就成志願軍了,爭的就是一個時間啊!

搶占有利地形後,王扶之發現敵人沒有立即發起進攻,而是在山下布陣,似乎要准備明日進攻。既然如此,王扶之決定以守代攻,當晚就發動夜襲。

1營營長戴樹德接到命令後,帶著揮1、2、3、8連共4個連,在入夜後朝山下美軍摸去。等全軍到位後,1連連長陳文林率先從東北角發起進攻,其他3個連隨時准備支援。

沒想到的是,一個小時後戰鬥就結束了,1連全殲美騎一師五團B連,擊斃80余人,俘37人。

這個可喜的戰果,讓大家都被鼓舞了一口氣,團長王扶之提醒1營不要大意,抓緊修築工事,美軍肯定會在天亮後發起進攻。

隨後1營按照地形做出部署,3連頂在最前面的高地,成爲前沿陣地第一道屏障;1連、2連在龍頭洞主陣地。

營部直接設在龍頭洞主陣地,戴營長和教導員李士良均在此坐鎮指揮。張天武副營長則到3連陣地加強指揮。

次日一早,美軍果然來襲,美騎一師師長霍巴特蓋伊因爲接連受挫非常惱火,調動了幾乎全師的重武器。

數十架飛機低空掃射投彈,20多輛坦克抵近射擊,狂風驟雨般的一通輸出,將3連陣地打成一片火海。

343團在國內也曾跟國民黨美械師多次交手,但遇到了真正的美軍師才感覺出差距,第一波炮火覆蓋就打得我方很難受。

3連駐防的高地上本是一片山林,但十幾分鍾後就變成了焦土!志願軍連夜構築的掩體工事,幾乎全部毀壞,全連180人,只剩下不到40人!

美軍炮火剛停,20多輛坦克就掩護著步兵直接沖到山腳下,隨即美軍士兵就朝3連陣地撲來。

很多3連戰士從土堆裏爬起來,被炮彈震得頭痛欲裂,耳唇都在流血。一看到美軍士兵沖到跟前,當即本能般操起各類武器還擊,一下子把美軍打得連滾帶爬退下了山。

美軍步兵潰退,火炮又砸向陣地。三個回合過後,美軍雖然在山上留下不少屍體,但是3連也僅剩十幾人了。

可在這急需士氣之時,來3連坐鎮的副營長張天武竟逃跑了。僅存的十多人都是好樣的,商量後,決定派年紀最小的戰士回去向團部報告,也算留下來的當3連的種子。其余的最終都犧牲了。

2個小時後,3連的陣地被美軍拿下,1營主陣地隨即遭到猛烈攻擊。

營長戴樹德指揮部隊打退敵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可美軍火力實在太猛,1營700多名指戰員很快傷亡過半,戴樹德本人肋部也被彈片劃傷。

此時他還很有戰鬥意志,負傷不下火線,可教導員李士良卻被這攻勢給嚇住了,偷偷朝自己手臂打了一槍,然後說被流彈擊中,要撤下去治療。

大家都是戰場上走過來的人,一看就明白怎麽回事。戴樹德想到自己的傷比李士良重,政工幹部都這樣了,自己還堅持什麽。于是他也撤退了。

兩名前線最高指揮員一走,剩下的連隊只能各自爲戰,很快陣地被打得搖搖欲墜。

團長王扶之得知情況非常氣憤,賬要算,只是得等打退美軍再說。他馬上讓偵察股股長薛強去代理1營營長,一定要守住陣地,保證雲山那邊能順利殲敵。

薛強到達前沿後,立即與幾名連、排長商議對策,考慮到敵人火力太強,終決定挖防火溝來堅守。

有了防火溝後,敵人火力覆蓋時志願軍的傷亡大大減少,待美軍步兵沖上來,我方就立即發起反擊。如此打了一個早上,到下午美軍攻勢才變得遲緩。

王扶之時刻在觀察這邊的情況,明白美軍不太打得動了,便讓團屬炮兵將幾門九二步兵炮推到前線,集中火力轟向美軍陣地。

雖然這幾門炮跟美軍大口徑重炮沒法比,但對方完全沒想到我軍還有反擊能力,一下子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王扶之一看攻擊有效,連忙讓預備生力軍2營發起攻擊。此時美軍氣勢已衰,根本無法阻擋,2營一波反沖鋒將所有陣地都收複,還抓了40多個俘虜。

美騎五團此時已損失450余人,天馬上要黑了,霍巴特蓋伊師長知道部下不擅長打夜戰,此次救援行動已失敗,無奈之下只好下令騎五團向博川撤退。

雲山那邊,我軍主力也成功得手,俘虜了美騎1師8團3營營長奧蒙德少校以下官兵742名、擊毀坦克14輛、繳獲汽車75輛,無後坐炮六門,電台五部及幾十卡車物資,爲抗美援朝開了個好頭。

只是,有功要賞,有過要罰,343團1營那三位逃跑的營級幹部都被執行戰場紀律。

最後說句題外話,此戰中如此出彩的王扶之,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校,1964年晉升爲少將。而且他還是如今唯一一個健在的開國將軍!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