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裏藏著海洋文化秘密

華輿 2024-03-25 15:00:39

有一個關于人和海的神話:一個小女孩在大海中溺亡,她的靈魂不滅,化作一只小鳥,不斷從西山銜來石子,扔到東海之中,要把大海填平。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精衛填海”,出自古代典籍《山海經》。

雖然精衛填海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但人們未必知道這個故事所隱含的所有深意。筆者試圖從《山海經》與海洋的關系入手,去探尋《山海經》爲後人構造的神秘世界,揭開精衛填海的秘密。

我們首先來看《山海經》的書名。“山”指的是山川,“海”指的是海洋,“經”並非現代人理解的經典,而有經界、經曆之意。經界就是疆界、界限的意思,經曆即“經久曆遠”。如此看來,“山海經”即“曆經山海之疆界”。毫無疑義,《山海經》與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山海經中的九尾狐和人面魚。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事實上,《山海經》的內容也大量涉及海洋,文字中“海內”“海外”“東海”“南海”“渤海”等關鍵概念的出現便是證明。雖然“山”也是它敘述的主要內容之一,但在描述山的時候,都伴隨著水的追根溯源,而大多數發源于山的江河,在作者的筆下也與大海相連。所以,從山海關系的角度講,《山海經》是一部以敘述山和海界限爲主線的綜合性作品。

記載沿海地理:琅琊台就在那裏

《山海經》共18卷,從《山海經》內容構成看,它涉及4個主要的地理概念,即“山”“海內”“海外”和“大荒”,其中“海內”“海外”和“大荒”都與海有著直接關系,“山”也間接與海洋有關。

古代人們以海岸線爲界線,把眼前之世界劃分爲“海內”和“海外”,“海內”是指海岸線以內的陸地,“海外”是指海岸線以外的海洋和陸地。當然,這裏的海岸線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華夏先民居住的島嶼當然屬于海岸線以內。“大荒”是指人迹罕至,非常荒漠的地方,在大海方向上,就是指比“海外”更遙遠的地方。

在《山海經》的記述中,與沿海地理相吻合的例子比比皆是,琅琊台即是其中之一。《海內東經》:“琅琊台在渤海間,琅琊之東。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間。”這句話的含義很明確,琅琊台位于琅琊東部的渤海之中。

曆史上的琅琊(也作“琅邪”)位于密州諸城縣東南,即現在山東半島南部的膠州灣的青島市黃島區琅琊鎮,如今琅琊台已與陸地相連。春秋時,琅琊是齊國的城邑,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將越國都城由會稽遷往琅琊。在琅琊東部的海中有一座山,越王在山上築起觀台,台周圍7裏,以望東海,故名“琅琊台”(一說山上本有台,勾踐特更增築,而稱琅琊台)。秦始皇當年東巡時,多次登上琅琊台,在台上留下“始皇碑”,碑上有600字可識。漢代在琅琊設琅琊縣,漢武帝東巡時也多次登台。至于琅琊台以北的那座山,據清代郝懿行考證,即勞山(今作“崂山”),勞山在海間,又叫牢山,方位是准確的。

瓯、閩也可在現代地理中找到其位置。《海內南經》:“瓯居海中。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瓯是浙江省溫州市的別稱,漢代初期溫州一帶爲東瓯,今浙江省東南境有瓯江,也稱永甯江。閩是今福建省的簡稱。瓯、閩都是我國古代氏族,其聚居地爲浙江、福建及沿海島嶼,是確鑿無疑的。

即使今天我們對《山海經》記載的很多區域或方國難以判斷它的真實性,我們也必須考慮到,距今數千年前的上古時期地理,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窺視之,也實難洞穿其中的所有奧妙,也就不可能作出全面准確的诠釋。

描述海外方國:黑齒國真的存在嗎

所謂方國,是指上古時代以及夏商時期出現的部落國家,與現代國家的概念有所不同,方國的區域很小,一般擁有一塊封地,或一個區域。《山海經》大量描述了方國的情況,據統計有40個左右,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位于“海外”和“大荒”之中。

這些位于“海外”和“大荒”中的方國是否真的存在呢?筆者認爲,《山海經》所記載的海外方國,至少有一些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它們經過了幾千年的變遷之後,有些面目全非,但在研究中我們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海外東經》提到的黑齒國就是如此:“黑齒國在其北,爲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豎亥北,爲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文中的“其”是指豎亥,即是說,在豎亥以北有一個黑齒國,這裏的人是黑色的,吃稻和蛇,身旁有一條紅蛇和一條青蛇(一說黑齒國在豎亥以北,這裏的人長著黑頭,吃稻用蛇,其中一條蛇是紅色的)。

《大荒東經》再次提到了這個方國:“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姜姓,黍食,使四鳥。”這裏是說,黑齒國人是上古時代的帝王帝俊的後代,姓姜,吃黍,驅使四只鳥。《山海經存》有注雲:“南蠻人好食槟榔,故多黑齒。”說明黑齒國人的黑齒是因飲食習慣而自然形成的。

《山海經》對黑齒國的記述並不是孤立的,這個方國在其他的曆史典籍中也有記載。《後漢書·東夷》說,“倭在韓東南大海中”“倭國大亂,更相攻伐,曆年無主”,有一女子被立爲王,稱爲“女王國”;自女王國往南4000余裏是朱儒國,“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使驿所傳,極于此矣”,這裏敘述了黑齒國與人們熟悉的倭國之間的位置關系。《南夷志》載“黑齒以漆漆其齒”,已不再因食槟榔而黑齒,而是故意以漆漆之。《異物志》載,黑齒國也叫“西屠國”,“在海水,以草漆齒,用白作黑,一染則曆年不複變,一號黑齒”,與《南夷志》所載相似。

現代學者認爲,按照黑齒國與倭國的地理關系判斷,黑齒國應是現在的東南太平洋上的島國,這一帶的居民在數千年中保持黑齒的傳統,開始可能因吃槟榔所致,後刻意用植物將牙齒染黑,以黑齒爲美,而且黑齒國人有著中國人的血統。

那麽,中國人是否在上古時代就具備了到達這些島國的能力呢?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孫光圻認爲,“中國沿海居民很有可能曾在遙遠的時代就從海上航行到東南亞與南洋一帶,並成爲波利尼西亞混合民族的主要人種來源之一”。

《山海經》對海外方國情況的記載,反映了上古時期中國人對海外區域的認識,從而提醒人們,早期的中國人很有可能涉足過這些地方。

記錄沿海民族生活:崇拜龍、發明舟

龍崇拜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圖騰崇拜和神崇拜之一,而沿海民族無疑是龍的最早崇拜者。《山海經》多處提到龍,真正與龍崇拜密切相關的,是《大荒東經》和《大荒北經》對應龍的記述。

《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蚩尤是炎帝的大臣,“蚩尤作兵伐黃帝”是由黃帝和炎帝的鬥爭引起的。黃炎大戰,炎帝兵敗,蚩尤奮起爲炎帝複仇。應龍是有翼的龍,黃帝命令它在冀州之野攻打蚩尤。應龍蓄水,蚩尤請來風伯、雨師,制造了大風雨。黃帝請下天女魃,雨就停了,于是殺了蚩尤。殺死蚩尤和誇父後,應龍去了南方,故南方多雨。

《山海經》爲什麽要把應龍塑造爲雨神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相信天降雨水與地上的水有關。遠古時期,人們認爲天上不可能大量蓄水,水蓄于地上的江河湖海,尤其是大海,一片汪洋,是水主要的貯存處,天上之所以能降雨,是由某種動物將水輸送上天所致,而這種動物便是龍,《山海經》將其稱之爲“應龍”。

自從應龍具有了降雨的神力,人們對它産生了崇拜之心。在後世的塑造中,人們就把龍和應龍逐漸融爲一體,就有了龍和應龍關系的解說。很顯然,《山海經》告訴我們,祭祀龍的習俗,是從上古時代華夏先民尤其是沿海民族崇拜應龍開始的。

《山海經》還多次談到沿海民族的其他習俗,例如飲食習慣。海外和大荒有多個方國的人以吃魚爲生,他們的捕魚方式多種多樣。

《大荒北經》說,無腸國、深目民國的國民都以吃魚爲生。《大荒南經》介紹了一個叫張弘的方國,那裏的人長得像鳥,有喙,有翅膀,能驅使4只鳥在海上捕魚。《海外南經》介紹了長臂國,那裏的人們手臂很長,“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這兩條魚並不是他們的收獲,而是捕魚的工具,也就是用魚捕魚。還有一個叫玄股國的方國,“衣魚食鷗,使兩鳥夾之”,就是以魚和海鷗爲食,馴養鹭鸶一類的鳥,幫助捕魚。

  ▲馬駿傑著《滄海歲月:中華海洋文明史論》。出版社供圖

這些描述,雖然都把人神化了,但其所反映的上古時代沿海民族的生活狀況是真實的。因爲有些習俗如沿海居民吃魚的習慣,漁民馴養鳥用于捕魚等,被保持至今。

舟船是海洋文明的重大成果,它對于人類征服海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山海經》有多處提到造舟,《大荒西經》:“丘方員(圓)三百裏,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爲舟。”即是說,位于方圓300裏的衛丘,其南部是帝俊的竹林,大的竹子可以用于制造舟船。《海外東經》記載了一個方國,名叫大人國,“爲人大,坐而削船”,說這個國家的人長得很高大,坐在那裏就可以制作獨木舟。

不同文獻典籍記載了獨木舟的不同發明者,而《山海經》給出了獨木舟發明者的另一種說法,這也是目前看到的最早記載,說“淫梁生番禺,是始爲舟”。番禺是誰呢?《海內經》說:“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也就是說,番禺是帝俊的曾孫,是他發明了獨木舟。這一記載雖然只是衆多說法之一,但它反映了中華海洋文明的源遠流長,是非常有價值的。

傳承遠古神話:精衛填海的海洋精神

《山海經》以簡短的語言,講述了多個海洋神話,而在這些神話中,包含了作者對海洋等自然景象的認知。其中體現華夏民族征服海洋的願望和精神的故事,本文開頭的“精衛填海”就頗具代表性。

《北山經》:“又北二百裏,曰發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南朝《述異記》延續了精衛填海的故事:“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爲精衛,其名自呼,每銜西山木石填東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狀如精衛,生雄如海燕。今東海精衛誓水處,曾溺于此川,誓不飲其水,一名鳥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呼帝女雀。”

精衛填海的故事流傳至今,經久不衰,原因在于它體現的海洋精神,符合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海洋相處中形成的情感認同。精衛填海所表達的思想內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海洋擁有巨大的能量,人類在海洋面前是渺小的、孱弱的,人類必須建立起對海洋的崇拜和敬畏;其二,海洋並不能左右人類的所有,人類在與海洋的相處和鬥爭中,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人類必須擁有征服海洋的信心和勇氣。這就是《山海經》透過幾千年的時空傳達給我們的信息。

《山海經》是一部保存有上古時代和夏商周時期豐富海洋文化信息的重要著作,充分體現了海洋文化自身的嬗變更新與對異質文化的包容氣魄,也表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經略海洋,敢于征服海洋的民族,早在5000年以前就創造了燦爛的海洋文明。《山海經》的流傳于世,預示著這一文明必將發揚光大,源遠流長。(完)

作者/馬駿傑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首席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教授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