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引“核”入菲:中菲南海爭端背後,是菲律賓能源枯竭的窘境

邵永靈 2023-11-17 19:15:24

半個世紀前,美國沒推銷成功的核電站,如今又打算拿來再賣給菲律賓一次。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17日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就美菲簽署核技術和材料出口協議作出回應,表示中方已經注意到相關消息,各國開展和平利用核能國際合作,應嚴格遵守核不擴散義務,保障核安全與安保。

毛甯回應的“美菲核技術和材料出口協議”,指的是1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菲律賓能源部長洛蒂拉在舊金山簽署的“123協議”,該名稱源于美國《原子能法案》第123條,即允許美國政府向相關國家出口核基礎設施和原材料。

簽字儀式現場

很多網友第一眼看到這則新聞時,會下意識將“美國”、“菲律賓”和“出口核材料”三個關鍵詞聯系在一起,認爲美國有意“核武裝”菲律賓,畢竟當前中菲關系確實算不上和睦,此前菲律賓還曾高調宣傳過要大肆購買武器,在南海問題上“對抗中國”。

由此可見,我國網友産生這種擔憂不無道理,然而事實上,有些網友這次確實“想歪了”。美國國務院官網寫得很明確,美國賣給菲律賓的“核技術”其實是小型核反應堆,菲總統馬科斯在簽字儀式上聲稱,預計到2032年,核能將成爲菲律賓能源結構的一部分。

此外,我國外交部的表態也能證明,此次美菲簽署的核技術出口協議屬于“國際核能合作”範疇,雙方合作的前提是應該嚴格遵守核不擴散義務。

菲律賓看上了禮樂灘油氣資源

事實上,菲律賓國內緊迫的能源問題,也是導致最近幾年中菲關系惡化的深層誘因之一,而南海島礁爭端只是表面因素。

菲律賓77%的電力源于化石燃料,其中煤炭和天然氣占比高達59.3%。美國能源署調查報告指出,到2024年供給呂宋島30%能源消耗的馬拉帕亞氣田將會徹底耗盡,去年美國能源企業就已經退出了油田全部股權。

報告認爲,如果菲律賓想實現能源自給自足,到2040年就必須增加43千兆瓦的發電能力,但菲律賓政府在制定解決方案上明顯落後于計劃。

菲媒承認禮樂灘重要性要優于環境問題

這也是爲什麽馬科斯上台後,菲律賓屢屢挑起島礁爭端——與其說菲方盯上了南海的島礁,不如說看中了南海下方豐富的油氣資源,菲律賓媒體也承認過,此前菲方挑起的所謂“南海環境訴訟”,其實就是盯上了禮樂灘的油氣資源。

但很明顯,考慮到當前趨于冷淡的中菲關系,就共同開發禮樂灘油氣資源問題上,中國根本不可能對菲律賓松口,因此急于尋找後路的菲律賓,只能和美國簽署核技術進口協議。

當然了,如果說起來,這也不是美國第一次向菲律賓賣核電站了。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就曾向菲律賓捐贈了一個核電站,即所謂的“巴丹項目”,當時菲律賓還一躍成爲東南亞首個建設核電站的國家。

現在的巴丹核電站

然而,隨著三哩島核電站發生堆芯熔化事故,菲律賓也緊急檢查了還在施工中的巴丹核電站。不查一切都還好說,結果這一檢查菲律賓就發現了4000多處缺陷,一直修到1980年,核電站才恢複施工。

順帶一提,當年主持修建巴丹核電站的,正是菲律賓現任總統馬科斯的父親老馬科斯,1986年老馬科斯被反對核能的“人民力量”運動推翻。

新政府上台後重新審查了巴丹項目,認爲核電站的建設存在諸多隱患,最終在民衆強烈呼聲下,菲律賓第一座核電站連一天都沒用過,就被政府下令關閉。

1 阅读:133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