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看了北郵的錄取分數,才知道什麽叫“時代風口”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6 15:54:11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兩電一郵再次走上神壇,錄取分數上漲不少。

其中,作爲211高校的北郵,錄取分數比肩中流985。

當然,這並不是它的巅峰期,在上世紀郵電熱的時代,它一度位居全國前十。

天津大學,王牌專業是化工、儀器、土建類,以傳統工科聞名,因此對考生的吸引力很低,正常情況下,一般被拿來作華科/東南的備選。

那麽,放棄北郵,選擇天津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爲“

畢業幾年了,只能說選擇大于努力吧,天津大學這所傳統工科院校的大部分專業是很強勢,但是畢業後如果想留在天津本地,收入是很低的,這是天津這個城市的問題,所以要想有高收入,必須得去一線城市工作。

傳統工科畢業之後,大部人的收入並不高,這時候就看到了專業的重要性。

有次在外面和一個天津二本院校學計算機的女生聊了幾句,本科畢業,年薪二十萬,這個薪資是大部分天大傳統工科本科畢業生達不到的水平,如果留在天津,研究生都到不了。

天大培養的大部分是工程師,畢業後所處的行業大多數利潤都不高,成年人的收入上不去,即使天大的學生從小都是最優秀的那一小撥人,從小培養起來的自信與優勢也會逐漸喪失的,這是大環境的因素,也是選擇天大這所工科院校必然要經曆的。

所以,早點看到這個問題,早點規劃自己的人生,這種事情,越早越好。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跟天津大學的緣分是從17年開始的,心儀的學校,全新的專業,一切都是清清爽爽、新奇快樂的。

每到一個新環境,我都很喜歡觀察,感受環境,也觀察身邊的人。

我發現北洋園真的很適合一個人散步。

暮春找一個閑下來的下午,可以從傍晚到入夜走到哪裏算哪裏。

一路走一路看,太陽一點點落下,湖水上散的光一點點褪去,身邊的人一點點多起來,又一點點散開去。

感受空氣裏的海棠香,剛割過的青草香,感受從暖洋洋到風微涼。

夏天下課可以跟小夥伴沿河邊走,聽聽三問橋下的吉他民謠,看看水上靜止和波上擺動的天大之星,故意走過硌腳的石子路,再穿過大活身後的小花園,聽聽青年湖畔的男孩子是不是心情良好,順便欣賞一下輪滑社的帥氣,或許還可以去桃園蹭個宵夜末班車,然後趁夜色唱00後沒聽過的《甯夏》《暖暖》。

總之,如果你有時間感受,你會喜歡這裏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季節,喜歡夏天晚上清涼的風,冬天雪地裏偶爾跑過的小黃鼬。

跟我的悠閑對比鮮明,從我身邊經過的每個人都很匆忙。

他們幾乎都背著大大的書包,趕著自習,趕著上課,趕著做實驗。

我經常想:剛才從我身邊跑過的那個男生,很可能就是二三十年後某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剛才我在大活遇到的那位背琴的姑娘,說不定剛發了一篇SCl。

我的這種想象源自于他們的專注。

在這裏有我見過的最專注的圖書館,最專注的球場,最專注的社團。

而在我身邊,也有一大群真誠可愛的人兒,有些是社團的夥伴,有些是同專業的同學,有些是偶然認識的朋友。

他們大多專業能力非常強,但又有些出人意料的愛好或特長,他們會在科研上投入最多的心力和精力,但是他們的生活裏不只有科研。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被稱作"理工男”,也確實如人們所想隨性的生活著,但是他們又不止是人們刻板印象裏的"書呆子",他們有自己的愛好和生活觀,打扮起來也帥氣的很。

我也認識很多理科專業的女孩子,她們也一樣時尚愛美、聰明漂亮(沒錯,可能還剛發了一篇SCI )。

我感覺沒寫出、寫不出的回憶和感情還有好多好多。

平時記錄的,現在想起的,很多個美好的瞬間,我曾經提醒自己記住這種感覺吧,未來你會懷念的的那些瞬間,都被保存在了心底。

你們覺得呢

0 阅读:1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