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是上將,政治部主任是上將,軍長擬授大校,毛主席:起碼少將

追夢的年 2024-05-14 23:51:51

1955年,新中國首次實行軍銜制,當時評選的標准,除了革命資曆、軍隊貢獻、時任職務等硬性條件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因素——山頭。

如果兩位將領爭奪一個名額,其中一位具有某山頭的代表性,即便他在別的方面稍弱于對方,那個名額大概率也會是他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許光達,他自己給中央寫信時都說過“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實事求是地說,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說同大將們比,心中有愧,與一些年資較深的上將比,也自愧不如”。

但,他出自紅二方面軍紅二軍團,作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根源,該部必須要出個大將。由于當年肅反太猛,紅二軍團活到1955年的幹部只有他合適,所以最後他還是大將。

土地革命時期,三大方面軍是三個大山頭,此外陝北紅軍也是個小山頭。

這片根據地爲中央長征提供了落腳點,才有後續的蓬勃發展。可以說,陝北紅軍對中國革命是有大功勞的。因此,在授銜時,組織對陝北紅軍的幹部往往會高看一眼。

不過,有些事情就比較奇怪,出自陝北的賀晉年,土地革命就是紅軍軍長,抗日戰爭是旅級幹部,解放戰爭擔任過兵團副司令員,52年定級時也是副兵團級。

這個資曆和貢獻,正常來講被授上將沒有什麽大問題,至少他比已經轉政的閻紅彥更合適。然而在擬授名單上,賀晉年只是大校,還是毛主席說話才評爲少將,這是怎麽回事呢?

一、出色的資曆

賀晉年1910年出生于陝西安定,14歲進入高小、17歲考陝西省立綏德第四師範,是讀書的好苗子。

家人最開始希望賀晉年學成後能做過教員,但他在求學期間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開始信奉馬克思主義,便沒有按照家人規劃的路線走,轉而踏上一條荊棘路。

從19歲開始,賀晉年被組織安排到陝西、甘肅的軍閥部隊中做兵運工作,雖然他早年是學生,但爲人非常豪氣,被尊稱爲“賀老大”。

他利用自身的影響,拉攏許多舊軍隊中的戰士鬧革命,爲陝北紅軍的創建和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

1935年11月,中央紅軍剛剛抵達陝北不久,賀晉年就被任命爲紅15軍團第81師師長,該師直接受軍委總部指揮。

1937年初,中央以紅81師爲基礎,加上陝北和關中地方武裝各一個團,擴編恢複了紅27軍番號,賀晉年擔任軍長。

此時紅27軍其他領導分別爲:政委王平(55年上將)、參謀長李壽軒(開國中將),政治部主任李志民(開國上將)。賀晉年這位軍事主官,後來成軍銜最低的。

抗戰爆發後,賀晉年曆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1團團長、陝甘甯晉綏聯防軍警備三旅旅長、中央西北局委員等職。

在陝甘甯晉綏聯防軍工作時,他是賀龍的部下,來往比較多,賀老總對他非常欣賞。

在解放戰爭中,賀晉年被調到東北,最開始指揮二線部隊,參與剿滅土匪謝文東、李華堂部的戰鬥。後來又調到野戰部隊,參加四平、遼沈、平津、湘贛等著名戰役。

戰功突出,職務也隨之一再上升,解放戰爭後期已是四野15兵團第二副司令員兼第48軍軍長。

雖然在平津戰役時,他犯過一次錯誤,自作主張打密雲,暴露了東野入關的秘密。但瑕不掩瑜,賀晉年總體還是非常出色,職務方面沒受到影響,1952年也被定爲副兵團級。

55年授銜很大程度上參考了52年的定級,副兵團級可中將、可上將,賀晉年有陝北紅軍的山頭加分,正常情況會是上將。然而,他卻有一個很不正常的結果。

爲何會如此呢?根源在于,1942年他站錯了隊。

二、錯誤的選擇

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我軍的發展非常快,許多部隊已不再需要國民黨的軍饷,完全可以獨立自主生存。基于此背景下,一些陝北出身的幹部就想要成立一個陝北師。

此時陝北紅軍的代表人物劉志丹、謝子長都已不在,唯一能撐得起大旗的人就是異軍突起的高某。

高某時任西北局書記,正想要在軍隊中擴大影響力,那些陝北幹部說及此事後,他立馬同意。沒多久便找到陝北早期領導人之一的閻紅彥說:

前幾年陝北幹部討論過成立陝北師的事,只是時機不成熟,現在情況不同了,我覺得還是應該向中央反映,成立陝北師,你來當師長,我做政委。

閻紅彥對此卻不感冒,冷冷回了一句:組建部隊是中央考慮的問題,中央已經確定了,那就不要再改了。

高某得不到重量級人物的支持,只好放棄這個想法,但他心裏因此記恨上了閻紅彥,後來還借故進行過打擊。

而賀晉年當初是支持成立陝北師的,後來跟高某的關系也很不錯,因此高某得勢後對賀晉年也是盡力提拔。

賀晉年隨四野南下後,在二級軍區江西軍區擔任副司令員。時任東北軍區司令員的高某點名要人,賀晉年便被調到大軍區東北軍區擔任副司令員,完成一次跳躍。

後來在高某的支持下,賀晉年陸續兼任東北軍區的防空、衛戍、裝甲兵部隊司令員和中朝聯合鐵道運輸指揮部司令員,這真不是一般的看重。

可也是因爲這份看重,導致兩人綁定得很深,1954年高某出事後,賀晉年想避都避不開,因此55年擬授軍銜名單上,他就只是大校。

好在賀晉年的確有能力、人緣也好,陝甘甯晉綏聯防軍的老領導賀龍爲他鳴不平,彭德懷得知後也感覺不妥。

抗美援朝時期賀晉年在東北軍區,爲志願軍前線做了很多貢獻,彭老總對他印象很深,因此特意找到毛主席說起這個情況。

毛主席驚訝地說道:賀晉年是陝北紅軍的創始人之一,當年我們長征到達陝北,還要感謝陝北同志的幫助呢。以賀晉年的資曆和功勞,足可以評中將,起碼也應該是少將,怎麽才是大校呢?

最終,賀晉年就被定爲少將。

說起來賀晉年也挺令人唏噓的,無論縱向還是橫向,他正常情況都不會是少將。

前面說過他的履曆和紅27軍幾位幹部的軍銜,另他在東野11縱當司令員時,11縱政委陳仁麟及副司令周仁傑都是中將;

弟弟賀吉祥比他晚4年參加紅軍、1952年才當上師長,授銜時也是少將;52年定了42名副兵團級別幹部,19人是上將,22人是中將,只有他一人是少將。

閻紅彥51年就離開軍隊,55年1月才剛當選爲四川省副省長,是爲了授銜,才緊急調爲成都軍區副政委。

如果沒有高某那檔子事,閻紅彥或許就不會調回軍隊,畢竟賀晉年足以成爲陝北紅軍的上將代表。時也,命也啊。

7 阅读: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