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與體重的關系被發現:60歲後,這樣的體重剛剛好,你達標沒?

醫學原創故事會 2024-04-20 23:35:32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體重很容易陷入極端,其中一個極端是,體重過輕,很多老人特別瘦,仿佛一陣風就能吹走一樣,還有一個極端是,體重過胖,以致活動極爲困難,可能稍微動兩下就氣喘籲籲。

其實,這兩種體重,都是不健康的體重。

很多人覺得,瘦點好,只要瘦了,什麽病都遠離了,其實這樣的理解並不正確,老年人其實不能太瘦,太瘦的老年人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營養不良的一系列表現爲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衰減,白蛋白低,貧血,一旦出現營養不良,患者的免疫力就會下降,時間長了,一系列疾病也就容易找上了。

2023年7月,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發表在醫學期刊《PLOS ONE》上的一項研究報告,基于1999-2018年美國國家健康訪談研究的回顧性隊列研究,將55萬多名平均年齡爲44歲的成年人納入分析,每4年對所有參與者進行隨訪1次,經過20年的追蹤調查。

結果發現,研究開始時受試者平均BMI是27.5,第一次隨訪平均BMI值是26.7,最後一次隨訪平均BMI值是28。研究人員抛開其他因素影響後發現,與標准體重的人相比,BMI值在25-27.4區間、以及27.5-29.9區間的受試者,死亡風險分別下降5%、7%,而體重過低(BMI<18.5的人)比標准體重死亡風險升高110%。

由此可見,體重過低其實帶來的風險會更高。

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其實稍微胖一點比瘦更好,主要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微胖一點的老人免疫力更好

太瘦的人,看起來弱不禁風,由于缺少營養,導致免疫力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要想免疫力更好,老年人最好稍微胖一點。

2、微胖一點的老人新陳代謝更好

新陳代謝與體重也有關系,如果老年人營養攝入不足,那麽新陳代謝的速度也會減慢,所以,要想維持更好的新陳代謝,建議老年人要稍微胖一點,這樣營養攝入的更好一些。

3、微胖的老人骨密度下降速度會慢一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骨密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下降速度過快,那麽就會導致嚴重的骨質疏松,所謂的骨質疏松,就是骨頭變脆了,如果不小心摔倒了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骨折,哪怕咳嗽一聲都可能導致骨折。

對于老年人來說,微胖的老人,骨密度下降速度會更慢一點,而太瘦的老人,骨密度下降的速度會更快。

問題來了,既然微胖老人更易長壽,那麽微胖究竟是一個什麽概念呢?

微胖決不等同于很胖,如果體重嚴重超標,無論多大的年齡,都是對健康不利的,衡量體重的權威指數就是BMI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BMI<18.5說明身材偏瘦、BMI 在18.5~24屬于標准、BMI >24屬于超重、BMI大于28說明是肥胖。

對于老年人來說,如果BMI<18.5或BMI >28,顯然都是不健康的狀態,也就是太瘦或太胖都不是好處,鑒于微胖老人可能更易長壽,所以60歲以後,把BMI控制在24-25左右是最好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要如何才能保持體重在一個比較好的恒定水平呢?

1、保持營養的均衡

對于老年人來說,一定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不能一味的素食,同時還要注意補充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魚肉蛋和乳制品。

2、堅持鍛煉身體

對于老年人來說,要根據身體的狀況選擇運動方式,總得來說,老年人不適合進行過度鍛煉,一般建議選擇強度比較低的鍛煉方式,比如走路、打太極等等。

堅持鍛煉身體,能夠讓體重保持在一個相對恒定的水平,更有助于預防疾病。

3、重視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

對于老年人來說,如果突然變瘦了,一定要高度警惕疾病的帶來,60歲以後,老年人很容易罹患形形色色的慢性病,包括癌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疾病等,如果這些疾病控制不好,就會導致體重的下降。

2 阅读:1583

醫學原創故事會

簡介:我們是患者的暖寶寶,健康科普,有趣,有料!